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丨马丹阳之天星十二穴

 zgrzwd 2024-08-09
一、天星十二穴,有时也叫“天芯十二穴”,是中医针灸学中一组重要穴位,它们对治疗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二、这十二个穴位出自《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是由金代著名的道家和针灸家马丹阳提出。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不同经络上,可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

图片

三、天星十二穴包括以下十二个穴位:

1、三里穴(足阳明胃经);
2、 内庭穴(足阳明胃经);
3、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
4、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
5、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
6、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
7、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
8、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
9、环跳穴(足少阳胆经);
10、阳陵泉穴(足少阳胆经);
11、通里穴(手少阴心经);
12、列缺穴(手太阴肺经)。

四、这十二个穴位的歌诀是:“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五、这十二个穴道有八个是在膝至足,四个在肘至手。

1、三 里 穴

图片

-主治“胃中寒”,也可用以治心腹胀。

-可用以治腿肿、膝、胻(胫骨)酸。
-可治伤寒型的感冒,以及羸瘦、劳损。

-可治腹部因消化不良及水份不能良好地排泄而发生鼓胀。
-是很好的养老用穴道,三十岁以上之后人,针灸三里穴眼睛变宽,会看得清楚;经常地针灸这个穴道,也能提高走远路、爬山、步行的能力。
-三里经常用艾灸,可治疗老年病,可获得很好的血液循环。

2、内 庭 穴

图片
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在脚的第二指、第三指的中间的这个脚之上五分。
-可治四肢冰冷,可治喜爱安静而不喜欢声音的“胃经热象”,长风疹块的瘾疹现象,咽喉痛,呵欠频数及牙疼。


3、曲 池 穴

图片




是在手肘上面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找寻的方法是将手臂稍微弯曲起来,把手掌对着自己的心脏,手臂上最高的这一条经络线就称之为“手阳明大肠经”,在这个经络上面的手肘弯弯处的穴道就叫“曲池穴”。
-可治肘的疼痛。又能治“偏风”,也就是中风半身不遂症状,还有手不能弯曲、不能收回来,手无力,神经功能差。

-可治喉头的血液循环差,不能吸气。

-可治发热、全身性蕁麻疹、瘾疹,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4、合 谷 穴

图片

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气驻留的穴道,是在身体上的一个非常大的穴道,位置在大拇指跟食指的中间这个虎口,虎口开叉的上面一寸。
-可治“头疼并面肿”,颜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疗。

-可治“疟病热还寒”,就是疟疾先热而后冷的打摆子。
-可治齿龃及鼻衄,就是蛀牙和流鼻血。“口噤不开言”,牙齿咬得很紧,不能张口说话,可以在此穴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要注意,合谷跟另一个叫三阴交的穴道,在孕妇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导致流产。



5、委 中 穴

图片

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位于膝盖的后面,大腿与小腿交会的腿弯处,又叫做“膕”的横纹正中央。
-可治腰痛不能站直,引到背脊梁都感沉重,筋也不能够舒展。
-可治“风痹复无常”,即血液不通。

古时候把痹病分为三大类叫做风、寒、湿三痹,风痹是会走动的又叫做“行痹”,寒痹是会很痛的所以又叫做“痛痹”,湿痹是重着而不动的所以又叫“着痹”,风痹是于风所引起的血液脉络的不通,因此叫他做“风痹”或叫做“行痹”,它痛不固定一处,到处跑着痛。

-“膝头难屈伸”也可用这个穴治疗,不能够弯屈、也不能够伸展,那么“针入即安康”,

注意这个穴道不可以使用艾灸,因为它底下有一个很大的血管。

6、承 山 穴

图片

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在腓肠肌之下,也就是小腿肚。

-可治腰痛,痔疾、大便难,又能治“脚气并膝肿”。如果肢体展转疼酸,霍乱及转筋,扎了针就会痊愈。

7、太 冲 穴

图片

足厥阴肝经的俞穴,也是肝经的原穴,在足大趾二指之间的脚直上大约二寸,此穴可用以判断以及了解人的生死,在这个穴下方有一个动脉经过,如果发现这儿的血脉不动了,人生命就垂危了。
-此穴能医“惊痫风”,就是被惊吓而发生抽筋、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等等现象。
-可治咽喉之病以及心脏病,由于肝经主筋,它还能治两足走路不便。且还可治七种疝气中的“偏肿坠”现象。

除了用太冲穴以外,还有一个穴叫做“三角灸”,在肚脐的下方,而左偏坠可以灸右边,右偏坠可以灸左边,再加上太冲穴,效果非常的好。

-可以治疗眼目似云朦,就是眼睛前面朦朦的,好像盖了个东西似的。

-它又能治腰痛。

8、昆 仑 穴

图片

属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当中有3个膀胱经的穴道,委中、承山还有昆仑,位置在足外踝的后方与足跟筋的中间。

-可治疗足抽筋,腰和臀部疼痛。

-可治突然的发喘,心区满胀;

-又可治举步行不得,一动就疼,可考虑用昆仑穴治疗。

-昆仑加委中用来治疗腰背痛。

9、环 跳 穴

图片

是在胆经的穴道,在臀部腰下头胯的枢纽上侧边,是一个大穴道,环跳穴上面的肌肉肥厚,要用长的针才能扎到穴位,有的时候甚至要用到六寸长的针。取穴的方法比较特殊:侧卧,底下的腿弯曲,上面的腿伸直。
-可治不能够弯腰也不能回头。对风、寒、湿三痹都有效;

-可治从胯部连到小腿肚的疼痛;转身的时候又重又痛,根本就难以忍受的,可扎环跳穴。

10、阳 陵 泉

图片

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膝的前下方有一条骨叫胫骨,胫骨后面的一条骨,现代医学叫做“腓骨”而中医学叫做“辅骨”,辅骨的茎突也就是一个小骨头,这个小骨头的前下方,有个洞,就称之为阳陵泉。
-阳陵泉就主治筋痛。

11、通 里 穴

图片

是心经的络穴,在手腕上方一寸,也就是神门上一寸的位置,此穴可以治疗“欲言声不出”以及懊恼怔忡这一类的心理方面的毛病。
-如果病人体质实,就有四肢重以及头、腮、面颊红的情况;如果病人虚就不能吃东西,暴瘖,突然地哑了,或脸面没有颜色而且不光泽;都可以使用此穴治疗。

12、列 缺 穴

图片

是肺经的络穴,叉交大拇指与食指,而食指指到在手腕的上侧的挠骨边缘就是这个穴。
-可治偏头痛,还可治遍身麻痹,痰涎向上涌出,牙齿咬紧的口噤。
-只要头部与颈项的病都能用此穴治疗。

六、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主治疾病,使用这些穴位时,通常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针灸手法或按摩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