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公权 楷书《郑婉迁葬志》

 家有学子 2024-08-09

《郑婉迁葬志》全称《唐故尚书左仆射赠太子太保韩公继室荥阳郡夫人郑氏改葬铭并序》,近出陕西西安,现藏于洛阳。墓志青石质,志盖箓顶边长27cm,四杀边长39cm。志身呈方形,纵约39cm,横约39cm,楷书十五行,满行二十字,共计二百六十九字。志盖阴刻楷书三行,共九字,为『荥阳郑夫人迁祔茔志』。

郑婉,身为唐代显赫人物——尚书左仆射韩皋之继室,其生命之花在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悄然凋谢。韩皋亲笔撰写墓志,以表深情厚意,此墓志则由书法名家韩秀弼挥毫书丹,铭记不朽。岁月流转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皋仙逝后,其孙韩约承先祖遗愿,将郑婉之棺椁迁葬至韩皋墓旁,以求永世相伴。此次迁葬,特制迁葬志一方,由文坛巨匠杨嗣复精心撰文,再由书法巨擘柳公权以精湛技艺书丹,成就了一段书法与情感交织的佳话。

尤为珍贵的是,此墓志乃柳公权于四十七岁盛年所书,其笔力遒劲,风骨独具,对于深入探索柳公权早期书法艺术风格演变,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它不仅展示了柳公权书法技艺的成熟与独特魅力,更为后世鉴定《金刚经碑》敦煌拓本真伪及《洛神赋十三行》后附柳公权跋文的真伪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物对比依据,是书法研究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808年中状元。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后柳公权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

柳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