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渡之战1:带团队必看,大战在即,如何高效开好战略会议?

 一葉一如来 2024-08-20 发布于广东


上回说到,曹操迎回汉献帝之后,声威大震。一时间,天下正统归阿瞒,消灭所有小麻烦,曹操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
同样小组晋级的袁绍,看瞅着曹操这是要后来居上啊,不行,得掐灭你。

图片
01
十年创业路
看看袁绍、曹操自主创业后,在各自小组赛的晋级之路。
袁绍方:
189年,主导汉末大乱局,但阴谋成果被董卓捡漏,遂逃到河北,效仿刘秀,先拿河北,再争天下。
190年,组建讨董联盟,十八路诸侯打董卓。
191年,先是怂恿公孙瓒攻打冀州,再趁着冀州牧韩馥懵逼时,空手套白狼,拿下冀州。
同年冬,公孙瓒来势汹汹,冀州北面望风而降,袁绍亲自带兵出战。公孙瓒仗着自己步兵多,骑兵猛,却被袁绍的强弩射得满地滚。
192年,接着打公孙瓒,袁绍胜多败少,猛男公孙瓒被打回幽州,做起了缩头乌龟,不敢轻易露头了。
193年,扫平境内山贼匪患,得并州大部。
194年,稍事休息,看曹操与吕布互殴。(此处,不同史料记载不同,有说袁绍愿意帮曹操抢回兖州,但条件太苛刻,曹操没答应;有说曹操来求救,袁绍发兵帮助曹操的。)
195年,再揍公孙瓒,公孙瓒退守到今天的雄安新区。
196年,攻打田楷,孔融,拿下整个青州。
197年,手握天子的曹操派孔融去给袁绍封官。袁绍觉得恶心,让天子搬家到自己身边,曹操表示你做梦。
198年,打的公孙瓒还剩一口气。
199年,彻底消灭公孙瓒,豪取幽州。
创业十年,袁绍统一黄河以北,雄踞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全东汉最耀眼的仔。
曹操方:
189年,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逃出洛阳,在陈留起兵反董。
190年,挂靠在陈留太守张邈名下,加入讨董联军。因工作太卖力差点被董卓打死,别人看戏他出力,愤青小曹很生气。兵败后,再次挂靠,这回找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袁本初哥哥。
191年,去东郡,抵挡东山贼,帮着袁绍守黄河。
192年,入兖州,破黄巾,收降卒30余万,人口百万,挣得第一桶金。兵强马壮,心生背叛袁绍之意。
193年,帮着袁绍打败袁术、陶谦联军。乘胜追击,打残袁术、打垮陶谦,夺徐州十余城。
194年,亲爹被陶谦宰了,为报父仇,再次东征徐州,一路平推,途中多有屠戮。不料,后方起火,张邈与陈宫背刺曹操,迎吕布入主兖州,被意外偷家。仓皇回军抢家,没抢动。
195年,打跑吕布,抢家成功,平定兖州叛乱,并夷了首个挂靠领导张邈的三族。
196年,迎回天子,定都许昌。推行屯田制,广积粮,积攒实力。
197年,征宛城张绣,一炮害三贤(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打袁术,让你丫拿着个玉玺就称帝。
198年,再次南征张绣,大败刘表张绣联军。东征吕布,消灭三国第一猛男,收降张辽、臧霸等猛男,掌控徐州,留臧霸驻守琅琊。
199年,私约公孙瓒,南北夹击袁绍。借口帮袁绍打公孙瓒,渡黄河北上,计划偷袭袁绍大本营。不料,公孙瓒提前溃败,曹军不得已转头攻打袁绍边境地区的河内。
同样用了十年时间,曹操也站稳脚跟,拥有了兖、豫、司、徐四州。曾经跟着袁绍干的小兄弟,如今翅膀硬了,可以跟老大哥叫板了。
曹操偷袭不成,开始大战前的防御部署。
当初埋的线,现在可以起网了。留臧霸驻守琅琊,因为这里恰好是进入山东半岛的嗓子眼。臧霸率领自己的泰山军团攻入青州。
再命五子良将第一的于禁,屯兵黄河边,巩固河防,监视袁军。
袁绍当初效仿刘秀,就是看重了河北这块风水宝地。如今四州平定,东、西、北三面安宁,只需要盯着南面打就可以。
现在是时候,南下了。

