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吉祥图典

 o天命A难违o 2024-08-28 发布于辽宁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传统吉祥图典

作者:李典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前言

吉祥,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最为熟悉的字眼,更是人们始终如一的追求与向往,早在先秦时期,《易·系辞下》已有“吉事有祥”的记载,据《逸周书·武顺》解释:“礼义顺祥为吉”,而“祥”,也有幸福、吉利之意。《庄子·人间世》中出现了“吉祥”一词,唐成玄英对“吉祥”的解释是:“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人们对幸福、美满之事及反映喜庆的征兆历来有着特别的期待,于是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化。

纷繁的吉祥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新年到来时人们互祝“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这是吉祥话——语言层面的吉祥文化;再比如以自然物(动物、植物)或虚拟物、人工物等表达吉祥的寓意,这些被赋予吉祥意义的物品便是吉祥物。而更为人们熟知的是应用最广泛的吉祥图,包括吉祥图画、吉祥图案、吉祥图符、吉祥文字(书法)等。

吉祥图早在商周已经出现,历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漫长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遍及社会各阶层,生活各方面。吉祥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积淀下几种重要的表现题材,这也是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期待密切相关的必然结果,比如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受到人们崇拜的鱼、鸟等动物,谷、稻等植物,一直是吉祥图的重要表现内容。动物和植物也就成为吉祥图的重要两类。与此并列,还有人物类、符图类等类别。这种分类多被人们认可,但它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陷:无法凸显这些吉祥图的功能应用。有鉴于此,编者在选编这部《中国传统吉祥图典》之时,除了对吉祥图的文化内涵及象征寓意作精要的文字概括之外,特别按照这些吉祥图使用的场合把它们分为十余类,包括迎新庆年吉祥图、祈生盼子吉祥图、功名进取吉祥图、婚姻协合吉祥图、家庭和睦吉祥图、庆寿吉祥图、求福望全吉祥图、求财祈富吉祥图、镇宅求安吉祥图、日常吉祥图、传统吉祥符等。由于不少吉

祥图具有多重的功能,这些分类未必完全恰当,但可以大致反映吉祥图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使用情况,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快捷地了解在某一场合(如婚姻、祝寿)中国人的心理取向以及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毕竟,生活平安幸福、事事吉祥如意是我们共有的希望。

编者

第一章

新韶如意由众多表示吉祥意义的植物组合成图,一空心树干中插放山茶花、梅花及松枝,旁边配有柿子、灵芝及百合。山茶及梅花均为正月之花,寓意新年,“柿”谐“事”音,灵芝、百合象征如意。就图题而言,韶,意为美好。韶光、韶华,为美好时光。新韶喻新春或新年。“新韶如意”表示新年伊始,事事如意。

新韶如意此图的组合与上图一致,不同的是插放花枝的器物为花瓶,“瓶”与平安之“平”谐音,使此图有了“平安如意”的意味。

四季安泰由四扇绘有四季花卉的屏风组成,象征年分四季,陶渊明有《四时》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四季花中均有领衔者,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此图以春天的兰花、夏季的牡丹、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等四季花卉,表示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新年欢乐新年欢乐是百姓民间的祝吉话语。此图与下页图为成对门画,出自清末民初山东潍坊杨家埠,画面取母为坐式,扶子立于凳上,小儿手捧插有牡丹花的花瓶,寓意“升平富贵”。

新年欢乐

竹报平安画面为两童子玩爆竹图。宋代王安石《元日》诗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反映了当时新年初一放爆竹的习俗。最早的爆竹是直接用火烧竹,使之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传说其起源是为了驱除山魈。后来爆竹发展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爆”与“报”谐音,“竹报平安”寓意驱邪除恶,祈盼平安。

纳福迎祥由一个童子仰望空中蝙蝠、一个童子捕捉蝙蝠装入缸中组合成图。蝙蝠的“蝠”与“福”、“富”谐音,蝙蝠作为传统吉祥物由来已久,仰望蝙蝠表示迎接祥瑞,捉蝠入缸表示受纳福分,表示福分相继而来。

和气致祥画图中的主角是阿福,阿福是我国民间尤其是南方流行的泥塑。个头不高,体态丰腴,端庄质朴。面含微笑,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身着金线牡丹袍,手拿“和气致祥”的横幅,浑身上下充满着和气,和气可以生财,和气可以带来吉祥。

紫气东来传说函谷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方而来,知将有圣人过关,不久,果见老子骑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道德经》。后人因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杜甫《秋兴》诗:“东来紫气满函关”。紫气一般指宝物之光和祥瑞之气。

翘盼福音一童子仰望云中蝙蝠。蝙蝠为长寿之物,《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蝠”与“福”谐音,故多以“蝠”示“福”。身挂长命锁的童子,招呼蝙蝠,寓意祈盼福事佳音。

福从天降此图与前“纳福迎祥”相类。福,幸福之谓,旧谓福气、福分,究竟何为福,古人多有解说,《韩非子》云:“全寿富贵之谓福。”可视为代表看法。

福缘善庆老者右手柱杖,杖上挂有香橼,左手持蒲扇,身背手提磐的童子,另一童子做击磬状,空中有一只飞翔的蝙蝠。“蝠” 与“福”谐音,“橼” 与“缘”谐音,“扇”与“善”谐音,“磐”与“庆”谐音。寓意福缘善庆。

阖家欢乐画面为五子闹弥勒。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深受人们喜爱。弥勒佛原是佛教中的未来佛,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布袋和尚是其化身。旧时民间瓷塑,常有五子闹弥勒,寓意“阖家欢乐”。

万象更新一头大象与背驮的一盆万年青,合为“万象”。也有的图案在象的背毯上画一“”字符,以示万象。万年青为常绿吉物,又有“新”意,故为“万象更新”。旧时春节,家家悬挂“一年复始,万象更新”的吉语,祈盼回春,新年吉祥。

