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人和,四十不惑——回望中国高尔夫40年

 齐一摄现美 2024-08-26 发布于湖南

孔圣说,四十不惑。

2024,中国高尔夫,来到了不惑之年!

四十年的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今天的四十不惑。那些时间的刻度,地点的标记,人物的名字,便是我们关于中国高尔夫的点滴记忆,无限感怀。

一、开杆初创期(1984-1994

早在197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在接见日本客人时就提出,可以考虑建设高尔夫球场,为来中国投资的外商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将琼斯介绍给邓小平,称他是一个伟大的球场设计师,并向邓小平建议说:“中国要改革开放,可以考虑建高尔夫球场,请琼斯设计。”

邓小平回答说,“为什么不呢?”

图片网上流传的罕见的小平同志试打高尔夫的照片。

中国高尔夫的命运,从孕育诞生之时起,就始终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紧密相连,那就是最重要的“天时”!

1984年7月,洛杉矶奥运,许海峰为重返奥运的中国射下第一金。对于中国高尔夫,也发生了另一个重要的“第一次”——在洛杉矶,霍英东、霍震霆邀请当时已是72岁高龄的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荣老第一次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摸杆;而在一个月之后的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开幕典礼上,荣老开出了中国高尔夫的第一杆!

图片霍英东、荣高棠、郑裕彤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开球仪式上。随后,荣老开出了中国高尔夫的第一杆!

在那之前,霍英东已经在力推内陆引入高尔夫运动并且选址中山温泉作建造中国第一个球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霍英东投资建设中山温泉度假村酒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涉外酒店;霍震霆已经在为中国体育重返奥运大家庭而奔走于国际奥委会及各个单项协会,1982年亲临英国公开赛邀请美国高球名将阿诺帕尔马担任中山温泉的球场设计……

图片阿诺帕尔马受霍震霆邀请设计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这是他前来勘察场地时在荒草地里演示挥杆。

建造中山温泉球场,霍英东就定下规矩:一是不可用农地只能用山地荒地;二是附近不建房地产。而且,中山温泉高尔夫会所,不设贵宾室。

中山温泉高尔夫,就这样在当时的温泉度假村边上的荒山野岭动工了——

大家全无高尔夫球场建设经验,一开始是将山地推成平地,后来行家提醒高尔夫球场要有起伏造型,才又把土方填回来;

图片

图片建造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霍英东就定下规矩:一是不可用农地只能用山地荒地;二是附近不建房地产。

中山温泉球场立项批文于1982年1月18日,当时还有几家球场同时开工建设,霍英东强令要求加快进度,终于成就了这个“中国第一”。

图片1984年8月25日,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开业,成为公认的中国高尔夫的“诞生”标志。

就在40年前,1984年8月25日,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开业,成为公认的中国高尔夫的“诞生”标志。

中国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开张,甚至引得美国《纽约时报》关注报道、甚至吸引《60分钟》电视时事节目及其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亲到中山温泉采访。

40年后我们回望这些故事,我们感悟着,中国高尔夫,诞生于“开放”,诞生于“业余”、诞生于“民间”,并不应该被贴上“贵族”“奢侈”的标签;我们也感念着,中国高尔夫起步的艰辛,以及中国高尔夫事业先贤先驱的开放胸襟与坚韧意志。

中山温泉高尔夫,就这样成为了中国高尔夫的一座地标,她的名字似乎暗合天意,中国高尔夫,真的就如泉水从这个源头涓涓流出,终成大江大河,汇入海洋,汇入世界——

1985年1月中山温泉高尔夫球队建立,三乡农村学校的9名男生和9名女生组成了中国第一支高尔夫球队,来自香港的邓树泉成为中国第一位高尔夫教练;

图片

1985年球会从周边乡村招募了十几名少年男女培训上岗,他们成为中国高尔夫的第一批职业球童,而更令我们油然而生敬意的是,当年的1号球童石陆平以及甘伯金、陆惠娟数人,至今仍然是中山温泉高尔夫的球童,他们用40年的年华诠释着这个高尔夫里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群体的职业态度专业精神;

图片甘伯金(右)、陆惠娟(左)数人,至今仍然是中山温泉高尔夫的球童,他们用40年的年华诠释着高尔夫行业里这个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群体的职业态度专业精神;

1986年1月25日至26日,“中山杯”职业/业余国际邀请赛在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举行,这是中国高尔夫首个国际性赛事;

