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评衔中,解放军的70名军长中,只有一位军长没有评上将军军衔,仅被授予大校军衔,他就是时任解放军第十六军军长的尹先炳。 尹先炳1950年曾任二野五兵团副司令员,从级别上来说已是一名副兵团职级干部,按照他的级别,至少应该被授予中将军衔。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军长连降三级的呢? 一、 尹先炳1915年生于湖北汉川,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排长、连长、营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后调任冀西游击纵队副司令员。 ![]() 1940年初,晋冀豫边游击纵队北上元氏,以粉碎日军把华北变成其“兵站基地”的阴谋。 北上后不久,尹先炳奉命率冀西游击纵队第三、第六支队,拨掉马岭一个日军据点。 接到命令后,尹先炳亲自带着二连长范金标和几名侦察员,去马岭侦察敌情。他发现这个据点里突然多了不少日军,且很多都穿着军官的衣服,看样子正在集结,准备对我根据地进行小规模的扫荡。 掌握这个情况后,尹先炳认为这是一个伏击敌人的好机会。因为黑水河一带的地形十分险要,适合设伏,于是定下了“正面顶住,两翼包抄,截 断 退路,歼灭敌人”的战术,派纵队独立营前出到黑水河大沟以东,把日军引进黑水河大沟;派三支队占领黑水河以西的垭口, 待日军进入大沟时,从正面阻击日军;以六支队一个营占领沟南大山有利地形,在战斗打响后由北向南出击;其余部队为预备队。 部队很快进入预定位置。 半个小时后, 在黑水河东南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独立营和日军接上火了。 根据尹先炳战前的布置,独立营边打边撤,将日军引入了尹先炳设在黑水河大沟的包围圈,尹先炳果断发出攻击的命令。 尽管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剩余的敌人却一座仙姑庙中,仍然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 这座仙姑庙的庙墙全是青砖砌成,十分坚固。庙的正前方有一片毫无遮拦的开阔地,很难接近。敌人在庙门口架起了两挺机关枪,我军没有重武器,几次冲击都都被打了回来。 眼看部队一直攻不下仙姑庙,尹先炳想出了“火攻 ”之计。他派一个连的战士登上仙姑庙侧后放起了一把火, 霎时间火借风势,大火很快烧到了仙姑庙。被火烤得哇哇叫的日军,只好硬着头皮向外冲。 没有了仙姑庙这个掩体,冲出来的鬼子一个个成了我军的活靶子,不一会便被尹先炳全部歼灭。这一仗,尹先炳共击毙和俘虏了日伪军200余人, 其中100多人是日军。 在对俘虏进行审问后,尹先炳这才知道今天自己抓到了一条“大鱼”。原来这股日军是日军的一个士官训练队,其成员大多都是即将提升为少尉的老兵。 这场围歼战,是我军在冀西地区的首次大捷,战后,尹先炳也受到刘伯承师长的表扬。不久后,冀西游击纵队与晋冀豫边游击纵队合编为第129师新十一旅,尹先炳也升任新十一旅旅长。 二、 升任旅长后,刘伯承有一次来新十一旅检查工作。见到尹先炳后,刘伯承问了一个非常古怪的问题:“尹先炳,你说一个班能不能同敌人的一个军打? ” ![]() 尹先炳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班怎么能同敌人一个军打呢?这不是找死吗?于是脱口而出:“报告师长,一个班不能同敌人一个军打! ” 刘伯承笑了笑, 用力拍拍尹先炳的肩膀说:“能! 问题是要看这个班长有没有斗志。 我的这一个班,不是去打敌军前锋,更不是去打敌军的本队,但是可以专打掉队落伍的三三两两的零星敌人, 也可以利用打敌人的尾部和辎重,打了就走,不去硬拼。 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 刘师长的这一席话,让尹先炳豁然开朗。 在之后的战斗中,他始终牢记这师长“有了斗志才有战术”这句话,打了许多胜仗。 1949年2月,中央军委将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和豫皖军区独立旅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并任命尹先炳为十六军军长。 十六军成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组织部队,准备在安徽安庆一带横渡长江,打到南京去。 1949年4月初,渡江战役打响了。尹先炳率第十六军在安庆与敌军战斗了七天七夜,最终渡过了长江。 渡过长江后,尹先炳按中央军委的命令,率第十六军向东至方向前进,截断敌守江部队南逃的退路。当时的尹先炳因连续指挥作战病倒了,但他让人用担架抬着,和部队一起行军。 据第十六军参谋叶青松回忆,当尹先炳率第十六军来到东至县大渡口镇后,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在会上,尹先炳铺开一幅军用地图,叉开拇指和食指,要求每个团每天行军的路程不低于他手上的这一柞。那些团长们凑过来一看,尹先炳这一柞足足有180里之多,于是开玩笑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尹军长一大柞。一大柞,就是一百八!” ![]() 渡江战役胜利后,十六军接到向大西南进军的命令。尹先炳不顾西南地区山高水险,在分配任务时,仍然用他发明的”柞“为单位,要求部队按每天一推的速度行军。就这样,第十六军在短短几个月,便从安徽打到了贵州,先后解放了贵阳、成都等战略重镇,完成了中央军委“西南诸敌应采取大包围、大迂回动作”的任务,切断了国民党军南窜外逃的退路。 三、 新中国成立后,尹先炳升任贵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十六军军长。