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心血来潮,跟大学同学联系,我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到。在毕业15年后,这个临近40岁的年龄,很多人现在居然已经不工作了。 不是他们不想干,单纯地就是找不到工作。 女同学有孩子的就在家围着娃转,男同学很多都在晚上开专车补贴家用。 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大家15年前学生时代的样子。真的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很多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不少想法,同样也充满了干劲,我们曾经全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变得更好,意气风发。 那个时代,房价还没有大幅上涨,地铁也没有通车,电商方兴未艾,整个社会上下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和干劲,讲究的事全民创业、万众创业,没有多少人想着要考公进入体制内,都想去北京、上海、深圳大城市闯一闯,赚很多、很多的钱。 财富自由,才是大家的追求。 关键是,这类的故事也太多了,几乎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 甚至连大学的老师,都竭力反对学生毕业后去考公,表示这没有什么出息,不是我们当时那个年龄应该考虑的事情,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留下的只有后悔,大家应该去闯、去拼。 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们班当时竟然没有一个考公。 印象很深,为了推出一个省内的选调生的名额,导员居然要挨个找大家谈话,都没有人答应的地步。 转眼间15年过去了,真正赚到钱的只是少数。很多人都在后悔,当初没有考公,同时也普遍都在说,现在很难,形势不好,感觉到压力很大,除了这些话语外,能感觉到大家普遍没有什么朝气,甚至没有什么生气。 都是死气沉沉的! 要么求稳,要么躺平。 没有了想法,也没了追求,更没有了梦想。 现在,很多人都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关于子女的教育是唯一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话题,但颇为讽刺的是,几乎所有有孩子的人都在感慨,当初不应该生娃,很后悔。 和曾经的每个人对比,真的只剩下了唏嘘。 生活不仅仅磨平了大家的棱角! 同样,还让很多人饱经风霜。 听目前在深圳打拼的朋友说,他现在真的是如履薄冰。 不容易,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 在单位还要努力加班,表现出一个积极的态度,很担心会被辞退。他是真的担心,因为不管是房贷还是养娃的压力,都让他不敢停下。 不过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够左右的。 比如,他担心的大龄失业这件事。 很多时候你被裁员了,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也不是因为你的日常表现不够好,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有比你更年轻、更廉价的替代品罢了。 很不幸,现在这样的替代品恰恰很多。 多到不需要可以去找,就有很多送上门来的程度。 哪怕是在深圳,一旦大龄失业,男的超过40岁、女的超过35岁,不管你曾经有多少经验,可以确定的是,你几乎不可能再找到一份跟之前差不多的工作,都会降级,而且会陷入一种失业、降级、再失业、再降级的循环里面,直到你忍受不了,决定不干了。 太多人都在寻找出路了,但出路在哪呢?这时候,你问为什么一片死气沉沉,曾经敢拼敢闯的劲头到哪里去了? 或许,你的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 此时此刻,都想躺平,但普通人却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敢拼敢闯的劲头没有了,只剩下一群得过且过的中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