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灌大水,主要是市场赚钱效应局限在“丈母娘系列”的十来个票上(开着金龙汽车驰骋在西藏天路上,和华谊的兄弟们,用着星星手机(内装世纪鼎利操作系统),玩着富春股份新出的游戏,晚上戴着博士眼镜和清研小姐姐一起看星星,此刻丈母娘香雪在广生堂养生)但上面这些票,即便我说很看好哪个,很多人还是不敢买,因为看不懂,恐高。比如周四我明说了眼镜龙头还可以干,周五又20厘米。而且是周四炸板炸了一下午,周五平开慢慢推到涨停的,很多上车机会。  博士炸板了,主力出货了,耶。跳水了,地板见,耶。几天就涨这么多,都是赌徒,啐。有这些想法本质上是对于“如何参与强势股”,缺少一个系统化的、可复制的方法论。我之前多多少少有讲过这方面的内容,专门写了些噎死人的干货,比如一年前的这篇:
如果勤快点套用到今年的这批牛股的话,会打开新世界大门。 每次写这种干货文我都很纠结,一方面我从内心深处认为,把市场手法剖析得太清楚没什么正向意义,只能引来模仿,同质化的后果就是加剧内卷,大家一起死,负反馈的事情我不想做,毕竟我们主要靠市场赚钱。 另一方面,市场没有永远的圣杯,企图靠一个术打遍天下是痴人说梦,也是懒惰的显化,不想误人子弟,所以日常谈逻辑和方向更多。 不过这个模型属于能够触发大柚子和量化机构买入的核心策略,对进一步理解市场是有好处的,所以随缘讲讲,大家随缘领悟。 要截图,会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