1986年,中山温泉队的郑文根、郑洪涛、伍锦江和陈家扬在邓树泉教练带队下,代表中国高尔夫第一次参加亚运;

中山温泉第一任总经理戴耀宗,中国高尔夫职业经理人第一人,40年来一直致力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是行业内从球场建设管理到赛事组织运营再到球员培养全方位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领军人;戴耀宗后来还成为高尔夫总联会及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会(GCMC)创办人;

图片

中山温泉第一任总经理戴耀宗(中)与球场第一代球童等工作人员在一起。戴耀宗可以说是中国高尔夫职业经理人第一人。

中山温泉高尔夫,还走出了中国第一代草坪管理专家郭伟经,还走出了中国第一代本土球场设计师梁国坤;

1993年,中山少年,15岁的农家子弟梁文冲被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培训班选中,成为中国第一批正式从小专业培养的高尔夫球手;

图片

梁文冲(中)被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培训班选中,成为中国第一批正式从小专业培养的高尔夫球手。

“中山温泉”为中国高尔夫贡献了太多太多的“第一”……

虽然我们说中国高尔夫诞生于草莽民间,但官方的认可拍板至关重要。

国家体委1984年发文,要求在北京广东河北辽宁四地率先开展高尔夫运动,这是官方打响的中国高尔夫起跑的“发令枪”;

1985年4月中国高尔夫协会成立,荣高棠为第一任主席,霍震霆是副主席,霍英东是顾问;

1987年全运会,霍英东向荣高棠李梦华提议将高尔夫作为表演赛,高尔夫首次在全国大赛亮相,比赛场地自然就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

1985年7月,因为配合廊坊与日本人的高尔夫球场合作项目,河北省体校老师崔志强带着从学校选拔的10名运动员东渡日本进行为期三年的高尔夫系统学习。这是中国高尔夫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取经之旅”;崔志强、程军、吴相兵、刘国杰、贾翠华、刘晓军、王建中、韩志山、孙鹏、席润生、牛立荣,这11个名字,也成为中国高尔夫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海归”,日后大多成为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中坚力量。

1984年到1994年,是中国高尔夫的“开杆初创期”,原来“一无所有”,每一个新尝试新探索都可能是新的“首次”、“第一”,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

二、发展兴盛期(1995-1014

1995年,注定是中国高尔夫的又一个至为重要的时间刻度,从那之后到2014年的二十年,可以说是中国高尔夫发展兴盛期。

从草创到兴盛,跃升的力量是三个关键词:职业化,国际化,产业化。

在90年代中期中国高尔夫迈出了球员职业化的关键步伐——

1993年10月北京十三陵国际球场举行了中国首次职业资格考试,只是,连呼声很高的张连伟程军在内的所有选手竟无人达到四轮场均74杆的标准;中国第一批职业高尔夫球手要延期到1994年才从两个渠道产生:一是1994年3月在中山温泉高尔夫举办的第二次资格考试,肖成汉等五男林燕媚一女成功过关,肖成汉拿到了第1号职业证;二是根据中高协的明文规定,代表中国参加广岛亚运的张连伟程军郑文根自动获取职业资格。

有了高水平球员、职业球员尤其是明星球员的出现,才能说高尔夫这项运动真正走进中国。职业化催生出中国高尔夫第一个明星球员张连伟

和中国高尔夫生于民间草莽一样,张连伟出身草根,本是体校标枪运动员,在珠海国际高尔夫当球童时自己偷偷学球。张连伟个人的高尔夫生涯与中国高尔夫的发展节拍几乎同步。也是在职业化之后突飞猛进,成为明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张”——1995年第一个登上欧洲欧巡大赛舞台、1996年印尼比洞赛第一个亚巡冠军、1996年亚洲最佳球手、2003年新加坡公开赛第一个赢得欧巡、2004年成为获邀参加美国大师赛的第一人……

图片张连伟2003年新加坡公开赛夺冠,成为第一个赢得欧巡的中国球手。张连伟还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张”。

图片在GCMC主办的感恩中国高尔夫四十年纪念庆典上,庄子与前“中国一哥”张连伟合影。

1995年,在已创办高尔夫运营机构“香港富通公司”的戴耀宗及普俊生(Alistair Polson)等人的努力下,VOLVO中国巡回赛、VOLVO中国公开赛两大国际赛事落地中国,开启中国高尔夫赛事国际化大幕。中国公开赛成为代表着中国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在2004年正式成为欧巡赛第一站。

