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陈正兴 2024-08-07

前言

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而运动员们也成功为我国夺得了首金。

在我们激动与欢呼时,也总能发现。

得奖后的选手们往往会站在领奖台上,把金牌咬在自己的嘴中拍照留念。

这可让网友们纷纷表示好奇,奥运会上的奖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01

在此次的巴黎奥运会当中,奖牌独特的设计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据悉,该奖牌的整体造型,依旧沿用了传统的圆形。

但在中间部分,却镶嵌了一枚特殊的铁块。

网友们纷纷表示:“奖牌中间加铁也叫设计?不就是想省金料嘛。”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巴黎奥运会的奖牌当中,所加入的铁块可不是一般的铁块。

而是用了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原料。

法国奥组委此时也表示:“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和巴黎的标志,他们把奥运会和该建筑结合后

将为大家呈现出历史上最独特的奖牌。”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这个聪明的设计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背后的设计师菲利普史塔克。

不仅为国家省去了在制造奖牌时,需要大量耗费的金银原料,还向世界众人展示了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魅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具有代表性的铁块整体呈现出了一个六边形,这正对应着法国国土的形状。

而大部分网友都不知道的是,巴黎奥运会奖牌的背面也别有洞天。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把该奖牌翻到后面,你将会看到十分丰富的,充满法国风情的一幕。

奖牌的正中间部分,刻画的是著名的希腊胜利女神像Nike。

此时的她正骑着坐骑,出现在首届举办奥运的体育场上。

仔细看,在胜利女神的后方,分别是雅典卫城和埃菲尔铁塔。

中间则是奥运五环的标志,这几种元素的结合可真是创意满满!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本次2024巴黎奥运会奖牌的设计理念是“爱与分享”。

所以,设计者把奖牌做成了四合一的结构,这样运动员们就可以在获得奖牌后。

把这份荣誉和喜悦,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并且从整体来看,此次奖牌的表面全都是突出的线条,这些不仅仅代表着光芒。

还代表着星光熠熠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们。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如此有人情味的设计,在一经公布后,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好评。

而同样理念大气且设计巧妙的,还有中国的“金镶玉奖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我国制造的奖牌样式在公开后,便让众人称赞不停。

蕴含着满满中国元素的外表,和其中包含的高科技材料引起了一片轰动。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02

奖牌的正面就不多说了,在当时采用的是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即一位站立着的胜利女神像,和首届开展奥运会的希腊体育场。

在奥运会奖牌的背面,我国的设计师才得以大展身手。

当中包含的众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都展现着我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沉淀。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翻开奖牌的背面,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璧。

这块玉璧可一点都不简单,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龙纹玉璧的造型。

龙纹在古代象征什么,可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样的一块玉璧再结合着金牌,可真是富贵又大气,让人直呼“想拥有”!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并且,设计师在运用玉璧时也十分讲究。

在制造奖牌时,金牌使用的是白玉;银牌使用的是青白玉;铜牌则使用的是青玉。

整块奖牌的正中央呈现的图案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融入了本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念。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其实,奖牌上方的绶带也别有洞天。

这时候就有人会问了:“一条红色的挂绳而已,还能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心思细腻的设计师早已将这些,让人容易忽视的细节融入到了其中。

关于这条绳子的玄机,我们还要从一个外国运动员的故事讲起。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来自俄罗斯的达里娅·什库里欣娜,是一名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

在2008年奥运会上,她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成功夺得了艺术体操项目的冠军。

但过了没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却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这场熊熊燃烧的大火,将达里娅家中的所有物品全都烧为了废墟。

但在这时,心灰意冷的她却惊讶地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东西居然出现在了地面上。

走近一看达里娅才认出,这是自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

而这块荣誉的象征,在大火的焚烧下居然依旧完好无损。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此时激动的达里娅,急忙拿起手机将这一画面记录了下来。

网友们纷纷表示好奇,材料昂贵而特殊的金牌,没有被大火烧毁很正常。

但为什么上方看似平平无奇的绶带,居然连一点被损毁的痕迹都没有呢?

原来,我国的设计师们早已将这些高科技元素,融入到了奥运会的奖牌当中!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03

这条看似平常的绶带,是由桑蚕丝和涤纶化纤双面精织提花而成。

并且,整条绶带还采用了航天纳米技术。

这使得它可以防火、防水、防蛀虫、防污染,甚至永远都不会褪色。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对此精心策划的设计师王献华,和他背后的团队。

在当时经过了三百多天的研究,才将最终的设计方案呈现出来。

这一技术,也继续沿用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奖牌上。

而在奥林匹克的历史长河中,这些闪耀着的金牌也值得被我们记住。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1896年4月,历史上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盛大开幕。

这一次的比赛人数众多,规模十分宏大,为今后的奥运会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与基础。

奖牌正面的人物分别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站在地球上的胜利女神。

背面是希腊雅典卫城的遗址,还印有“1896年雅典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希腊文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1932年7月,美国举办了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这也是我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所“单刀赴会”的那一场奥运会。

人们不能忘记的是在这届奥运会当中,第一次有中国人站上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奖牌正面依旧是希腊的胜利女神像,背面则是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举起来庆祝的场景。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1984年7月,美国举办了第二次夏季奥运会。

时隔多年,当这个苏醒的东方巨龙,再次站到洛杉矶的比赛场上时,我国的参赛选手不再只有孤独的一人。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这里,为我国拿下了历史当中,第一枚闪耀的奥运会金牌!

而这一次的美国,则依旧延续了之前的奖牌设计。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2004年8月,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再一次举办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开幕式当中,现场神圣的一声呼喊:“奥林匹克,欢迎回到希腊!”瞬间将全场的气氛点燃。

而我国运动员中的“飞人”刘翔,也在这一届奥运会当中,拿下了“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冠军。

他用自己的实力向全世界证明,我们黄种人也可以赢得冠军!

此次运动会奖牌的正面是,希腊神话中的奈基和体育场。

背面则是由奥运圣火,诗句与雅典奥运会的会徽三部分组成。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04

时间来到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012年7月,英国举办了伦敦夏季奥运会。

我国的游泳运动员孙杨,在此次奥运会当中赢得了“男子400米自由泳”项目的金牌。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男子游泳项目中取得金牌!

奖牌正面依旧是传统的胜利女神像与体育场,背面则是伦敦奥运会的会徽,和代表伦敦泰晤士河图案。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2016年8月,巴西举办了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在这一届的比赛当中,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了项目金牌。

一时间,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奖牌正面采用的图案没有什么大变动,背面的中央是里约奥运会的标志,下面则是古希腊象征胜利的植物。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2022年的2月,我国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

这是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再一次举办规模如此之大的世界级赛事。

北京是世界各地当中,第1个既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又举办了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标志着我国在人类奥林匹克的历史当中,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看了北京和巴黎的奥运奖牌,才发现,这些金牌中国永远都不能忘!

该奖牌名字为“同心”,它的正面由五环组成,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同心圆玉璧,还代表了因奥林匹克精神而团聚到一起的人们。

奖牌背面的中央是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而外面包围着的点和线,则象征着璀璨的星空与闪闪发光的运动员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