图片


图片
02
袁绍的战前会议——乱糟糟
袁绍:开会了,我要打曹操。
曾经力劝袁绍抢天子的沮授,第一个发言。可能是气袁绍不听劝,没抢来天子,反正是不太赞同领导的决议。
沮授阴阳道:我们打个公孙瓒,硬是打了八年,老百姓负担不起了。现在应该修养生息,别再穷兵黩武啦。咱们就安心搞军备,搞持久战耗死他,派出骑兵骚扰他,抢他、烧他、弄跨他。三年之后,曹操就废啦。
郭图、审配则反对:打不过才玩计谋。以咱明公的英明神武,河北的兵强马壮,打个曹操还不手拿把攥。曹操这几年压根没闲着,他才是穷兵黩武,强弩之末。趁着他这个时候连年打仗没缓过劲来,赶紧一拳锤死他。
之后,沮授就开始发神经了:曹操迎驾天子,定都许昌,他们奉天子令,是天下正统,是义兵。我们这个时候打他,师出无名,是不义啊。况且曹军法令严明,士卒精炼,可比公孙瓒厉害多了。放弃一定能赢他的持久战,兴无名之师急吼吼去打他,我想想都替您后怕啊!
沮授啊,咋这么大怨念了?没采纳你的意见,抢回天子,大战在即,却在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郭图、审配接着辩论:武王伐纣,不叫不义。我们清君侧,干掉曹操,反而才是大义。现在我们强,他弱,这个时候不打,难道要等他缓过来再打吗?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消耗派”与“速战派”争论不休,此时,一把手袁绍拍板——打!
开会了,就是这样,大家在会上可以各抒己见,争论不已。但是一旦会上拿出最终决议,会后执行的时候,就别再讨价还价、叽叽歪歪了。
沮授说,唉,我偏不。
袁绍后来大军过黄河的时候,沮授就玩起行为艺术,散尽家财搞舆论:哎呀,完蛋了呀,我们大家伙都得玩完,钱留着没用喽,还不如散了算逑。
沮授这是啥毛病,敢这么唱反调?
沮授讲话这么没大没小的,想想现在公司里面哪些人敢这么跟领导说话,无外乎两类人:有后台的,让领导都忌惮的。要走了的,无所吊谓的。
沮授身为河北当地士族,走是不可能走的,即使后来袁绍兵败,沮授被俘,他也不愿意投降曹操。生是河北人,死是河北鬼。
那就一种可能了,沮授有恃无恐,是因为他代表着一股强大的势力,大领导袁绍也不能把他怎么滴。

