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垛田镇志·大事记》修改意见

 李德珊 2024-08-13 发布于江苏

垛田春色

作为垛田人,非常感谢《垛田镇志·大事记》编者的辛勤付出!承蒙征求意见,现提出如下修改、增删建议:

1、关于“垛田”的形成。古老的“垛田”是先民“垒土成垛”还是“自然形成”,值得商榷,这涉及到地质学、地貌学、考古学等学问,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还是以“据传”或回避为好,以免以讹传讹。修史书最最重要的,是对历史负责。据1995年6月出版的《兴化市志》,兴化在元代(具体年代不详)仅有8628人。唐宋时期垛田能有多少人?古老的“垛田”,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高矮不一。大的有三四亩,小的只有三四个平方;非发水期,高的有十来米,矮的只“浮”在水面上。“自古昭阳好避兵。”非本地人,进入岸沟,就像到了迷宫。这我都见过!并非有的“专家”所说:“垛田是堆积而成,高度、面积正好适宜种植蔬菜,在两边脚坎戽水刚好能全履盖。”

2、何时有垛田行政设置,“大事记”没有记载,是一大遗憾。兴化建县始于公元920年。据《兴化市志》记载,明初兴化县内就有明确的行政区划,1912年有芦洲乡,1929年有芦洲镇、湖西乡、王横乡等。

3、1979年,翟家村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成为兴化第一个电视村,时任村支书是翟殿臣。

1984年8月,翟家村村民王树春,办起全乡第一个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企业——翟家五金厂。

4、1983年创办脱水东厂时,垛田已经是扬州地区外贸出口最大的乡镇。

5、1993年,垛田工业经济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工业亿元乡镇。

6、1995年,凌沟农膜厂成为江苏省轻工厅、江苏省塑料总公司定点生产企业,时任副省长的姜永荣曾到企业考察。农膜厂创办人是潘广林。

7、2013年7月3日,终生献给垛田教育事业、被称为“捐资助学楷模”的赵家珠老师去世,享年90岁。垛田中心小学有一幢教学楼命名为“家珠楼”。在垛田历史上,赵家珠老师是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若在古代,是值得建庙宇的。

8、内容、表述要严谨。如1992年来过垛田的袁木没有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垛田没有“三羊垛”,三羊村是由原来的小凌沟、麻羊、刘家垛三个自然村落组成;也没有“张家垛”,有张家庄、张皮垛 。

9、有些事是否载人“大事记”,需要掂量。比如2023年垛田综合考核成为第一等次等。进入“大事记”的,应该有个原则: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或有时代特征,或有地区影响的重要事件。比如,1970年文化站成立电影队,应该收录“大事记”,因为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甚至觉得,何时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也应该有记录,尽管当时的一些做法侵犯人权、缺乏人性,但是挥之不去的历史。这次征求几个老干部意见,或许能弥补一些不足。

供参考!

李德珊

2024年8月13日于穷达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