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张胜兵:警惕关节疼痛,中药妙方助力二十年类风湿显著改善

 彼案 2024-08-19 发布于四川
说起类风湿关节炎大家似乎都很“懂”它。有的轻描淡写,觉得只是老毛病而已,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也有人偏听偏信,觉得它是“不死的癌症”,放弃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实则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核心特征在于其侵袭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已知的是,它会导致关节滑膜发生慢性炎症,进而形成血管翳,逐步侵蚀关节软骨和骨骼,最终引发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这一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
许多患者初期因关节疼痛而选择隐忍或简单自我治疗,如服用止痛药、贴敷膏药等,误以为这是“小病”,无需大惊小怪。然而,这种轻视态度往往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事实上,类风湿关节炎的软骨与骨质破坏可能在发病初期数月内就已悄然发生。因此,一旦发现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病情恶化。
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因过度恐慌,将类风湿关节炎视为不治之症,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与积极性。但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类风湿关节炎已不再是无法控制的疾病。通过早期、规范的治疗,完全有可能实现症状控制、病情缓解、阻止关节进一步破坏、防止残疾,并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我曾治疗过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这位患者因病情严重,关节变形导致卧床不起,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幸运的是,她的女儿曾是我成功治愈的肺结节患者,对我的治疗理念与效果深具信心。
基于这份信任,我为她母亲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患者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能够自主行走,生活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图片

图片
图片

  案例   

图片

患者:女,80多岁

主诉:关节疼痛20年

现病史: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久治不效。现在已经卧床多年,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疼痛不已,不能下地走路,常年便秘,靠开塞露通便。舌淡苔薄,脉弱。


诊断分析

读完病案可知患者的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
那该患者的痹症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痹症与风、寒、湿、热之邪密不可分,正是由于这四邪相互为虐,方能成病。
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
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粘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
风、热均为阳邪,风胜则化热,热胜则生风,狼狈相因,开泄腠理而让湿人,又因湿而胶固不解。
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但风寒湿热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粘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热邪甚者,煎灼阴液,热痛而红肿。
根据患者的症状“疼痛不已”可知,患者致病病邪中寒邪为甚,属于风寒湿痹。
由于痹病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出现关节变形四肢痿废不用,故导致肌肉萎缩
所以患者的证型属于风寒湿痹阻。因此在治疗上应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因此我选用自创的八仙扶老汤。
图片
图片

   具体治疗过程   

图片

初诊处方如下:

威灵仙10克、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炒五仙各10克、人参10克、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松节10克、甘松6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10克。

图片
告诉患者的女儿,先回去让患者吃一段时间试试。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工作比较忙,我几乎把这件事忘了。
突然有一天,患者的女儿兴冲冲地走进诊所,高兴地说:张医生,太谢谢你了!我妈吃了你开的药方,现在已经能下床走路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方药解析   

图片

方中有威灵仙、仙灵脾、仙茅,再加炒五仙,故名八仙,又因专治老年人之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故为扶老,因此,我将此方命名为八仙扶老汤! 

威灵仙、仙灵脾、仙茅培补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补,柔筋健骨,补肝肾强筋骨,以治其本。

炒五仙乃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谷芽、炒鸡内金。老年人脾胃已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炒五仙健胃消食以充阳明而长肌肉,正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之意。

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是八珍汤去滋腻的熟地,而加黄芪增加补气作用。老年人气血亏虚,正气不足,用此方以补益气血,培养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羌活、独活、防风、松节,祛风湿利关节,以治其标,正是对证之药。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必然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不高,故加夜交藤即可通络又可安神,柏子仁又能安神,又可润肠通便。

 全方最精彩的莫过于甘松这味药画龙点睛之妙用!

甘松,醒脾开胃,理气止痛,活络通经。既能固本以治脾胃,又可治标而通经活络止痛,一药多用,诚妙不可言也!

全方以补虚培正为主,攻邪通利为辅,专治老年人气血脾胃俱虚伴风湿,类风湿者,证见患者不思饮食,瘦骨嶙峋,周身疼痛,夜不能寐,舌淡苔薄,脉弱者。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