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所谓神机妙算,都是深谙人性

 阿布的书柜 2024-08-08
我是蒲晴艺,在这个喧嚣急躁的世界,很高兴遇见你,让我们一起静心慢下来,做个长期主义者👇

 (本篇约2536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什么样的战役,能一战破强国地位,一战搅中原局势,一战显兵法神计,一战复沉冤大仇?

那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马陵之战,此战值得好好展开讲讲。

在经典的“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后,魏国雄冠七国的强盛局面开始出现松动。

先是,韩国向北讨伐了一直被魏国保护的周天子,扩大了地盘。

两年后,魏国的河西重镇固阳又被秦国商鞅设计拿下。

而后,韩国又启用了名相申不害,国势渐强。

终于,魏国渐渐的感到了来自南方韩国的威胁,魏惠侯又坐不住了,他决定灭掉韩国,打通河东内两地的通道。

01 

于是,魏惠侯派庞涓为主帅,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招架不住,立马派使臣前往齐国求救。

齐威王收到求救消息后,召集群臣进行商议,齐威王问:“众卿认为,咱们是早些发兵支援?还是晚些再发兵呢?”

齐国宰相邹忌是反对驰援的,他认为没必要为了别国消耗自己的军力,邹忌说:“老夫认为,还不如不救。”

田忌立马反驳道:“不救,韩国打不过魏国,就投降了,魏国把韩国吞并后,版图扩张,势必对我国造成更大的威胁,我看应该早救!”

齐威王看孙膑还没说话,就问孙膑:“爱卿认为如何呢?”

孙膑缓缓说道:“目前韩魏两国,都还没有受什么损失。现在去救,相当于咱们替韩国去跟魏国打仗,成了咱们听命于韩国了。

魏国有吞并韩国的决心,一定全力攻打,韩国顶不住攻势,自然会再向咱们求救。

咱们等到韩国顶不住的时候再出手,就可深结韩国的感恩之心,又可晚一点承受魏国的兵锋。

所以,鄙人建议,让他们两家先相互消耗吧!”

齐威王一听,练声赞叹:“好主意!”

于是暗中承诺韩国使臣必会出手,又把使臣送回。然后,按不发兵,坐山观虎斗。

孙膑此举,听起来不够善良,但真的很高明。可谓深谙人性,也深具谋略。

在现实世界,尤其在那样一个龙盘虎踞,诸国之间都是阳谋阴谋争天下。弱肉强食的环境,可容不下小白兔。

魏国雄赳赳对着韩国开战,刚开始兵强马壮,势在必得,必然攻势凶猛。

你若乖乖的先派兵,先冲出去,其实就是给人当枪使。你的义气只会成为别人的利用的工具。

你苦苦打过,牺牲自己大半军力,对别人而言,感觉只是帮了一点小忙。

你若打不过,人家不但不念你的好,还会懊恼不该向一个弱鸡求助。

这就是人性。

只有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的帮助,才最让人感受深刻,感恩戴德。

02 

而韩国知道齐国会出手,也有了底气,于是全力抵抗,结果五战五败,最后实在招架不住了,只好再次向齐国呼救。

这次,齐威王看到时机到了,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任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救韩。

孙膑,这次还是“围魏救赵”的老路子,直奔魏国首都大梁而去。

一个套路连续用,你以为孙膑是能力有限,黔驴技穷了。

但实际上,孙膑正是深谙人心,才做出这样的决断。

魏惠王又一次把大部份兵力放在了伐韩上。不管是觉得自信自己不会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还是根本就没有吸取教训。

总之,遵照孙膑计谋的齐军杀到魏都大梁,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势如破竹。魏国赶紧发出急报,要求前线回国支援。

庞涓收到军报,只得撤兵,班师回国作战。魏国国内,也再次动员,以太子申为大将,准备和齐军一决雌雄。

这是孙膑第一次调动齐国军队,通过迂回战术,避实就虚。让魏军千里奔波行军,消耗其体力精力。

当魏军集结好,带着满腔愤怒,准备围歼齐军时。

孙膑又采取了避其锋芒,并助其傲慢,令其盲目的策略。

他对田忌说:“他们三晋之兵,素来骁勇善战,看不起齐国,认为我们齐国人懦弱无能,咱们不妨将计就计,表现得胆怯一些,让他们得意忘形。

兵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咱们就给魏军演一出好戏!”

什么意思呢?

03  

兵法中说:以一百里的速度急行军,会跌倒上将,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士兵死亡逃散,到达目的地,最多保持一半。

孙膑按照这个思路,上演了一出高明的“减灶计”。

于是,他让齐军做出害怕魏军而立马撤离的假象。在撤离魏国的第一天,齐军挖了十万个灶做饭。

第二天继续撤退,到晚上只挖五万个灶台。

第三天撤离得更远了,只挖两万灶台。

探子一路追踪下来,把灶台越来越少的消息传递回去,庞涓听后大喜:“我就知道齐军胆怯,但也没想到这般不堪一击!

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已经逃兵过半,这般废物,此时不灭更待何时?我们赶紧追!”

为了尽快追击齐军,庞涓放弃了大部队步兵和粮草辎重等,率领轻骑兵和精锐部队,快马加鞭一路狂追。

这是孙膑第二次调动魏军千里奔波,其目的就是不断消耗魏军,让他们还没战,就已经人困马乏,战斗力骤减。

孙膑计算好庞涓行程,估计他某天傍晚,应该能抵达马陵,就选择马陵为战场,构筑阵地,带领齐军以逸待劳。

马陵此地道路狭窄,上有绝壁,下有深谷,最容易隐藏和伏击。

孙膑安排齐军埋伏妥当,又在路上选择一棵大树,把树皮剥了,写上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

然后,让弓箭手夹道埋伏,说:“见到火光就射!”不出孙膑所料,庞涓果然晚上抵达,看见树上有字,喊人点火把来看,字都还没看清。

突然,伏军四起,万箭齐发!魏军惊恐四散,溃不成军。

庞涓自知落入圈套,已然穷途末路,他悲愤交加,心中充满不甘,最终,他还是栽在了那个自己几次三番要毒害根除的人手里!

他怒号道:“遂成竖子之名!”成全你小子的名声吧!然后抹脖子自尽了。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就连魏太子申也被俘虏了。

此役,魏国大败!

04
整个过程,齐国就像一个从容的棋手,始终占据主动地位,魏国则处处被调动,被动疲惫。

孙膑深谙人性,先是用缓兵计,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消耗敌人体力,减少自己帮人难度,保存自己实力;

第二,等到求助者陷入绝境,再出手相救会让恩情分量更重。

而后,孙膑二用迂回战术,直捣魏国老窝,逼再外征战的大军千里折回,消耗体力,乱其阵脚。

他在这个过程中,是看准了魏惠王的盲目自信,他也深知庞涓的盲目和疯狂的比较之心。

并顺应和充分利用魏军的傲慢轻敌之心。通过减灶计,蒙蔽敌军,诱敌深入,持续消耗其战斗力。

欲使其亡,先令其狂。

又提前布局,借险地,设埋伏,一举歼灭敌军。

一系列的连环操作,堪称神机妙算,叫人拍案叫绝。

而这些神机妙算的背后,其实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