图片首届中国公开赛海报。

图片VOLVO中国巡回赛、VOLVO中国公开赛两大国际赛事落地中国,开启中国高尔夫赛事国际化大幕。

由此,越来越多的国际重要赛事被引入中国或在中国创办——

2005年11月在中国上海佘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首次举办的“汇丰冠军赛”是每年四场世界高尔夫锦标赛中的最后一站,也是在亚洲举办的唯一一站。赛事总奖金高达1025万美元 ,汇聚世界最顶级球手参赛,被业内称为“亚洲大满贯”。

图片小麦2019年汇丰冠军赛捧杯。“汇丰冠军赛”汇聚世界最顶级球手参赛,被业内称为“亚洲大满贯”。

2008年10月底,中国内陆首场LPGA赛事——大新华航空LPGA赛落户海口西海岸高尔夫球会。女子传奇巨星、世界第二安妮卡-索伦斯坦,以及赢得华人第一个大满贯冠军的中国台北球员曾雅妮都来到海口,角逐这一中国最高规格的女子赛事。

媒体的参与则是中国高尔夫兴盛的另一标志。

1995年4月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举行的首届中国公开赛,北京电视台与STAR TV同步直播,这是中国内陆电视台首次直播高尔夫赛事。这段时间,各种高尔夫专业杂志也纷纷创办。到2005年,央视体育频道的高尔夫网球频道开播;2006年1月1日,原广东电视台著名体育主持人、江湖人称“四哥”的李伟建领衔打造的广东高尔夫频道正式开播,这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天24小时高尔夫专业电视频道……

图片

图片江湖人称“四哥”的李伟建一直致力于中国高尔夫的推广与传播。退休后,他仍然会客串主持高尔夫赛事的直播,而且,还牵头于2021年组建了广东省高尔夫球协会下辖的新闻委员会,庄子也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

1995年中国高尔夫还有一件大事——第41届世界杯在观澜湖高尔夫举行。大赛本身当然足够分量,但对于中国高尔夫发展来说,意义更为重大的,是朱树豪一手打造的观澜湖球会的蓝图初现。这是中国高尔夫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开端。

图片

图片1995年第41届世界杯在观澜湖高尔夫举行,对于中国高尔夫发展来说,意义更为重大的,是朱树豪一手打造的观澜湖球会的蓝图初现。这是中国高尔夫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开端。

1992年,已成为香港“纸业大王”的朱树豪,在深圳与东莞的交界处最为落后的观澜镇,一口气圈下一块20平方公里的荒郊野地,兴建高尔夫球会。完全建成后的观澜湖球会,总计拥有12座球场,更以216洞的规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

图片完全建成后的观澜湖球会(深圳东莞),总计拥有12座球场,更以216洞的规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

朱树豪的儿子朱鼎健及朱鼎耀兄弟二人,则将观澜湖模式复制并且发扬光大建成海口观澜湖,他们的志向是要带领观澜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休闲旅游产业的领航者。

图片朱鼎健(右)及朱鼎耀(左)兄弟二人将观澜湖高尔夫扬光大。

球场,标示了中国高尔夫的诞生,球场,也反映着中国高尔夫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到2014年最高峰时,中国高尔夫球场数量一度达到700多家。

那是中国高尔夫蓬勃发展、中国高尔夫人意气风发的20年——高尔夫人口飞速壮大,高尔夫上下游产业链日渐完备,高尔夫职业学校、专业学院相继设立,高尔夫媒体从杂志到电视到新媒体雨后春笋,高尔夫职业、业余、商业赛事方兴未艾,全球最顶尖的高尔夫球手包括老虎、小麦纷至沓来,中国高尔夫职业选手崭露头角……

冯珊珊,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高尔夫最耀眼的一个名字。

2012年,冯珊珊夺得美国文曼斯LPGA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内陆高尔夫球手赢得大满贯的第一人!

