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你肯定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比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不顺、感情受挫,或者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都让自己十分不开心。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我一般都会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当然不是那种励志的鸡汤文,而是能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人生百态的好书。读着读着,烦恼就被暂时抛到九霄云外了。什么书有这么大的魔力?这里我就介绍三本,相信你在不开心时也想读一读。本书可谓是家喻户晓,它是一部描写中国当代普通人生活的长篇小说,讲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的人生经历。小说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兄弟俩的奋斗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面貌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孙少安是村里的年轻人,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他勤劳肯干,不畏艰难。他先是当了生产队长,后来又办起了砖厂。在事业上,他经历了失败和成功;在感情上,他与贺秀莲和田润叶之间也有着复杂的纠葛。 而弟弟孙少平呢,是个爱读书的知识青年,他当过民办教师,去城里打过工,最后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城里姑娘田晓霞的恋爱故事也十分动人。当我读这本书,就会被书中人物的坚韧不拔所打动。尤其不开心时,看到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断奋斗,我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是被自己夸大了。这本书我听樊登讲过,就买来读了。其实这是一本佛学启蒙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佛法思想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认识痛苦、培养正见、积累资粮、净化烦恼和次第花开。作者从生活中常见的痛苦谈起,引导读者认识痛苦的本质,然后逐步讲解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如何积累善业福德,如何净化内心烦恼,最后达到心灵的绽放。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比喻和故事,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作者用「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烦恼与觉性的关系,让人一下就明白了两者的本质。又如作者讲到「放下」的重要性时,用「握紧拳头与摊开手掌」的例子,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放下。当我感到不安时,就不自觉地翻开这本书,它像一位智者,不会对我说教,而是用温和的话引导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作者说到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痛苦的态度。我突然明白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每次读完我都觉得内心变得平静了,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没那么纠结了,不开心的事好像一下子消失了。这是一部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讲的是主人公默尔索的故事。默尔索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生活平淡无奇。 有一天,他的母亲去世了,可他并没有表现出常人的悲伤。之后,他卷入了一起命案,因为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在狱中等待行刑的日子里,默尔索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小说通篇都在描写主人公默尔索的内心世界,他对周遭的一切都保持着一种冷漠和疏离的态度,不愿意说违心的话,也不愿意做违背本心的事。这种态度让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怪人,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当我感到迷茫时,就会想起默尔索。虽然他的行为在常人看来有些极端,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让人深思,就是与其为了符合社会期待而活得压抑,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本真——这种活法才有意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三本书恰恰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它们或许不能直接解决我们的烦恼,却能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不开心时,就想拿起来读一读。 这是我建的付费读书社群,每月更新一个专栏,系统写作。你若感兴趣,可以扫码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