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 在农家小院中,常常看到各式各样的篱笆。 篱笆不仅是安全的围墙,还能让人想独处的时候可以拥有自我的空间,隔离了不必要的纷扰。 如果拆掉篱笆,就会让人和人的相处失去了分寸感。 拆掉了篱笆,会失去界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没有边界感的人和事困扰。 盲目地越过底线去成全他人,最终受到伤害的是自己。 电影《芳华》中的刘峰,是文工团的一名舞者,他善良、勤奋、肯吃苦,还很乐于无私地帮助身边的人。 文工团里有什么脏活累活,棘手的事情要处理,大家第一时间就是“找刘峰”。 同事要结婚想省钱,刘峰自告奋勇帮同事做家具。 即使自己的腰受伤了,休假的时候,他还会帮同事捎带很多东西。 还有一次,首长看到他过往的突出表现,为他争取到去军政大学进修的唯一名额。 刘峰却不假思索,把这个珍贵的名额拱手相让给了其他人,政委都替他感到可惜。 不过,他这样默默付出和无底线地为他人着想,并没有换来大家的珍惜和认可。 刘峰一直暗恋着一位女生,他向女生表白时,无意间触碰到对方的身体,却被他人解读为流氓行为。 那些平时尽情在刘峰身上获得好处的人,此刻并没有替他说一句分辨的话。 刘峰此刻得到的,只有大家冷漠的眼光、疏远的身影和批判的声音。 罗素曾说: “免费帮助别人,就是在慢慢培养仇人。 等价交换,才是社会交际的长久之道。” 一味给予别人钻空子的机会,就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成为老实人或者老好人,很多时候只是自我感动。 如果不知所止,没有了界限,也就很容易失去了自我。 人与人之间,需要篱笆,亲而有间,密而有疏。 相处的时候有适当的距离,才可以融洽。 拆掉篱笆,会伤害自己 有一项研究发现: 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会合理地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小巷人家》中的庄超英就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 身为高中老师,庄超英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 高考恢复后,儿子打算考省重点中学,庄超英便辅导儿子功课。 邻居们知道了,都借机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过来蹭课。 碍于左邻右里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分,庄超英也不好意思拒绝,唯有用委曲求全的方式,来保留着人情世故中的那份体面。 无奈之中,庄超英只好分出时间和精力辅导其他孩子。 家里人来人往,自己的孩子却被冷落在一边,庄超英自己也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 整件事情里,他反而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这种别扭性格也体现在庄超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中。 庄超英是长子,父母却对三个孩子区别对待。 一心想成为孝子的他,对父母显而易见的偏心和无理取闹的要求,总是无条件满足。 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庄超英还要上交大部分工资给父母去补贴弟弟一家。 自己的家并不宽敞,他还要把老人家和侄子侄女接来家里面住,让家里变得拥挤不堪,孩子也没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庄超英不仅不懂得拒绝,还牺牲妻子和孩子的利益来满足他人,足以说明他在处理亲密关系中的不成熟。 更可悲的是,自以为伟大的忍让,也从未换来过旁人的认可。
因为无法处理好原生家庭和小家庭的关系,庄超英将气撒到妻子和儿女身上。 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后,庄超英和妻子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这样写: 人与人的交往,很多时候是一个试探底线的过程。 有求必应,因为害怕冲突而默默退让,最终失去边界感,换来的是别人心底的怠慢。 自己也因此陷于情绪内耗之中,活在崩溃的边缘,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在心底筑起一道篱笆,唯有先保护好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权利,才能在共情他人的时候,也不内耗自己。 修建边界,才能成全关系 陈果说: “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该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 甚至在疆域之间,要建立一个中立地带。” 杨绛一家在社科院宿舍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当时,同事一家三代人要搬进来和钱锺书杨绛一起住。 这不仅意味着要分出两个房间给同事,甚至连厨房厕所也要两家人共用。 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想法,杨绛答应了。 在邻居入住的那天,杨绛和钱锺书提前帮他们把炉子生上火,还一起把放在一楼的婴儿摇篮抬上三楼。 虽然这些都没有换来对方的一句感谢,可也算是相安无事。 直到有一天,杨绛的女儿钱瑗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清洗家里的衣服。 在一旁的邻居看到后,硬是要求钟点工先帮她家洗。 钱瑗解释说,钟点工是她先预约的,凡事得有个先来后到。 邻居却恼羞成怒,直接打了钱瑗一个耳光。 见此情形,出于母亲的本能,杨绛马上冲出去还手,但被对方两个人摔跌了几次。 听到争吵声的钱锺书看到妻子被欺负,拿起木架子侧面的木板,朝对方劈头就打下去。 此次争端后,原本以为可以做好邻居的两家人,却从此成了陌路人。 很多时候,越是好脾气的人,越容易被没有边界感的人冒犯。 吃了亏才知道,对方的每一步试探,都是在测试你的底线。 不如从最外层的篱笆起就明确边界,让对方知道你的态度,也省了自己的一番功夫。 ▽ 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中写道: 现实中的确需要这样,人生如尺,要有刻度,人情如面,别越过界限。 设立清晰的边界,坚持原则和底线,拒绝内耗。 保持适当的距离,为自己保留空间,进退有度。 守住自己的篱笆,与他人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知分寸、懂进退,既不互相苛求,也不刻意迎合,以平和的心态,过着随性洒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