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任颐(任伯年)《山阴观景图》轴

 书楼寻踪馆 2024-08-17 发布于河北
清 任颐(任伯年)《山阴观景图》轴(整体)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悬挂式卷轴;水墨、树皮纸 尺寸: 图像:37 英寸 × 24 1/4 英寸 (94 × 61.6 厘米) 整体连裱:80 × 29 3/4 英寸 (203.2 × 75.6 厘米) 整体带旋钮:80 × 32 7/8 英寸 (203.2 × 83.5 厘米)光绪己丑上已写似意堂老弟补壁。山阴任伯年 任颐和他的同代朋友虚谷(1823-1896)一样,尝试用写实手法描绘自然风景,而不是创作由传统构图和笔法组成的传统山水画。在这里,他使用不规则的水彩和阴影来表现光秃秃的树枝。任颐以西方艺术家描绘自然的方式处理这幅画,他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表现我所看到的?”,而不是试图模仿西方艺术。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的报纸和杂志上就经常刊登照片,这些照片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与 19 世纪末山水画态度的转变关系更大,而不是西方艺术的直接影响。任颐(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清末著名画家。
 
清 任颐(任伯年)《山阴观景图》轴(画心)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