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县本斋马氏族谱(沈阳支系)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4-08-15 发布于河北

    
献县本斋马氏族谱(沈阳支系)
1河北沧州献县(沈阳)本斋堂马氏族谱
马氏祖先祖籍陕西,世代习武,精通武道。老祖马刚明朝将领(刚祖之前已有十几世,年代久远,无字可考,跟随燕王朱棣扫北,1404明永乐二年马刚公率领三子,长子马广庆、二子马广祥、三子马广生,从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二龙岗带兵北迁北直隶河间府。长子马广庆驻军立中心营,娶妻哈氏;二子马广祥驻军立西中营青县;三子马广生阵亡。马氏家族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燕王扫北时,我村及周围屯兵,西有南城和西城,北有坡城,东有南柯营,均为兵营,我村为“中心营”,后音译“辛中营”,1662年清康熙年间改为“东辛庄”。1944年为纪念我族十八世孙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原名马守清及其率领的回民支队, 抗日民主政府改“东辛庄”为“本斋村”。1958年国家由乡改为人民公社。村改为高级社。之后“本斋村”改为“本斋东”、“本斋西”两个行政村至今。
明永乐初年广庆公征战有功,朝廷资助为其修建清真寺现改为本斋清真寺叩拜真主,祈求真主护佑,国泰民安。
字辈信息
一世祖广庆公开始编谱续字,由南直隶应天府续来十四个字,广、兴、齐、燕、福、兰、承、明、仁、义、永、丙、良、玉一世十二世,疑似承、玉字为虚字,广庆公育有四子,故称四大支系。
长支系天、廷、万、世、永、守、国、恩、十七世纪中期由九世祖修谱续字树、德、广、义、福、泽、兆、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十六世祖马世凤修谱续字佳、安、长、泰、吉、怀、运、昌。二零零一年支系家族修谱续字共排36世。
二、四支系四支某世无子,二支过继,故二、四支为同支系。天、庭、振、金、连、贵、庆、宝、和、轩、十七世纪中期修谱续字立、德、生、祥、瑞、厚、泽、兆、锡、基,共排32世。
三支系分为前院、后楼、东头。
前院 十世起  西、马、弘、文、荣、至、开、永、维、炳。
后楼 十一世起 东、府、玉、绍、先、斗、堂、佩、和、献。
东头十二世起,广、济、延、云、永。
从二十一世,前院、后楼、东头合一排字树、德、光、跃、启、克、义、顺、祥、安、潮、明、伟、建、海、忠、良、本、英、龙,共排40世。
家族名人
马本斋母子两代英雄
马守清,字本斋,生于一九〇一年,少年读私塾。一九二一年在沈阳奉军入讲武堂学习。一九二八年在奉军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四团任团长。一九三二年弃职归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在家组织回族青年义勇队抗日,一九三八年初和八路军合作,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队,任队长。一九三九年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在党的领导下回民支队屡建奇功,被称为打不烂、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一九四一年,本斋率部转战冀鲁豫,打得日寇焦头烂额。日本山本联队长,抓捕马母,企图让其劝马本斋投降,马母坚贞不屈,绝食九日,英勇殉难。一九四四年二月,本斋颈长毒疮,引发肺炎,与世长辞。三月在延安举行追悼大会,叶剑英致悼词,毛泽东送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送挽词:“壮志难移,回汉两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周恩来挽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献县本斋堂马氏迁徙沈阳(奉天)近代家族史:
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马氏族亲纷纷出外谋生, 我支十七世孙马永俊、马永廷带领家眷前往伪满时期的东北奉天(沈阳)闯关东。
三十年代马永俊、马永廷分别创建商号华盛东、华光、华成,其含义:中华国人要胜过日本东洋人,故此取名华盛东。
马永俊与其子马守田掌握糖果、糕点制作技艺, 创办华盛东食品糖果厂。马永廷创办华光印刷厂、华成卷烟厂。
四十年代,家族商号形成规模,沧州回族的堂亲、表亲纷纷到奉天投亲,十七世孙马永俊、马永廷、十八世孙马守田与妻孔信庭为亲人们安排日常生活、工作及居所,形成了沧州回族定居“奉天”(沈阳)的主要聚集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国家建设,开始进行“公私合营”,马氏家族商号“华盛东”食品糖果厂更名为“沈阳市糖果厂”,形成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华光印刷厂、华成卷烟厂也进行“公私合营”的全面改革,为此十七世孙马永廷被评为市政协委员,十八世孙马守田成为沈阳市糖果厂创始人之一。至此,马氏家族华盛东、华光、华成等商号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1999年至2019年,十九世孙马国信和二十世孙马恩飞,先后六次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探寻马氏族谱中所记载“南京水西门外二龙岗(二郎岗)”的具体位置。
