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炎”,一个5味药的古方——五味消毒饮,中医消炎祛邪不留寇!

 空谷幽兰80 2024-08-20 发布于广东
百草偏方汇
谢谢关注!
34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五味消毒饮是一个有名的古方,它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能用于多种急性炎症的治疗,多可有不错的疗效。

我们来看下它是如何治疗急性炎症:                                           

图片

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之为“乳蛾”,其发病往往迅速,患者常感咽喉如刀割般疼痛,吞咽困难,甚至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在五味饮基础方上,加入桔梗开宣肺气,马勃清利咽喉,薄荷轻扬上达,共奏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效。若见扁桃体化脓,热毒炽盛之象,再加入玄参滋阴降火,连翘、射干增强解毒消肿之力,往往能迅速缓解病情。

2、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中医称之为“脓耳”或“耳疳”,其疼痛之剧烈,常令患者夜不能寐。此病多由外感风热,郁而化火,循经上扰耳窍所致。

五味消毒饮加龙胆草、栀子、夏枯草,三药合力,犹如一把利剑,直捣病所,泻火解毒,通窍止痛。龙胆草苦寒沉降,专入肝胆经,清泻肝胆实火;栀子清热利湿,引火下行;夏枯草清肝散结,共奏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                                            

图片

3、急性腮腺炎

急性腮腺炎,中医称之为“痄腮”或“蛤蟆瘟”,其特点为耳下腮部迅速肿胀,疼痛难忍。此病多由外感风热温毒侵袭少阳经所致。

五味消毒饮加玄参、牛蒡子、薄荷,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使邪有出路。若大便秘结,热毒内结,加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热,使热毒从下而解,肿胀自消。

4、肺炎

肺炎,中医称之为“风温”,其病情往往较重,患者多伴有高热、咳嗽、气急、胸痛等症状。

五味消毒饮加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薄荷轻扬宣散,共奏宣肺清热之效。若见高热不退,咳喘气急,鼻翼煽动,加麻黄、生石膏清热平喘,以解燃眉之急。胸痛者加瓜蒌皮宽胸理气,使气机顺畅,疼痛自减。                                            

图片

5、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因乳汁淤积、乳络不通或肝气郁结所致。

五味消毒饮加路路通、天花粉、瓜蒌仁,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肝理气,通乳消肿。若乳汁不畅,乳房胀甚,加穿山甲、王不留行增强散结通乳之力;高热烦渴者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使热毒从二便而出。                                            

图片

6、急性黄疸性肝炎

急性黄疸性肝炎,中医属“阳黄”范畴,其发病多与饮食不慎、湿热内蕴有关。

五味消毒饮加茵陈、板蓝根、生大黄,三药合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茵陈为退黄要药,板蓝根清热解毒,生大黄泻下通便,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出。若腹胀便溏湿重者,加苍术、厚朴健脾化湿;有表证者加藿香、佩兰、豆豉解表化湿;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7、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中医称之为“肠痈”,其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五味消毒饮加牡丹皮、桃仁、大黄,清热通腑,散瘀消肿。牡丹皮、桃仁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泻热,使瘀热之邪从肠道排出。若气滞腹痛明显者,加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使气机顺畅,疼痛自止。                                            

图片

8、宫颈炎

宫颈炎患者常伴有白带异常,五味消毒饮通过加入龙胆草、黄柏、泽泻等清热利湿解毒的药物,从源头上清除湿热之邪,恢复阴道及宫颈的正常环境。这种治疗方法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还注重调节体内环境,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谢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