图片

图片
03
袁绍的祸根——党争
袁绍手下这帮高级文官,每一个有头有脸的,背后都是一只队伍,一票势力。他们大体分成了三派,颍川派的郭图、荀谌、辛评,南阳派的许攸、逢纪,河北派的田丰、沮授、审配。派系内部还能再细分,就不赘述了,反正,挺乱的。
袁绍依托“四世三公”的招牌,吸引天下人才归顺。本想着多多益善,人尽其才。但是,多了却有多的难处。
人聚在一起,就容易搞政治。颍川派、南阳派、河北派,互相看不顺眼,你说东,我说西,你要抓狗我撵鸡,聚在一起就撕逼。
各个派系,明争暗斗,抢军政大权,抢夺话语权。一个个派系各自聚起一股庞大的势力,想要消除,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得一击必中,连根拔起。
袁绍还真没精力,在这时候进行队伍整风,对这些派系大佬直接动手。不然,搞不定大佬,却逼的大佬背后那股势力造反了,没去打曹操了,自己人倒是先乱了。
沮授就是这样才有恃无恐。其他人了?一个德行。不管集团方针到底如何,反正就得按我的法子来,不来我就闹。
真闹心啊,袁绍被手下这些大聪明这么闹,居然没有犯过头痛病,曹操怕是很羡慕了。
想想袁绍第一年就把公孙瓒按在地上摩擦,结果楞是又等了7年才彻底消灭公孙瓒。怕是跟这群大聪明,总是提出一些左右互搏,还谁说谁都有理的意见有着很大关系。
说袁绍好谋无断,袁绍心里苦啊。特么的,每次都七八个大聪明,拿出截然相反的建议,还听着都挺那么回事,听谁的?
你说,这群文官傻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都在袁绍这艘大船上,你们对着干,不怕把这船直接干沉了?到时候你们又剩什么了?
看看历史上多少案例,秦之将亡,赵高还在打击章邯。清军入关,南明还在搞内斗。以及多少大公司死于派系斗争。
这些人争来争去,没有公事,全是私欲。为自己所在派系争得话语权,分红权。
打曹操,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蛋糕。都认为袁绍强,曹操弱,消耗也好,速战也罢,都能把曹操收拾干净。
所以,别操心能不能赢曹操了,赶紧想想打赢之后怎么分钱吧。
照我说的做,按我的战略走,赢了让我拿大头。夺冠之后,我才是MVP
按别人的路线走,赢了,还要我为他鼓掌,给我个三瓜俩枣当安慰奖。这绝对不行。
即使袁绍最后失败了,也跟选择速战派的战略路线无关。
196年之后,袁绍基本盘就很稳了,后面的都是扫尾工作。他这些年,内部无大乱,养精蓄锐到现在,可以干大事了。
反倒是曹操这些年,动乱不断,连年大战,真是强弩之末了,老百姓能不能禁得起他继续这么造,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后面的战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曹操缺粮的情况比袁绍严重的多。
所以,趁他病,要他命,趁着自己满血,去逮着残血打。这时候哪能拖延,给对面喘息回血了。
袁绍失败的第一个祸根,就是自己内部的派系斗争。这个潜在的雷,早已埋下,你说不好他啥时候,嘣的一声,给你来一发惊喜。
以前的对手,公孙瓒、袁术、陶谦,袁绍就是能在内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收拾掉他们。袁绍一路连胜,他很顺利,他很自信,他以前镇住了手底下这群大聪明,他相信这次也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接下来的是淘汰赛了,对手曹操比以往的那群人都强。一旦势均力敌,短时间内拿不下,党争的这个雷,早晚都要爆了。没有排雷,就决定打曹操,才是他的失误。
钻石局能锤爆全场,不代表王者局还能这么狂。
沮授不认同集团战略,那好,削权,回家反省。
袁绍将沮授统领的军队一分为三,郭图、淳于琼各领走一只。沮授气不过,继续散播影响团结的话,祸害军心。
《红楼梦》里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袁绍啊袁绍,党争的雷,这回你恐怕镇不住了。
图片
04
曹操的战前会议——高效
袁绍十万大军南下,曹营也开了个会。
曹操:袁绍打过来了,开会。
被袁绍的儿子从青州打出来的孔融说道:“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荀彧站出来,以正视听了:“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
田丰爱犯上,许攸爱贪财,审配专横跋扈没脑子,逢纪刚愎自用不听劝。
荀彧的这番判断、精准无误。更神的是,提前预判了许攸家人会犯事,敌对派系会抓着这点把许攸往死里打,许攸必然会叛变。
事后果如荀彧所料,每一句话都完美应验了。很多人看完史料,认为荀彧简直就是神仙,未卜先知、算无遗策、料事如神啊。
可是,哪有这么神的事?
敌方阵营的政治斗争,人物画像掌握的如此精准,甚至还能料到事后的走向,稍微动动脑子想想,荀彧为何能如此了如指掌?
