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三针 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 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障碍)。 针法:诸穴均直针0.8—1.2寸,用补法,慢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分钟,行补法5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30次为一疗程。 脂三针 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胆固醇增高,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证。 针法:内关直刺0.5— 0.8寸深,足三里,三阴交均直针1—1.5寸。 胃三针 中脘、内关、足三里。 主治:胃脘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 针法:中脘、内关直针5—8分,足三里直针1—1.5寸。 肠三针 左侧肾关,光明,三阴交,复溜穴。 右侧复溜穴,三阴交,肾关。留针45分钟。 四白透承泣,行针18次不留针。 肾关向足三里进针,光明45度向上斜刺。 胆三针 日月、期门、阳陵泉。 主治:胆疾病 针法:日月、期门平刺0.8—1寸(注意不要刺入胸腔),阳陵泉直刺1—1.5寸深。 尿三针 关元、中级、三阴交 主治:泌尿疾病,腹痛。 针法:关元、中极直刺0.7—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飞蚊症 左侧肾关,光明,三阴交,复溜穴。 右侧复溜穴,三阴交,肾关。留针45分钟。 四白透承泣,行针18次不留针。 肾关向足三里进针,光明45度向上斜刺。 穴位配对 11,膻中 + 内关 功 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12,鱼际 + 复溜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13,外关 + 后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14,印堂 + 合谷 功 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15,归来 + 三阴交 功 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16,太溪 + 太冲 功 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 17,阳谷 + 侠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18,足三里 + 三阴交 功 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19,曲池 + 上巨虚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20,风池 + 昆仑 功 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21,头维 + 列缺 功 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22,命门 + 委中 功 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23,中渚 + 后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必须注意,使按压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24,百会 + 涌泉 功 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25,少商 + 历兑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