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俗显真知—学会“和光同尘”文/刘晓东

 老城往事 2024-08-09

看到如今的中国,你会歇斯底里的灵魂拷问,中国革命胜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那你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会发现一些端倪,这就是人之间与社会之间差距的问题。社会发展的三千年的时间里,好像变了,也好像没变。只是现在的我们更加清醒,更加现实。在面对社会与人的问题时,当今的我们会看的极其睿智且更加透彻,这是以前的中国没有的。你更会清晰的发现,我们以前课本上的道理,好像皇帝的新装,更像是一块遮住真相的布。当你真正走进社会,融和世俗,揭开这块布的时候,你会明白社会群体真正的需要。我们要活着,我们要吃饭,这是现实,因为生存和货币运行的本质,落实到衣食住行上来,那就是斤斤计较,那就是俗不可耐。可有了人,就有了人性,有了真正的烟火,有了民众真正的需要。这样来说,所谓的世俗,高贵多了,所谓清高,一文不值。这里不是肯定世俗的价值,就要消灭清高,因为生活中没有必要过于鹤立鸡群、清高孤傲,这是要我们懂得和光同尘,既立于其间,又不脱离,这样既延续了文明,又不把人格丢弃,或许是生存的真正方法。

对于生活,我们需要要了解社会的本质,从世态炎凉上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赴炎附势里了解人性本质,大胆的走进世俗,了解世俗,把世俗里里外外看明白,搞清楚,把清高孤傲之心收敛起来,你会豁然开朗的发现,一切都变了,那些曾经俗不可耐、平庸至极的人,或许就是最不俗的,或都成了不起的人,那些俗不可耐的事,或都成了社会的主流。或许这就是社会的本质与真相,就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就是说污秽肮脏的地方生物众多,清澈见底的水中时常没有鱼类,所以德行君子应该有接纳世俗和容人的度量,决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否则就会被世人孤立,失去生存的机会,变成孤家寡人。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没有谁比谁高雅,谁比谁厉害,都是俗人。什么学历,什么知识,什么关系,还要看社会这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从世俗里来,到世俗里去,明白活着与生存,本质是金钱,运行概念是交换,获取途径是欲望,只要明白欲望是什么,就会活的明白,活的通透,就不会烦恼,还会有饭吃。因为我们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即使是神仙下凡也要吃喝拉撒,同样无法脱离世俗,无法脱离欲望,说到底,我们都是常人,也是俗人,即使身居高位,即使万贯家财,即使声名远扬,也脱离不了世俗,谁都一样,成功之人,或者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比他人,更明白世俗,了解世俗,把世俗看透了,玩明白了。如果清高孤傲,再把自己比作隐士高人,看不起世俗,不把世俗当成事。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你的那些东西,也不再值钱,如果你清醒的话,请你收起高傲。因为在资本运行的时代,形成了无形的阶级和门阀,这是无法跨越的门槛,如你不了解社会生存的本质,不明白为什么活着,不走进去看看,或真的在门外了。如真的做了门外汉,就不会了解它的运行本质,更不能了解他们所在阶层的睿智,就真的被淘汰了,因为真正的智慧是风雨中的历练,是困难中的坚强,是无奈中的乐观。

我们要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就像,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并非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只是粗茶淡饭;标新立异、超凡脱俗的人,算不上世间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可能就是那些看起来很俗的人。他们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真正的做法是“和光同尘”,既和世俗打成一片,又要做到不被世俗淹没,不随波逐流。我们要让自己表现得与一个常人无异,哪怕身怀绝技以及兴趣爱好都很突出,也要做出一副混混沌沌的俗人模样,正所谓“和气浮于面,锐气藏于胸”。要清醒地认识到我跟人一样,人跟我一样,圣人和我并没什么不同。保持纯真本性,和光同尘,在河流之中,既能混浊之中,又不随波逐流,这样或是超然所泰,或显英雄本色,也是生存的本质,生活的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