《孙子兵法》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袁绍那边有荀半仙的卧底呗,这个卧底身居高位,掌握最精准的情报。且在敌营站稳脚跟,能干出一系列捣乱的事儿,怂恿许攸家人犯事,或者直接犯事栽赃给许攸家。然后再把许攸家人贪赃枉法的重磅炸弹,精准无误地传送到专而无谋的审配手里,引爆这一系列蝴蝶效应,成功逼得许攸阵前叛变。
回忆一下,袁绍怎么得到的冀州?
公孙瓒偷袭韩馥的时候,袁绍派出的说客,叫荀谌,此人正是荀彧的亲哥哥。袁绍最早的一份基业,荀谌居功至伟。他与田丰、许攸齐名,也是袁绍的重要谋士。
但为何孔融、荀彧讨论的时候,只字不提荀谌了?
很大可能,那是自己人,那是卧底,卧底的身份没几个人知道,卧底的身份是不能随便暴露的。
做投资的都知道,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荀彧、荀谌,为他们所在的家族两头下注,并且下注之后忠心干活,为各自阵营立下大功,站稳脚跟。
等到最后清仓的时刻到来,再评估两只股票的优劣,一方离场,一方继续持有,无论谁赢,荀家稳赢。
这是下注的艺术,三国士族的基本功。荀家是这样,司马家是这样,诸葛家也是这样。
荀彧、荀谌分别下注,建功立业,早期都是各自团队的忠臣。到收盘时,再分别评估,转换身份,一个继续忠臣,一个转为卧底。
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评估下来,曹操要败,荀彧也许就会变成袁绍方的卧底了。
袁绍,你觉得自己能镇得住党争吗,荀谌这就要来埋雷、引爆,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荀谌的无间道任务完成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间谍的名声不好听,曹魏的史书很识趣,他才会消失在史简深处。
当然,曹魏也没有亏待荀谌,他的儿子荀闳一入士就跟司马懿一样,跟在曹魏二代目曹丕的身边了,最终官至黄门侍郎。
图片
05
曹营为何没有党争
听了荀彧的一番话后,老板曹操,给所有人打气道:我从小跟他一起玩泥巴,可太了解他了。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他没啥好怕的,咱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干掉他。
曹操阵营也拿出了战略,不要怂,就是干。对比袁绍那边的乱糟糟,曹营这边迅速达成一致,没有内耗,没有唱反调。
为啥了?曹营这边,仍然是创业早期的决策班底,文官一把手荀彧,武将一把手曹操。说了算的就这俩。
荀彧没有嫉贤妒能,他给曹操推荐了同为颍川士族的老乡们,如荀攸、郭嘉、陈群、钟繇、杜袭等等。荀彧是有知遇之恩的,这些人全部买荀彧的帐。
武将方面,曹营的主将大都是曹操的谯县老家人,姓曹的,姓夏侯的,那是有血缘关系的自己人。
其他收降的、投奔的也有,但他们还没有走进核心决策圈。
荀彧与曹操,一文一武,互不干扰。这俩头头做的决定,下面人只管执行,这俩头头待人厚道,不用操心以后不认账,不用费心想着分红的事。事成了,他们不会亏待咱们的,不用担心黑心老板不认账这种事。
曹营,拧成一股绳,出兵,跟丫死磕。
很多大老板都怀念创业早期的时候,人员简单,派系单一,没有内耗,办事高效,几个高层吃着火锅就拍板了,公司也在蹭蹭蹭地蹿升增长。
可是一旦到了一个关头,就有些不对劲了。派系林立,内耗严重,吃再多火锅,也没法统一意见了。
在决策模式上,创业模式的曹氏集团,比患上“大公司病”的袁氏集团,要决策高效。
但是曹氏集团也有不安定因素。除了袁绍也在曹操这边安插了卧底外,还有很多人两头下注,秉持着“谁赢他们帮谁”的墙头草逻辑,觉得袁绍能赢,就主动私通袁绍,甘当曹奸。
想想创业早期的那些伙伴们,有多少人能不忘初心了?更多的人,是遇到挑战,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就开始人心思动,自我否定了。觉得自己的小米加步枪,小打小闹,永远干不过财大气粗的正规军,一门心思的觉得还是大公司好啊,无时无刻不想着被大公司收编招安。
曹营这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曹操拿下冀州后,那里可全是这群墙头草的投降信。如果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一个没顶住,这群人恐怕就会先跳起来,给曹操来个后方失火,到时候,袁绍笑哈哈,曹操没了家。
历史啊,总是让人觉得,赢了的人一路风风光光。其实,哪怕一个没顶住,一个大意疏忽,结局就是另一番完全相反的结果了。成王败寇,一念之间。

图片

图片
06
最后
袁绍的后方没排雷,曹操的员工也鸡贼,双方都有各自的“雷”。
但决心已下,前进,开打。
在北方淘汰赛即将开打之际,旁边一圈大佬也没闲着,趁着看戏之余,想着抢点渔翁之利。
袁绍、曹操,瞅着这群跃跃欲试的观众,全在心里琢磨着,找谁帮帮自己的场子,找谁砸砸对面的场子了?
大战在即,合纵连横的外交风云,好戏上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