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去,百病消!这个千古名方,绝了!原创...

 顺其自然wyw 2024-08-25 发布于重庆
痰湿去,百病消!这个千古名方,绝了![ok]
原创 付济华
中医有句老话:“怪病皆因痰作祟”。一系列看似无关又难以解释的怪病,比如有人无缘无故长出脂肪瘤;有人突然感到肢体麻木甚至偏瘫;有人喉咙像卡着一块东西却怎么也咳不出来(梅核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元凶”——痰。
现代医学面对这些怪病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深谙“痰作祟”的道理,从“痰”入手去治,效果很好。
我还在上海坐诊的时候,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儿子过来,只见孩子脸色苍白咳喘得厉害。
母亲很焦急地说:“医生,我的孩子咳嗽好久了,在医院住院都住了一个多月,天天打点滴、做检查,吃了各种各样的药,都花了10000多块了,这咳嗽是一点都没见好转。他整天咳得厉害,痰特别多,胃口也变得特别差,几乎什么都吃不下。我真的快要急死了。”

我观察了孩子的舌苔和精神状态,脸色略显浮肿。根据我的经验,这明显是痰湿内阻所致。我给这位母亲开了药。

三天后,母亲带着孩子来到诊室,激动地跟我说:“医生,真的太感谢您了!孩子基本不咳了,痰也少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终于有胃口吃饭了,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多了!”

是什么方子,效果这么好呢?

我开的方子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老百姓已经用了近千年,被誉为千古第一化痰方。方子很简单,只有四味药,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

二陈汤

方子如此简单的二陈汤,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来简单说明一下。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房间,那么痰湿体质就像房间里长期潮湿,空气中充满了霉味,墙角堆满了湿滑的苔藓和垃圾。这种环境不仅让人感到沉闷、压抑,还容易滋生各种健康问题。

痰湿长期瘀滞在体内,会产生什么健康问题呢?

☞痰湿在肺
症状:咳嗽、咳痰、气喘、憋气
可引发的疾病:肺炎、肺心病、心力衰竭、气管炎

☞痰湿在心
症状:胸闷、憋气、胸疼、心悸、烦躁、失眠、神志不清、语言不利、昏迷
可引发的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理或精神疾病

☞痰湿在脾胃
症状:舌苔腻、肥胖、便稀、脚肿、腹泻、面垢多油、困倦乏力、口黏
可引发的疾病:肠胃炎、高血脂

☞痰湿在肝胆
症状:胁胀、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干、腹胀
可引发的疾病:脂肪肝、高血脂

☞痰湿在头
症状:头晕、头痛、头重如裹、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下降、昏沉、肢体活动不利
可引发的疾病:中风偏瘫、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硬化

☞痰湿在肢体
可引发的疾病:关节炎、骨质增生、历节病

☞痰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瘙痒、痤疮、荨麻疹、湿疹、丘疹、红疹
可引发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皮炎、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皮肌炎

那么,二陈汤是如何把体内的痰湿去掉的呢?

二陈汤的治疗思路像是一支专业的清洁队,为身体这个房间彻底清理积湿,排出潮气。

半夏善于燥湿化痰,就像是一个强力的吸水机,把积水彻底吸干,让空气变得干爽。

陈皮理气健脾,就像是扫把,负责清扫地上的垃圾。

茯苓利水渗湿,可助水液代谢,就像是空气除湿器,持续吸收空气中的湿气,防止潮湿再度积聚。

炙甘草补脾益气,就像是清洁剂,调和诸药,确保整个清理过程顺利进行。

通过这套组合,房间里的痰湿问题得以解决,人得以恢复健康。

问题来了,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痰湿体质,是否适合用二陈汤呢?

1、看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就像肚子上围了一圈 “游泳圈”,不怎么爱活动。

2、观面色:面色淡黄而暗,油很多,脸上会长很多痘痘(比较大,不像青春痘那么鲜红),眼睑处可能会微微浮肿。

3、察舌苔: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苔比较厚。

4、辨口咽:嘴里常常感觉黏腻,不清爽,好像有什么东西糊在嘴里。容易痰多,时不时就要清嗓子吐痰。另外,可能会觉得嗓子里有异物感,像有东西卡在那里,吐不出也咽不下。

5、审二便:大便黏腻、比较臭,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小便比较浑浊,不清澈。

6、感状态:平时总觉得困倦,身体发沉,就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怎么睡都睡不醒,一活动就累得不行。

7、看胃口:食欲不稳定,时而旺盛时而不振。有时候食欲大开,什么都想吃,但过一段时间又觉得什么都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

以上7点,如果你大部分都符合,就可以确认为痰湿体质了。

现代人多痰湿,这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的饮食结构偏向高油高脂高糖,缺乏足够的运动,且面临着较大的精神压力,痰湿体质愈发常见。

痰湿是一种可流动性的病理产物,流到哪里,就祸害到哪里,阻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从而出现各种病症。所以中医里有“怪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

今天分享的二陈汤,可以很好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把体内的痰湿去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朋友正在被痰湿困扰,一定要用这个方子。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