图片2012年,冯珊珊夺得美国文曼斯LPGA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兴盛、竞技水平跃升世界前列的标志性人物。

那一周,恰逢父亲节,冯珊珊就以这个大奖兑现了父亲冯雄希望能收到一份父亲节礼物的期望。

那一刻,父女俩可能会回想起就在几年前,全家狠下决心,让她带着父母的半辈子积蓄踏上赴美报考LPGA的职业之路的情形,可能都会感慨,这十数年的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片冯珊珊与父亲冯雄。父母的全力支持,成为冯珊珊走向辉煌的坚强后盾。

不像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在高尔夫运动还不普及、不被关注的中国,普通民众可能并不太懂得冯珊珊这个“第一”是多么划时代,但是,专业媒体懂得。冯珊珊成为首位夺得LPGA大满贯的中国内陆球员的新闻同时入选了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两大国家级媒体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体育新闻,冯珊珊本人还入选了劳伦斯奖提名和十大体坛风云人物。

冯珊珊还在创造更多的“第一”。2016年里约奥运,冯珊珊获得季军,成为中国高尔夫奥运夺牌第一人;2017年,海南蓝湾大师赛夺冠,冯珊珊一举登上高尔夫女子积分榜首位,成为“世界一姐”!

图片2016年里约奥运,冯珊珊获得季军,成为中国高尔夫奥运夺牌第一人。

图片在GCMC“感恩中国高尔夫40年”年会上,庄子与前“世界一姐”“中国一姐”冯珊珊合影。

冯珊珊的成功,对提升高尔夫在中国的地位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她是中国高尔夫运动兴盛壮大、竞技水平跃升世界前列的代表性人物、标志性人物

曾经有家高尔夫杂志用封面标题给她封号——“国宝冯珊珊”

“国宝”,珍贵,可爱,稀有,对于中国高尔夫,冯珊珊就是国宝。

三、螺旋上升期(2015-2024

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高歌猛进,对于更多是民间发端成长的中国高尔夫,发展之路当然也会有高低起伏。

从高尔夫进入中国之日起,“贵族”、“奢侈”这样的标签就总是挥之不去,甚至常常被公众舆论与“腐败”这样的污名挂在一起,球场又被“污染”这样的恶名污染。加上之前快速发展期,多数的球场建设总是与地产开发关联,随着地产的下行,球场运营首当其冲。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国已没有新增一座球场,目前球场总数已不足400座……

但是,正如辩证法告诉我们的,事物发展往往是一种螺旋式上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近十年,也正可谓中国高尔夫的螺旋上升期。

我们依然可以欣喜地看到,高尔夫人口还在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这项阳光运动,青少年培训越来越正规化职业化,民间的各项赛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球场建设发展从“量”转向“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将环保理念落实到球场设计与建设之中以摘“污染”之帽,多家球场相继收获世界级荣誉奖项;也有越来越多人致力于让这项运动更加大众化;中国球手依然在并无“举国体制”支持、高度职业化市场化的项目中踔厉奋进、取得佳绩……

2023年,中国女子球手殷若宁给一时沉寂的中国高尔夫带来巨大惊喜。她先是夺得大满贯赛事LPGA锦标赛冠军,之后在克罗格皇后城锦标赛获得单独第三名,在最新一期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排名冲到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图片2023年,殷若宁先夺大满贯,登“界一姐”宝座,一时沉寂的中国高尔夫带来巨大惊喜。

就在2024年8月巴黎奥运会上,继冯珊珊之后,同样来自广东的林希妤再次为中国夺得女子高尔夫铜牌,为中国高尔夫40周年的生日献上厚礼。

图片同样来自广东的林希妤再次为中国夺得女子高尔夫铜牌,为中国高尔夫40周年的生日献上厚礼。

冯珊珊后继有人!中国职业高尔夫后继有人!中国高尔夫后继有人!

回望中国高尔夫40年的曲折历程,联想着中国高尔夫的源头起点“中山温泉”这个名字,不禁令人想起宋朝杨万里的一首诗——

万山不许一溪奔,

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

堂堂溪水出前村。

在中国高尔夫四十周年的这个历史时间点,让我们重温霍震霆先生讲述过很多次但每次听到都令人无比动容的那个中国高尔夫诞生之初的故事——

1984年1月,邓小平南下视察在中山温泉宾馆听取霍英东汇报,小平同志坚持上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看看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下山时随行人员建议从比较平缓的上山原路回去,小平同志回答:

不走回头路!

图片中山温泉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的小平塑像与题词刻石。

备注:全国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会(GCMC)制作了“致敬中国高尔夫40年”专题视频《天地人和 四十不惑》,本文为庄子广嘢受GCMC委托为专题片撰写的解说词原文稿。专题片解说词与本文互有增删修改。庄子广嘢对本文文责自负,特此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