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赵冬梅从河北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博士,在北大历史系读书十年后,1998年赵冬梅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在北大历史系教书23年。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文章为节选 作者简介:陈梦溪 祝总斌先生的代表作《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给了赵冬梅关于“历史学是什么”的思考。祝先生通过观察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写出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皇帝和宰相是如何相互合作进行统治的。赵冬梅看来,冲突对立的历史观影响很大,我们在观察一对关系的时候,往往容易看到对立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相互依存、利益与共的一面。祝先生提供了一种更加温和理性也更符合真实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掉转,对我来说,比具体知识更重要”。 赵冬梅第一次听到这些观点,是在北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课堂上,她“当时一下被打蒙了”,因为“这跟我们以前学的都不一样啊”!但她仔细一想,或许这才是事情应该有的真实面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死磕史料,挖掘细节,才能见得真实。这是祝先生教我的历史学解题思路。”赵冬梅在新作《法度与人心》中这样写道。 历史需要严谨,但历史学者是充满个性的,赵冬梅便是位个性十足的学者,她的很多观点都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我们的交谈中,她毫不回避一些与大众认知存在差异的观点,在她看来,如果发现一些证据与前辈专家学者研究结论相左,第一反应不应是畏惧,而是兴奋。对于赵冬梅来说,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查看此前有没有此类研究,如果没有,“那么这就是我们研究开始的地方”。 赵冬梅在《法度与人心》最后推荐了一些历史作品,其中有一本是学者杨讷先生的《丘处机“一言止杀”考》,她认为杨先生做了“我一直以来在做,却没做得那么好的工作”,就是“掰谎”。她看来,在以往的小说、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中,存在着不少对历史的错误叙述或以讹传讹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记忆”往往比严肃的历史更有市场,流传更广。但是一细究,其中不少逻辑混乱、不符合史实,而“历史学者走出象牙塔,与莽莽红尘接触的第一件事,就是'掰谎’”。 赵冬梅看来,历史要区分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有些人对历史完全不了解,或者只有模糊的了解,这种判断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不要评判不了解的东西,历史是教人思考的,不是教人死记硬背的,真正想学历史的人,要在观念上先打开这些毛孔,不要再去想有人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不要再去固守教条。“首先你要打开,准备接纳,我们一起思考,其次,现在的主流学者的一些观点和你以前印象中的那些历史可能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你一直被教的东西可能是错的。第三你要思考它是根据什么史料论述,推导的过程是否立得住。”赵冬梅说,这就是历史学的思考方法。 赵冬梅看来,说谎必有缘由,有时是因为利益,有时是因为粉饰,有时是后世故事增补润色,历史学者的“掰谎”就是要用严肃的文本分析告诉读者谎言是如何形成以及真相究竟是什么。“严肃的历史学者常常是砸场子的”,赵冬梅说,如果读者不同意学者的结论,可以也从史料考辨入手,与历史学家们一较高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