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多好的事,一旦过限就容易被反噬

 阿文日记diary 2024-08-04 发布于湖北

#1

昨晚乒乓球女单决赛,因是中国队内战,所以看球的心态很轻松。

孙颖莎和陈梦都是特别优秀的运动员,尤其莎莎,拥有巨大的粉丝群,感觉身边没人不喜欢她,长得可爱,球技过人,难能可贵的是小小年纪心态特别稳,无论处于什么险境,始终是“胸有惊雷面如平湖”模样。

最终有些遗憾,莎莎获得银牌,未能成就最短时间大满贯。

好在莎莎还很年轻,今年才23岁,正如她自己采访时所说“:我觉得老天是公平的,不想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而是要让我再去积累和沉淀。我也会好好规划未来的四年,希望洛杉矶奥运会自己能有机会再冲击金牌。”

继续期待莎莎!

不知为什么,最开始听到粉丝声嘶力竭的呐喊,我心里就隐隐有点不安,担心太吵会影响到球员发挥。

这场关键之战,整个过程现场都很吵,期间我甚至听到了嘘声,其实人的逆反心理激发的斗志,有时甚至会超过正面的助威……

#2

无论多好的事,一旦过限,就容易被反噬。

有过类似感受。

例如,有段时间追一部电视剧,很喜欢里面的男主角之一,演技在线,人长得好看又谦虚。

很快,该剧爆火,圈粉无数。

因大都是低龄粉丝,表现就特别狂热,每天点开微博,满屏总是该剧两位男明星的热搜。

最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但看来看去并没太多实质内容,各种文案翻来覆去炒的都是芝麻大点的事,甚至很普通一句话都能上头条,两位明星的粉丝更是各种骂仗。

随着明星本人又频频上综艺,我对该类视频和文字由最初的感兴趣变成无感甚至逆反,再后来我直接设置了关键词屏蔽。

#3

网络如此,生活中也不例外。

我以前文章曾提过一笔,我有位特别爱吹自己老婆孩子的客户,每次见面必吹嘘老婆职位多高、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见人就要分享孩子参加活动的视频。

我自认是个对孩子特别友好的人,无论任何孩子取得任何一方面进步,从来都不吝夸赞,我不唯成绩论,不在孩子之间比较,能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始终觉得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

但,唯独对这位客户的孩子,我从最初的由衷称赞,到后来他一提就觉得脑仁疼。

我尝试过用其它话题岔开。

但根本没用,他的注意力始终在“孩吹”上面,我说我的,他继续重复又重复关于他孩子那些我几乎背得出来的事……直至我作出反应。

他是以为我耳朵聋么?

#4

很理解希望将美好广而告之的心情,但不讲方法硬将溢美之词往人家耳朵里塞的方式实在不可取。

物极必反。

粉丝追捧也好,明星宣传以及夸赞家人也罢,都是类似道理,如果行事过于极端或过度,都可能会引起相反效果或产生不良影响,容易遭到反噬。

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和神秘感,在各自空间努力,各自拥有美好的人生。适度和平衡才是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

用力过猛是一场消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