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就是茵陈蒿汤,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它的来历和用处,当真不普通。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亲手打造的方子,也就是说茵陈蒿汤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经方,几千年来,经过了无数人的反复验证,切实有效,流传至今。我们都知道,胆囊里的胆汁是苦的,正常情况下,胆汁跟胃里的食物一起,向下排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如果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逆而上行,就会出现口苦的情况。有个词语叫“肝胆相照”,说明肝和胆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肝气不顺,会直接影响到胆囊的正常开合,从而影响到胆汁的排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肝胆湿热,现代人饮食不节,经常大鱼大肉,平时不是炸鸡汉堡,就是火锅烧烤,这些肥甘厚味本就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时间久了必然生湿化热,湿热携胆气上升,嘴巴里就会觉得发苦;所以,要想解决口苦、口干的问题,只要把肝气理顺了,再把肝胆经的湿热给清理掉就可以了,而茵陈蒿汤恰好是这方面的行家。茵陈蒿汤:茵陈18克,栀子12克,大黄(去皮)6克。茵陈在农村野外、路边、田间很常见,因其“春则因陈根而生”,故而得名“因陈”,因为因陈是草,后人在原来“因”字上面加了“草字头”,才有了如今的“茵陈”之名。民间有句俗语叫“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中医对药物的采收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半夏之所以叫半夏,因为在夏至前后也就是夏天过一半的时候采收药效最好;夏枯草必须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也就是夏天到来之前采收最为合适,因为一到夏天就会枯萎,因此叫夏枯草。茵陈的最佳采摘时间是三月份,每年的阳春三月,茵陈的嫩芽开始生长,这个时候的茵陈嫩而有香气,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药效也是最好的,过了三月,茵陈慢慢长大,香嫩的茵陈也变成了蒿草,这个时候,再拿来入药,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到了五六月份,茵陈老去干枯,就只能割来当柴烧了。茵陈的这种特性,说明其秉承了春生之气,与肝胆同气相求,可以疏肝利胆,而茵陈性寒,最善于清理肝胆经的湿热。另外,茵陈还有疏肝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讲,茵陈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说明茵陈除了清肝胆湿热,还有疏肝理气、行气解郁的作用。就药性来讲,茵陈只是微寒,单靠茵陈,清热的力量还是弱了些,所以这里给它找了一位强有力的帮手——栀子,栀子是中药里当之无愧的清火高手,栀子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火,比如上焦心火旺、心烦、口舌生疮可以用栀子;中焦肝胆湿热、黄疸可以用栀子,下焦小便涩痛,小便黄也可以用栀子。 另外,栀子还有利小便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能把三焦之火引到膀胱,最后以小便的形式排出去。中医界有个说法“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如果肝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到脾胃,所以治肝的同时也要调理脾胃。这里的“脾胃”,指的就包括了大肠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肝一直以来都被称为“解毒之脏”,那解出来的毒怎么办呢?总不能堆积在肝上吧?所以,必须给它找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大肠。要想肝好,必须保持大肠通畅,大肠通畅了,积累的毒素才能顺利排出去,也就不会郁积起来生湿、生热、生痰来进一步损伤肝脏了。如果大肠不通,那些湿热、郁浊之气就会上逆到肝,把肝充大了就会去顶我们的胃,这也是为什么的肝病的朋友会出现有胸闷、胀满、恶心、食欲差等症状。大黄素来有“将军”之称,雷厉风行,有摧枯拉朽之势,把体内沉积的毒素、垃圾、痰浊、淤血、湿热全都清理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张仲景的茵陈蒿汤,茵陈清肝胆湿热的同时兼能梳理肝胆之气,栀子引导湿热从小便排出,大黄清理大肠,将一身之湿热、污浊通过大便排出,虽然仅有三味药,一味不多,一味不少,用得恰到好处。茵陈蒿汤是一个实用性非常高的方子,在治疗肝胆疾病的时候经常用得到。茵陈蒿汤是治黄疸的专方。黄疸的表现是面黄、身黄、小便黄,甚至眼白也黄,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湿热熏蒸肝胆,使胆汁外溢,浸渍肌肤所致,茵陈蒿汤一边梳理肝胆气机,一边把肝胆的湿热从二便清理出去,肝气捋顺了,湿热没有了,肤色也就恢复正常了。胆结石也可以找茵陈蒿汤来帮忙。肝主升,胆主降,肝胆气机升降失常,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不但影响胆囊排泄胆汁,还容易因为气机拥堵郁而化热,这些湿啊、热啊聚集在一起,慢慢地凝聚在一块,胆结石就出现了。脂肪肝的罪魁祸首也是湿热,经常大鱼大肉,运动量又少,时间久了就会变成脂肪堆积在肝上,这时候用清湿热的茵陈蒿汤自然是不二选择。除此之外,还有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再进一步延伸,凡是与湿热有关的肝胆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苦、身黄、经常发脾气,伸出舌头一看,舌头两边红,舌苔又黄又腻,就可以用茵陈蒿汤了。不过,这个方子用的都是苦寒的药,脾胃虚弱的人要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