他的任务,是肃清贵州境内的土匪。 由于全国都已解放,因此部队中有少数干部和战士都认为贵州的这些土匪没什么了不起,只要解放军一到,还不是手到擒来?就连尹先炳本人,也多少有些轻敌思想。 察觉到尹先炳的这种思想后,刘伯承特地将他召到重庆,给尹先炳敲警钟: “你要记住,剿匪和打仗一样,要集中兵力,不要五个指头按跳蚤,五个指头按五个跳蚤, 结果是一个跳蚤也按不到。你们要把政治攻势和军事进剿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多争取群众, 把那些土匪头子孤立起来,才能完成清除土匪的任务! ” 刘伯承的谈话,为尹先炳敲响了警钟。从1950年6月起,尹先炳指挥第十六军,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进剿结合的办法,很快便歼灭了贵州最大的匪首王福堂3000余人。之后他又再接再厉,发起一系列清剿土匪的战役,基本上清除了贵州的匪患。 ![]() 在剿匪的日子里,为了保密,尹先炳和军首长在与部队联络时,一律采用化名。由于他住的地方门牌号是三号,因此他的代号就叫“三老板”。时间久了,“三老板”便成了尹先炳的外号。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新志愿军,陆续入朝作战。第十六军被军委选中,随后进至石家庄和德州等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战训练。 195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十六军军长尹先炳和政委陈云开。在接见中,毛泽东对第十六军寄予厚望,因为第十六军是我军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组成的唯一的一支合成军, 两个主力师都编配了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 十六军入朝后,担负起了志愿军反空降和抗登陆的作战任务。尹先炳也雄心勃勃,想让敌人尝一尝我军步、炮、坦克协同大作战的厉害,但此时美军已经在板门店与我军开始谈判,因此第十六军失去了在朝鲜大显身手的机会。 四、 由于没有作战任务,第16军入朝作战前,又经过了苏联教官的整训。苏联教官不仅带来了先进的作战理念,而且都会了尹先炳跳舞这个技能。闲暇的时候,尹先炳便在军部经常举行舞会。 由于部队里女同志很少,因此每次举办舞会,尹先炳都会邀请朝鲜当地一些女同志参加。在这些女同志中,有一位朝鲜女护士,人长得很漂亮,舞也跳得很好,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也成了尹先炳的固定舞伴。 ![]() 都说美女爱英雄,时间一长,这个女护士不自觉地爱上了尹先炳。遗憾的是,尹先炳没有正确处理好与这位女同志的关系,居然和她发生了关系。 都说纸包不住火,没多久,两人的事便暴露了。朝鲜有关部门对这位女同志进行了严厉的处分,这位女同志一时没想开,不久便自杀了。 闹出了人命后,事情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尹先炳随即也被调回了国内。 尹先炳回国不到一年,我军便开始了首次大授衔。以尹先炳的资历和战功,他本应被授予中将军衔,最后却只被评为大校,成为解放军中唯一一位副兵团级的大校。穷其原因,绝对是受到了朝鲜那位女同志自杀的事的牵连。 即便如此,尹先炳仍荣获了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据当时参与授衔的同志回忆,毛泽东在看到评衔名单后,对尹先炳被评为大校一事很是不解,于是派人询问原因。在得知尹先炳在朝鲜犯过生活作风上的错误后,毛泽东十分愤怒,指示解放军监察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开除蜕化分子尹先炳党籍的决定》:“为严肃党的纪律,决定将尹先炳开除出党,并在全军党员干部中公布这一决定。” 得知尹先炳被开除党籍后,他的老首长杨勇还专门去向毛主席求过情,毛主席没有同意。不过毛泽东也没有将尹先炳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了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 1956年,尹先炳被任命为解放军政治学院物资保障部副部长。他欣然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在这个岗位上勤奋工作,为我军培养出了不少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研究人材。 据一些毕业于这所学院的同志反映,尹先炳有个特点,就是在非正式场合基本不穿军装。有人间问过他原因,尹先炳的回答是:我是犯过错误的人,我配不上这身军装! 1983年,在杨勇、苏振华等二野老同志的推荐下,解放军总政治部准备任命尹先炳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得知组织上的这一安排后,尹先炳十分兴奋,立即着手移交手头的工作。就在他准备去北京报道时,与他关系非同一般的老首长杨勇与徐立清两位将军,于1983年1月6日同时在三O一医院去世。尹先炳因悲伤过度突发脑溢血,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还是在2月10日随两位老战友驾鹤西去。 参考资料: 《炎黄春秋》杂志:《尹先炳:无将军衔的首任军长》 《党史博览》杂志:《我所了解的尹先炳》 ![]() ![]() |
|
来自: 東泰山人 > 《军事学\中外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