经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拜访研究回族迁徙史的“净觉寺”掌教阿訇马大林,最后确认:“水西门”原名“三山门”。明洪武初期,“三山门”外形成回回色目人的聚集区,清代将此地改名为“水西门”。
明代应天府上元县“二龙岗”(二郎岗)在聚宝门外,聚宝山上“永宁寺”区域为回回大营。
今称: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台,号称天下第二泉的“永宁泉”就是“二龙岗”(二郎岗)的旧址。
河北献县本斋堂马氏(沈阳),分子人类基因检测父系单倍群R1b-Y168245~R1b-FT69603 属于西欧亚父系。十三世纪初期迁徙中原,属于中亚“布哈拉”的西域回回。
第二十世孙:马恩飞(沈阳)
2024728
2献县本斋堂马氏家谱
重修族谱序
马氏家族世代相传,源远流长,由来已久,祖籍南京水西门外二龙岗,狗尾胡同,前明时,是个有威望的家族,世代习武,精通武道,备受皇家宠信。老祖马刚明朝将领、燕王朱棣扫北时(一四〇四年)带兵北征,携家眷至河间府,其长子马广庆在府东南山十余里立村辛中营(清康熙年间更名为东辛庄,新中国成立初为纪念本支抗日英雄马守清,字,本斋,国家命为本斋村)。永乐初年祖公征战有功,朝廷资助为其建清真寺叩拜真主,祈求真主护佑,国泰民安。之后先祖广庆公开始编谱续字,由南京续来十四个字,广、兴、齐、燕、福、兰、成、明、仁、义、永、丙、良、玉(根据本族开明老绅士马贵轩回忆口述)。繁衍九世,于十七世纪中叶,家族重修谱一次。至十三世,家族分四大支各自排字修谱。本族支为二支,续八字,天、马(廷)、万、世、永、守、国、恩(摘自首支族谱)。再次重修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十六世孙马世凤组织拟续八字:树、德、广、义、福、泽、兆、林。至今有六十余载,未曾修谱续字,实属族人悲哀担忧!国无史则将灭,族无谱则德无存,木无本则枯萎,水无源则断流,这是天地之至理!为团结延续之动机为使后人有根可寻,重修族谱乃当务之急!一九九九年,十八世孙马守珍、马守军、马守富,十九世孙马国忠,二十世孙马恩忠等商讨修谱事宜,议事中发现前续族谱各支排字有所不宜,其一是各支之间同字不同辈,有碍互相称道。其二所排之字有前后重复现象,担欺祖之嫌。有的主张再修谱时调改,有的主张不能改主张调改者认为不调改将给后人留下笑柄,主张不调者认为调改是对先辈的不敬。一时意见不能统一。其次是本族谱几经辗转残缺不全,永字辈以上被撕毁,仅有残页,迷失线索,想修复实属困难,组织者经多次磋商无法统一意见,无奈重修族谱一度搁浅。二000年二十世孙马恩洪又牵头修谱之事,组织大家议谈,使族人有了共识,修谱的目的是使长幼有序,支脉清晰,祖上功德有证可查,子孙后代有据可依,使祖训世代相传,是族人代代团结延续的必要,不修谱,先祖感叹,后辈唾骂!将会造成名义紊乱,伦理常规相违背,同族近支而结婚,族人见面为路人,实是令族人担忧!重修族谱刻不容缓。第十八世孙马守军。廿世孙马恩中、马恩洪于○○一年初又开始了工作。首先参考原谱残页,寻访族内外长者,座谈追忆,理出线索,然后分头调查走访,根据查访结果,议定本族谱从十四世立根,十五世分门,然后分支向下一代代延续,做到条缕上能分清,血脉上也能上下贯通,从横上可以分出长辈和晚辈,从竖格上可以分出远近支,有成名的把功名写上,表示重视名望,出居他乡的注明住址。另据族人建议,再修谱时增续闺女入谱,但只记载所嫁之人的姓名及住址。其次为排除争议,原排之字保留,把有争议的字更改意见也列出来,脱辈分不清,犯上欺祖之嫌。列马氏家族四大支系排字对照表于族谱扉页,便族人众览,供后人选择,历史见证。根据现实之需要拟加续八字:佳、安、长、泰、吉、怀、运、昌。
重修族谱实属一繁大工程,要做到完美无缺,需代代人之努力。此次重修,因涉及面之大,线索之杂,单靠追忆,盘查丢支漏登实属难免,但我们已尽力,年过耄耋之年的十七世孙马永其,十八世孙马守珍,近八十岁高龄的十八世孙马守明,十九世孙马国中、廿世孙马恩忠为修谱提供了大量线索,十八世孙马守川用工作之余,为广集收拢住沈阳族人入谱,马守军为撰写族谱日夜操劳,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廿世孙马恩洪,担纲修谱总理事,并自己出资承担修谱的一切费用,为使更多的族人入谱,尽量减少丢支漏登现象,四处追根求索,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联系查找十分困难,有时为了寻一家要打十几个电话,不惜耗资百元之多。
为了承启祖训,坚固祖根,世代延续相传,各门推选一人,承担宜传祖训,操持续谱事宜。议定五年一小续,廿年一大续的规章每律,希广大族人监督执行,尤其希望我族后人遵循祖德、承祖训,繁衍绵长,兴旺振兴,永世无穷。
十八世孙:守军。
经献县本斋马氏族长授权第二十世孙:马恩飞(沈阳) 提供、校录、推广, 本支系家谱的相关内容,用于沧州谱牒协会收藏、摘录家谱的相关信息,为即将出版的《沧州谱碟序跋集》提供重要依据!
二十世孙:恩飞
总修:二十世孙:恩洪。
撰文:
二十世孙:恩洪
十九世孙:国中
二十世孙:恩忠
十八世孙:守川
核审:十八世孙:守军
参议:十七世孙:永其
二十世孙:恩洪
十八世孙:守明
二十世孙:恩忠
敬书:异族:沙洼友人:张淑海。
第二十世孙马恩飞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