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失败时,总有一群人来关心你,问问你发生了什么,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文 | 有书徐小栩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到:
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每颗心都可能是热的,也可能是冷的。 倘若我们对人性一无所知,免不了吃亏和失望。 探究人性的这10个真相,也许会让你不寒而栗。 01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自己过得不好的时候,看到别人开心会更加痛苦; 当得知别人也不顺心,就会立刻舒缓很多。 没错,每个人最在意的都是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不过是出于好奇心和攀比欲。 就像篓子里的螃蟹,自己爬不上去,也要把别人拉下来。 很多热心人,不过是幸灾乐祸的看客。 不要把伤口揭给别人看,也别想用悲痛博取同情。 你的痛楚不但没有人感同身受,还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柄,或者伤害你的利器。 你该做的只有藏好自己的伤,把它养成坚硬的痂,不动声色地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02
看过一句话:
有的人心思纯良,做得很多未必招人喜欢; 有的人舌灿如莲,一开口就让人心花怒放。 这世上,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善良的人总是受累; 好嘴变成糖衣炮弹,虚伪的人总被偏爱。 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实干的不如巧干的。 你永远摸不着真心实意,也看不清口是心非。 请记住,看人不要只看脸,容易看走眼!不要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 03
很多人都在追求极致的生活方式,喜欢轻松、乐于享受,不想付出,还想坐享其成。 可原本对生活满怀憧憬,到头来竟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 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百味,有酸楚也有感动,有悲伤也有惊喜。 别妄想只品味甜头,也要学着尝点苦头。 痛苦和幸福是对等的,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想要有诗和远方,首先应该有责任和担当。 懂得感恩和珍惜,敢于善始善终,才有资格享受快乐和幸福。 04
心理学中有个“贝勃定律”: 对一个人太好,非但得不到对方的感激,他还会习以为常,甚至变本加厉地索取。 这就好比,你每天给对方一颗糖,他认为理所应当,一天不给,他就怨怼冷漠无情。 偶尔的一次不如意,就抹杀了你全部的好意。 正如老话所说:“升米恩,斗米仇。” 一个人太好说话,别人只会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你付出的越多,越是自讨苦吃。 要知道,善良要有底线,帮忙要有原则。 遇到不明事理的人,干脆果断拒绝,省得自找麻烦。 05
有人问:“和情商高的人聊天是怎样的体验?” 高赞回答是:
女孩不小心打碎一个酒杯,不知所措。 有人说:
另一人却说:
很多时候,对于结果大家心知肚明,但说真话却令人难以接受。 与人交往时,情商比能力更重要。 会说话则是化险为夷的魔法石,而不会说话则是与人交往的绊脚石。 06
金钱既是人性的试金石,也是一个人三观的体现。 它将人的本质暴露无遗,让人活得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就像那个豪车女司机撞倒人不仅不施救,反而对着被撞者一顿辱骂暴打,随后扬长而去; 也像那位蹬三轮近60年的老人,穷尽一生筹集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钱,让狂妄的人更加肆无忌惮,让慈悲的人能够雪中送炭。 但是别忘了,钱能帮你实现心愿,也能把你跌入深渊。 一个人拥有多好的品行,就配拥有多大的财富。 07
阿伦森效应指出:
忠言逆耳,会让人体会到挫折感,引起不悦和反感。 人性最深处,都有强烈的虚荣心作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 不愿意被指正,只喜欢被逢迎。 可好话听多了,容易迷失自我,必定在现实中狠狠受挫。 真话未必好听,却能给人敲响警钟,真正帮助一个人。 只有以开阔的心态接纳他人的意见,以坦然的心境面对自身的短板,才能修正自己,迅速提升。 08
有句话说得真切:
人们习惯于将目光对准外界,却很少聚焦自身。 对别人细微的错误指手画脚,却对自己严重的问题视而不见。 似乎通过指责别人,就能够反衬出自己的优秀。 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综合体,优点与缺点并存。 不轻易评价别人,是一种由己及人的宽容大度,更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教养。 审视自己,向内归因,才能获得升级迭代的机会,让劣势为自己铺路,让优势为自己进阶。 09
史铁生曾说:
人与人的关系仿佛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 你成功时,他嘴上夸赞你,心里却愤愤不平:凭什么你运气那么好? 他成功时,一边感慨你时运不济,一边洋洋得意,为你的失利窃喜。 人性本就是如此虚伪,虽然彼此讨厌,但又笑脸相迎。 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对方,偏又违心恭维。 诚然,所有的言不由衷,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从对方身上获益。 10
为什么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 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没有可比性。 而乞丐之间处于同样的阶层,有着相似的平庸。 同理,人们会妒忌熟悉的人升迁,却会敬佩一个陌生人发迹。 殊不知,一个人若没有宽广的胸怀,就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 不要被眼界界定了视野,不要被格局局限了心态,不要成为可怜的“乞丐”。 眼光放得长远一些,逼自己跳出当下的圈层,会将嫉妒转化为前进的力量。 为人处事低调一些,则会避开仇视的眼光,避免招至祸患。 ▽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话很通透:
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暧昧又模糊。 当然,它也没有那么可怕,真诚中可能隐藏着伪善,邪恶中或许存留着温良。 真正的智者,能够保持清醒,从不纠结于事物本身,而是理解人性、顺应人性。 点个在看,相信我们经过经验的积攒和时间的沉淀,定会走出困顿,从容地应对这个变幻多端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