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一百文”作为中国官方机铸铜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钱币收藏界具有较高的地位,且因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受到了广大藏家的青睐。 甘肃铜币的铸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以前,但直到孔繁锦1910年任陇南镇守使后,才开始有机制铜币的试铸。 “满汀洲收藏”刊一百文官铸真品 批量生产机制铜币是在民国十三年,新购机器到天水后生产了冠名民国十五年的五十文、一百文两种甘肃铜币 。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接管甘肃军政大权后,刘郁芬将军将天水造币厂的机器设备运至兰州成立了甘肃造币厂,继续铸造铜元,并开始铸造用于流通的著名的“民国三年(加字“甘肃”)袁世凯像背嘉禾图银币” 。 “一百文”铜钱当属甘肃机制铜币系列中数量最大、最常见到的入门品种,铸量少,存世量也稀。它的币面上书纪年“中华民国十五年”,中间为珠圈围绕的是“甘肃铜币”四字,字中心为芙蓉花饰,下书纪值“当制钱一百文”,左右分列空心十字星花的花饰。 币背为交叉的北洋政府五色国旗和铁血十八星军旗,双旗上缘镌刻菊花图,旗帜左右(三,九点位)和下方(五,点位)为四个空心十字星花的花饰。 甘肃一百文似乎也有的版别。据存世所见,此币因币背上缘的菊花花饰存在中心有点,无点两个版式,再细分可能有“大点大、点小、无点”三个版式;币外缘内边马齿有细齿、中齿、粗齿有别。 上两图来源于2017-01-22微信公众号“甘肃铜币” 这些区别我以为可能是钱币压铸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大小所致,或使用过程中磨损所致,亦或是换模压铸的结果,可能并非刻意分版。 下面这枚币是作者自藏品1。 此币外轮光边,无齿。背上缘菊花中间有心。 直径38.8mm厚度2.8mm。铸材用材精良,钱重竟与民国时期有的同尺寸银币相当,达26.63克。 但它品相完整,油浸样的包浆色泽自然,文字图案自然细腻,压铸立面深浅合适,纹路清晰可见。 仔细审阅,又与前述所谓真品钱币对比,发现藏品似有多处有异(①币文立面肤浅,笔画均较细,②面中芙蓉花略有不同,③三点和九点位四瓣花的差异),令此收藏品钱币的真伪存疑。 因已发现有此币有翻沙私铸品及三种低仿或高仿同款假币。主要是在面中心芙蓉花,背上缘菊花的形状,笔文书体的差异上,如有同藏,必须认真审视。 但藏品1成熟的包浆锈迹,以及比我所见的互联网披露出来的同款币直径均在38~39mm左右,厚2mm左右,重量仅17+g不大于18克的严重不同,令我对它心生迷惑。 它为什么如此重,它在铸材中添加了什么?对它的敲击声尖,短促,无颤音,它铸造的铸材必是铜,难道加有比重较重的铅?! 另一枚自藏品2则比较正常。直径39mm厚1.8mm,重18.2克。 不管咋说, “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一百文”铜币的收藏价值极高,因其存世量极其稀少,无论是考古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它们是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见证。 在钱币收藏市场中,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一百文的成交价也已显示出其价值。 例如: 2014年11月22-23日的某高端平台上,一枚品相颇佳的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一百文的成交价为5750元。 2019年8月香港-机制币拍卖成功一枚此种铜币获USD 350 - 500元。 2020年(?) 怀特(R.B.White)、鲍尔斯(Q.David Bowers)家族递藏满汀州拍卖“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壹百文、五十文”各一枚/PCGS XF45、AU55,估价(人民币):无底价。 成交价(人民币):9,200元 这些信息表明,这枚钱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投资潜力。 总的来说,“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一百文”凭借其历史意义、艺术价值以及稀缺性,在钱币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有兴趣的藏家,这枚钱币无疑是一个值得收藏和研究的对象。 2024年8月20日撰稿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