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出版的赵孟坚小楷书册,这小楷一点不比赵孟頫的差

 书画博学 2024-08-14 发布于广东
这个是1933年民国时期古物陈列所出版的赵孟坚小楷《二十四孝》,珂罗版影印墨迹文库。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通俗读物,涵盖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展现古人对孝道的极致追求。如舜帝遭刁难仍孝心不改,汉文帝为母亲病时亲尝汤药,曾参因母咬指而速归,子路贫困仍百里负米侍双亲。

趙子固二十四孝書畫合璧

其传播方式多样,民间口口相传,画像石、壁画描绘,文学作品记录,部分地区还有“唱目怜”风俗。从汉朝萌芽,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至明清,影响力不断扩大,反映各时期对孝道的重视,也体现孝道文化的发展创新。
二十四孝对社会影响深远,古代是宣传孝道、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能激励子女孝顺,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然而,时代发展下,应客观辩证看待,部分行为现代不适用,但孝道精神永不过时,现代价值在于关爱父母、尊重长辈。传承孝道精神,要物质与精神双重关怀,如定期交流、倾听心声、病时照顾、尊重选择等。

赵孟坚出生于 1199 年,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虽出身显贵,但家境清寒。起初,他凭借父荫入仕,宝庆二年(1226 年)中进士,此后在仕途上历经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等职,最终官至朝散大夫、严州守。

赵孟坚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极高,他擅长梅、兰、竹、石,尤其精于白描水仙。其画作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他首创的墨兰画法独具魅力,墨兰笔调劲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所绘水仙姿态如生,层次分明,给人“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

在书法方面,赵孟坚同样表现出色。他的小楷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从他的这帖小楷《二十四孝》书册便可看出。首先,其笔法劲利,风格清高,体现出一种雅致与韵味。

笔画精致入微,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彰显出深厚的书法功力。再者,他注重笔势的连贯与呼应,点画相互呼应,点、撇、捺三画笔断意连,有实有虚,虚实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而且,在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平衡感。

赵孟坚的小楷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多种书法元素,既有魏晋书法的韵味,又有自身的创新与突破。整体呈现出一种飘逸而高雅的气质,秀逸中见清气。其字体华丽而不乏骨力,展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感。他追求笔画的自然流美,结构的精审与和谐,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彝斋居士赵孟坚书。钤印:赵子固、彝斋

值得一提的是,赵孟坚与同族兄弟赵孟頫虽皆在书法领域有着卓越成就,但他们的小楷风格存在明显区别。赵孟坚的小楷更注重个性与创新,笔法劲利,风格清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而赵孟頫的小楷则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更具规整之美。在结字方面,赵孟坚的小楷结构更为自由灵活,富有变化;赵孟頫的小楷则更加严谨,注重笔画之间的比例和对称关系。

本文图源: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