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眉州属志》卷十一:士女志1 乡贤①‖三青台

 嘉绒遗民 2024-08-20 发布于四川

《眉州属志》卷十一

士女志

乡贤  列女  赠谥  流寓  方外 附寺观

先王之治民,既教以德行道艺矣,而于民之善行,如孝弟、睦姻、有学者,党正书之;敬敏任恤者,闾胥书之。故其时秀杰之伦、椎鲁之辈,苟有微长,无不备录,斯民有所则效,而胥劝于善矣。及至汉魏,犹修都中正之职,以备载士女之行,如陈寿为郡中正,而《耆旧传》所载数百人,常道将本之以作《志》。

眉之武阳,旧隶犍为郡,其所载如杨莽以下,以功业显著者二十余人。又有七阳五李诸姓十二,斯其化行俗美,风犹近古与!厥后以科举取士,士竞奋于文章,而民之行谊,亦鲜有纪者,潜德隐行,宜多湮没矣。然自唐宋以来,豪杰之士克自振拔,或以文学,或以宦绩,或以忠义孝友,表见于世者,又累累不乏。盖地当岷、峨之间,灵秀所聚,固若是其盛欤!抑亦文翁之化,流风余韵,虽远而犹未艾欤!迄今先达景行,少衰歇矣。然考究遗编,搜罗散失,垂为信史,树之风声,俾民景而慕之,为政者之急务也。作《士女志》。

【注】

[一]党正:周时地方组织的长官。

[二]闾胥:周代乡官名。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

[三]椎鲁:愚钝,鲁钝。

[四]常道将:常璩(约291-361),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著有《华阳国志》。

[五]与(yú):语气词。表感叹。

乡  贤(上)

杨  莽,字翁君,武阳人,官扬州刺史,见《何霸传》。

朱  遵,武阳人。为功曹,率兵拒公孙述,绊马战死,赠复汉将军。

杨  涣,字孟文,武阳人,官司隶校尉,见《犍为耆旧传》。子文方,汉中太守。

孙  准,字伯邳,司隶校尉。

赵  松,字君乔,武阳人,官上党太守。张皓,字叔明,武阳人,有《传》,见《艺文》。以下有传者俱载《艺文》。

张  纲,字文纪,皓之子,有《传》。

张  植,纲之子。植子续,续弟方,附见纲《传》。

王  元,武阳人,官别驾从事,见《杨统传》。

赵  敦,字建侯,武阳人,官新都令。

杨  戏,武阳人,有《传》。

杜  抚,武阳人,有《传》。

蜀  汉

程  琼,武阳人,官尚书。与巴郡文立友,后晋武帝闻其名,以问立,对曰:“臣知其人,但年垂八十,秉性谦退,无复当时之望。”不以上闻耳。琼闻之,曰:“广休可谓不党矣。”

杨  洪,武阳人,有《传》。

张  翼,字伯恭,武阳人。纲曾孙,有《传》。

杨  义,字文然,武阳人,官射声校尉。

李  密,字令伯,武阳人。二子:赐、兴。有《传》。

杨  邠,字岐之,武阳人。少好学志古,澡厉名行。州辟主簿别驾,刺史王濬举秀才,安汉雒令以选为尚郎,迁汶山太守,徙授巴东,转广汉。永嘉末,进衡阳太守。遇流民叛乱,攻没长沙、湘东,邠辄求助。贼众侵盛,遂破郡城,获邠,欲以为主。邠不许,贼昼夜执守。邠候其小怠,夜急走,比觉,已去。远收余众,欲投湘州刺史荀眺,共图进取。会眺降贼,邠孤军固城。贼攻围之,誓死不移,遂卒城中。年六十九,赠淮南内史。

张  徵,字建兴,翼子。笃志好学,官至广汉太守。

张  统,武阳人,仕苻秦为菱水令。长安失守,吕光自龟兹还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拒之,未决。统曰:“今关中大乱,京师存亡不可知,吕光之来,其志难测,将军世受国恩,忠诚夙著,立勋王室,宜在今日。”熙竟不能用统言,后光果杀熙,拔凉州。

苏  祜,刺史味道之后,家于眉。父釿,唐末隐居乡里,行义甚高。祜自少极力学问,颖悟过人,尝至成都,遇道士,异之,屏人语曰:“吾能变化百物,将以授子。”祜固辞,道士笑曰:“是果有以异于人矣。”子杲,亦以施予显名。杲子序,读书通大义,为诗务达志教。其子澹、涣、洵,皆有成。

陈  咏,丹棱人。《丹铅录》载,咏及僧可朋,皆以能诗名。

五  代

杨义方,州人,仕蜀。举进士,长于诗。自以其才过唐罗隐,尝有《春日诗》云:“海边红日半离水,天外暖风轻到花。”又《上王处回》诗:“两声鞭自禁中出,一簇人从天上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