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微分流形的一些必备知识整理”中,我们介绍了微分流形的基本概念,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介绍古典微分几何和黎曼几何的一些内容。 我们从古典微分几何开始,所谓“古典”,是指我们的研究对象都是3维欧式空间中的光滑曲线和光滑曲面;而黎曼几何是在更加“抽象”的光滑流形上建立的。古典微分几何可以给黎曼几何提供许多直观和动机。 首先是3维欧式空间的光滑(正则)曲线,这个曲线实际上可以表示成一个 当质点在曲线上运动时,整个Frenet标架也随着质点在光滑地变化,于是Frenet标架可以对时间求导,求导后仍然可以用Frenet标架表示,如下所示: 接下来考虑3维欧式空间中的光滑(正则)曲面,局部上曲面可以看成是一个光滑二元函数 假如有两个曲面,并且存在从一个曲面到另一个曲面的微分同胚,使得这个映射“保持”两个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不变(即在拉回映射下,第一基本形式不变),则称这个映射是等距变换。等距变换保持切向量的长度和夹角不变。如果只保持夹角不变,则称为共形变换。微分几何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曲面在局部上看,都是可以通过一个共形变换映射为平坦的2维欧式空间,即曲面是局部共形平坦的,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可以写为: 从高斯曲率的定义来看,依赖于外围空间(3维欧式空间)和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高斯经过了一番计算,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即高斯绝妙定理,该定理指出,曲面的高斯曲率仅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也就是说,第一基本形式也蕴含了曲面弯曲的信息。 如何证明高斯绝妙定理?只需计算如下二阶导数的差即可: 在高斯绝妙定理的启发下,黎曼几何得到创立和发展。首先,我们研究的曲面可以推广到更高维的空间中,即n维光滑流形。在古典微分几何中,有一部分是“内蕴”的,不依赖于外围空间,这是与第一基本形式有关的量;有一部分是“外蕴”的,依赖于外围空间的选取,比如第二基本形式有关的一些量。这些都可以推广到黎曼几何中。在n维光滑流形上,每一点处的切空间都是一个n维线性空间,我们可以给这个线性空间赋予一个内积,即一个(0,2)型张量,并且要求这个内积在流形上光滑变化,于是给出了流形上的一个对称(0,2)型光滑张量场,在局部坐标系下可以写为: 类似地,第二基本形式也可以推广,如果某一个黎曼流形A是另一个黎曼流形B的子流形,则B就是A的“外围空间”,因此可以定义第二基本形式。 现在回到“内蕴”的情况,为了把高斯曲率推广到黎曼流形上,需要定义“求导”。所谓“求导”,是指光滑流形上的光滑向量场对光滑向量场的求导,也称为联络。(“求导”之所以叫联络,在上一篇文章“微分流形的一些必备知识整理”中已给出解释)光滑流形的联络有无穷个,但是在黎曼流形上,有且仅有唯一的一个联络,满足如下性质(无挠性、与度量相容性),称为Levi-civita联络(或黎曼联络): “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这可能是我们最早了解到的一个几何“常识”。为了研究测地线是否具有最短性,我们需要引入弧长的第一、第二变分,直观上说,对于一个函数,我们要判断一个点是否是极小值点,只需要看一阶导数为0,二阶导数(Hessian矩阵)正定。类似地,弧长变分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应用,我们考虑一族曲线,曲线的长度构成一个函数,要判断曲线长度在某一“点”取到极小值,只需要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即可。 有了黎曼联络,可以定义曲率的概念,受到高斯绝妙定理证明的启发,定义如下(1,3)型张量,称为黎曼曲率张量: 曲率是一个局部定义的概念,但是可以影响整体的性质。比如,前面提到了,球面的测地线具有“收缩”的性质,双曲空间的测地线具有“发散”的性质,这正是受到曲率的影响:如果考虑测地线的测地变分,即一族测地线,那么将得到Jacobi方程和Jacobi场,曲率项出现在Jacobi方程中,因而可以控制不同测地线的“远近”,从而对于不同曲率的流形,测地线表现出“收缩”“发散”等不同的性质。同时,曲率项也出现在弧长的第二变分中,进而影响一条测地线是否是局部最短的,从而影响整体的性质。比如(Bonnet-Myers定理),如果一个完备的黎曼流形的里奇曲率有正的下界,那么由弧长的第二变分,如果最短测地线的长度过长,则不是局部最短的,从而矛盾,于是整个黎曼流形是有界的。更多的结论称为各类比较定理,通过对曲率加以限制,并与一些标准的空间(比如空间形式)进行比较,得到黎曼流形的一些整体性质。比较定理的一个有意思的推论是,如果一族完备的、一致有界的n维黎曼流形的里奇曲率具有一致的下界,则这一族黎曼流形是列紧的。 总结:本文科普介绍了古典微分几何和黎曼几何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只是几何学的冰山一角。古典微分几何和黎曼几何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空间形状和结构的深刻工具。从二维曲面到高维流形,从局部曲率到全局结构,背后的几何思想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意义。通过理解这些几何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结构和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