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它西普能够复刻维迪西妥出海之路吗? 1. 荣昌当下的困境2. 授权合作是最佳方案3. RC18海外竞争分析4. 小结1荣昌当下的困境2021年是 荣昌生物 ...

 pingwba 2024-08-21 发布于湖北

1. 荣昌当下的困境

2. 授权合作是最佳方案

3. RC18海外竞争分析

4. 小结

1

荣昌当下的困境

2021年是荣昌生物的巅峰的一年26亿美元总额2亿美元首付HER2 ADC授权出海刷新了国内单品出海交易的最高记录两款核心产品相继上市迈入商业化阶段科创板二次上市过会公司市值基本处于500亿港元往上最高去到700亿港币

荣昌港股上市前也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2018~2020三年净亏损接近连年翻倍2019年期末现金只剩下3455万港股IPO融资后紧接着商业化兑现产品出海科创板申请上市都是能够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的实质性业务进展财务问题迎刃而解外加HER2 ADC得到Seagen大佬的认证成就荣昌业绩和市值最亮眼的2021年

图1 荣昌生物09995上市后股价市值走势

然而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国内商业化情况却并不乐观2022年在激进的销售策略下荣昌实现了7.38亿产品收入+563%2023年产品收入10.49亿元+42%销售增长远不及预期同年销售费用却增长了75%通过堆高销售费用推动销售增长的策略已经显现出疲态然而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国内商业化情况却并不乐观2022年在激进的销售策略下荣昌实现了7.38亿产品收入+563%2023年产品收入10.49亿元+42%销售增长远没达预期同年销售费用增长了75%说明通过堆高销售费用推动销售增长的策略已经显现出疲态

图2 荣昌生物季度营收与销售费用/费用率

高水平的销售费用导致商业化没能产生可观的利润同时研发费用逐年飙升导致荣昌的亏损进一步扩大2022~2023年累计亏损近27亿至2023年期末现金7.27亿荣昌再次陷入资金困境

图3 荣昌生物季研发费用与扣净利润

2

授权合作是最佳方案

泰它西普RC18是荣昌海外BD的核心资产多项适应症进入海外关键临床包括SLE重症肌无力IgA肾炎干燥综合征4项适应症都获批美国III期临床但海外III期不仅执行难度高还是个烧钱的大窟窿当下资金紧张的荣昌很难高效地推动RC18多个适应症在海外上市

授权合作能加快RC18在海外的商业化进程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营收增长同时作为临床后期产品RC18有望获得较高的首付款增加公司的短期流动资金

3

RC18海外竞争力

泰它西普作为全球FIC的BLyS/APRIL双靶点抑制剂海外SLE重症肌无力IgA肾炎干燥综合征均进入关键临床阶段泰它西普的海外开发优先推进SLE其次是重症肌无力我们先看这两个适应症的市场格局

美国SLE市场仅有2款生物制剂上市贝利尤单抗2020年销售额为7.19亿英镑约9亿美元SLE适应症商业化10年也没能冲破10亿美元大关阿尼鲁单抗在宽松的市场竞争下第二个完整的商业化年度2023年销售额为2.8亿美元根据上述两款产品商业化来看SLE生物制剂市场空间不算大目前包括RC18在内共有5款创新产品处于III期临床意味着SLE原本宽松的市场格局将迅速转变为激烈的竞争局面同时存在多个进度相近的竞品泰它西普SLE适应症很难成为大品种

图4 美国系统性红斑狼疮上市/临床创新药物

重症肌无力靶向治疗目前共有5款上市药物MG靶向治疗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以下两款药物市场表现便能够看出艾加莫德仅凭MG一个适应上市两年即2023年销售额便达到12亿美元雷夫利珠单抗在2022年4月获批MG适应症后在~15亿美元不低的销售体量上2022-23年销售额实现34%52%增长增长提高7pp17pp达19.65亿29.65亿美元销售额

图5 美国重症肌无力上市/临床药物III期以上阶段

重症肌无力靶向治疗可分为①靶向B细胞通路包括BlySCD20CD19靶点等②补体C5抑制剂③新生儿受体FcRn拮抗剂其中补体C5FcRn靶向治疗均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且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FcRn靶向治疗MG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在MG-ADLQMGMG响应率改善上都优于补体C5抑制剂数据图放在文末对比前两类药物B细胞通路靶向药物用于MG治疗的临床证据偏弱未有III临床数据贝利尤单抗也在AChR/MuSK抗体阳性gMG II期临床中失败治疗24周后未见任何临床终点的改善

虽然RC18作为双靶点抑制剂有希望提高效果但目前APRIL靶向药物povetaciceptzigakibart诺华/Chinooksibeprenimab大冢在MG研发上并不积极也没有相关临床数据RC18在II期临床中能够改善MG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研究没有设置安慰剂对照加上罕见病样本量较小n=29存在一定误差风险还不能明确给出有关RC18疗效的结论

图6 RC18治疗gMG II期临床有效性数据

总的来说SLE现有的市场空间不大且RC18上市后短期将可能面临与多款新药竞单适应症看点不大MG虽然是潜力市场但B细胞通路包括BLyS/APRIL在内靶点临床验证尚不充分RC18研发风险较大对比之下补体C5FcRn靶点则更有吸引力结合市场销售和竞争产品来看泰它西普在SLE和MG的商业化前景或竞争力并不算优选的BD资产

4

小结

那么泰它西普在自免领域毫无竞争力吗也不是泰它西普在自免领域有广泛布局适应症涉及SLE重症肌无力IgA肾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狼疮肾炎多达7项适应症潜在适应症市场庞大从适应症布局这一点出发泰它西普的确是一款优秀的BD产品

同时我们注意到了泰它西普的美国专利预期2028年6月到期根据美国专利期限延长PTE制度补偿由于药品因监管审批程序延迟而导致的专利期限损失根据规定计算获得的延长期限不超过5年延长期限计算方法简单表述为临床试验时间的一半加行政审批时间意味距离专利到期最长不超过9年大概率会更短PTE中位时间在3年左右对于潜在适应症较广的泰它西普是十分不利的意味着一些适应症进入市场几年便失去了保护专利问题可能很大程度削弱泰它西普在BD方面的潜力过去几年荣昌围绕RC18多个适应症申请专利保护不过还未获得授权

荣昌生物国内商业化不及预期没能帮助形成利润循环海外临床最烧钱的时期面临资金短缺股价一路大跌荣昌期望通过泰它西普海外BD授权复刻2021年维迪西妥出海的故事帮助再融资解决当下的危机但根据我们目前的分析看来这一期待很大可能会落空

图7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专利情况

图8 艾加莫德Rozanolixizumab雷夫利珠单抗治疗gMG III期临床数据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