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篇文章我放了两天,早上坐在鱼缸前,看着养了一个多月的睡莲,完成了这篇文章。 读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笔记》,他说:“人的生活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的衣食生活,二是学术文艺的精神生活,三是宗教信仰的灵魂生活。” ![]()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比喻,人的生活是一个综合体,我希望人们不管物质、精神、灵魂、都能居于一个综合的地方,白天归顺生活,夜晚臣服灵魂。 人生本就是现实与真实共生,理想与真理同在。 ![]() 人的生活,菜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本质,我从来不脱离本质妄谈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这是恒古不变的生活规律。 一谈到物质,很多人便会误解,那些极奢,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但真正的物质是质朴的,平常和朴实无华的,有的人追求物质财富,有的人却崇尚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崇尚自然而幸福的生活,物质上的拥有只是一时快乐,而真正的快乐,并不是在于你不为物质而发愁,而是物质恰到好处的舒适感。 ![]() 然后是精神,我觉得追求精神的独立是很孤独的,生活的改变无法避免,物质财富虽能使其快乐,但精神上的丰盈更能使我们内心愉悦。 养鱼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情,说实话,养着养着有鱼就会死掉,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偏宗教文化的人,生性慈悲,于是就会对所失感到悲伤。 但我又不执迷于佛理,人的精神,偶尔总会随着物质的富足与否而起伏,这谁也逃脱不了,因为物质也包括衣食温饱。 我常谈自洽,也谈慈悲,这是很矛盾的。即便是一条小鱼生命的逝去也会勾起我怜悯心的起伏,这便达不到我想要的自洽与慈悲。 ![]() 我相信,自从写《茶与禅》以来,有的许多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固然可喜,但我更愿意大家能在下方给我带来不同的观点,这也能让我更好的去打理自己的内心和映照自己的生活状态。 有谈到自洽这个话题,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少做补充,从物质层面来讲,自洽意味着需求和克制的平衡点,给予自己最简约朴素而舒适的生活,不奢靡、不匮乏,这或许就是我心中最理想的生活。 其实我不想过多的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追求,我不该,也不想妄谈以影响别人,“一本经书千人解,千人得慧成千人”。人都是个体,佛都有所不同,何况人乎? 谈宗教信仰,我没有资格,记得电视剧《天道》里,王亚文老师饰演的丁元英,对智玄大师说:“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行 得道。 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理解,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日来到佛门净地参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 主理人言: 其实上面这段话很适合我,我以前是一个执坳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我行我素,从来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和主张,在自恃清高的路上,过的并不是很好。 可能会有和我以前一样,觉得这世上大多人的追求,都不能满足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于是在平静安稳的生活里翻江倒海。 其实,人的生活欲海难填,到底又要用什么样的成就来到达人生的彼岸?我以前想不明白,现在也一样,力所能及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终极梦想。 晨梦易得,久思难求,世间之事岂有圆满?人生一世欲念无尽,空留业苦,前者偶做逍遥任馀日,今时自会心神良自安。 晨做之文,奋笔疾书, 愿君有得,共勉之! (下图小编自己养的睡莲,养花人都爱显摆,同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