太平有象一头大象背驮莲花座,座上有一宝瓶。象,寿命极长,被人视为瑞兽,寓意好的景象。宝瓶,为观音的净水瓶,也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瓶”与“平”谐音,意为太平。

六合同春由一棵桐树、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口衔灵芝的鹤组合而成。“鹿”与“六”谐音,“鹤”与“合”谐音,并读为“六合”。“桐”与“同”谐音,花开在春,合为“同春”。春者四季之始,生机盎然。“六合同春”寓意普天之下,欣欣向荣。

吉祥万年一头正面对人的象顶放一盆万年青。“象” 与“祥”谐音,意为“吉祥”。万年青在民间亦被视为吉祥之物。《花镜》:“吴中人家多种之,造屋易居,行聘治圹,小儿初生,一切喜事,无不用之,以为祥瑞口号。”“万年”意为长久。

年年如意由两条鲶鱼盘绕云纹组成。“鲶”与“年”谐音,两条鲶鱼意为“年年”。云纹是传统吉祥物、如意的顶端常见造型,这里的云形纹表示如意,合成年年如意。

迎春降福由迎春花与数只蝙蝠组合而成。迎春花,早春时节,花先叶开放,黄色,鲜艳。蝙蝠因为形体及习性的奇特,古人便视为神异之物,服食亦可延寿。又“蝠”与“福”谐音,图中的迎春花与蝙蝠相映成趣,寓意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肥猪拱门一头肥壮的猪背驮象征丰收的五谷。从甲骨文“屋内有豕”为“家”可以看出,猪在上古就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家畜,它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依然。春节,将“肥猪拱门”贴于门上,祈盼驮着丰收五谷或金银财宝的肥猪,拱门而入,以预祝新的一年,人庆年丰。

鞭打春牛在我国古代民俗中,农历立春日要举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演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称为“打春”或“鞭春”,以此预兆丰收。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代社会,牛不仅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一帆风顺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处当幕僚,东归时,殷借给他布帆。行至江陵一带,遇到大风。后来他在给殷的信中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后来,民间常用作为“一帆风顺”颂祝吉语,祝路途平安或事业发展。

五谷丰登五谷为五种谷物:稻、黍、稷、麦、菽。习惯上多以五谷泛指所有的农作物。《汉书·郦食其传》:“民以食为天。”以盛放各种作物的坛罐组合而成,表示出百姓祈盼五谷丰登的新年愿望。

风调雨顺画面由琵琶、雨伞、宝剑和一条龙组成。它们是四大天王手中的法物。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神将,俗称四大金刚。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缠绕一龙,司顺。四件法宝寓意为: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四海升平四海,在这里泛指天下。《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升平,指太平。《汉书·梅福传》:“使孝武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海水为“四海”,“笙”谐音“升”,宝瓶谐音“平”,合为“四海升平”,意为天下太平。

天官赐福在历代民俗年画中,常能见到天官赐福。一般都是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手执写有“天官赐福”的手券,慈眉善目,五绺长髯,面带喜悦,雍荣华贵。春节时贴出,以求赐五福、授吉祥。此图又将天官赐福图叠压在一倒写的“福”字上,对福到又多了一份强调。

天官赐福身官朝服、头戴官帽的天官手持“天官赐福”的条幅,一只蝙蝠正飞到眼前。寓意仍然是福到。

天官赐福这是民间年画中的天官赐福,不同的是天官身边多了五个童子。五子的组合非常普遍,前面提到“五子闹弥勒”,后面还有“五子夺魁”、“五子登科”等,均与“五”为中数的吉祥意义相关。

双狮戏珠一大一小两头狮子戏耍一颗缠绕丝带的宝珠,据《宋书》记载:“外国有狮子,威服百兽。”传入中原后,一向被视为象征威严、等级的吉祥动物。明清时,二品武官补子为狮。中国旧时的建筑门前都有石狮。绣球为吉祥物,狮子滚绣球,表示喜庆吉祥。俗传雌雄二狮相戏时,毛相互缠绕在一起,滚而成球,小狮便产出。这类图像造型各异,下面所选几幅为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其象征吉祥喜庆之意是一致的。

双狮戏珠

岁岁平安花瓶中插放一挂鞭炮,周围还散落众多鞭炮。王安石《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岁末年初,燃放烟花爆竹送旧迎新,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爆竹示年年岁岁,瓶示平安。

岁岁平安由丝带扎束九穗谷穗组成。农作物谷穗谐音“岁”,穗数为九,“九”为阳数之极,“九穗”即岁岁之意。此图与上图突出新年气息不同,表现了强烈的农业色彩。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新年之际以“穗”谐“岁”,祈祝吉祥与平安的同时,又多了丰收丰年的期盼。

年年大吉由篮子盛放的两条鲶鱼与两只桔子组成。“鲶”与“年”谐音,两条鲶鱼示“年年”。“桔”,“吉”谐音,大桔示“大吉”,寓意年年大吉。

年年大吉与上图类似,鲶鱼、桔子谐音年、吉,不同的是背景多了几束松枝,松树为长青树,加上松枝显然寓意吉祥年年长保。

年年有余由鞭炮和两条鱼组成。爆竹多为新年用物,寓意年年,“鱼”谐音“余”,合在一起,即为年年有余。

年年有余这幅年画有三个童子,两个怀抱鲤鱼,一个肩抗牡丹花。出自天津杨柳青,风格与山东年画不同,象征意义则别无二致。

连年有余儿童怀抱鲤鱼的年画,是旧时过春节,家家都喜欢张挂的吉祥图。“莲”与“年”谐音,背景中的大莲花与儿童头上戴的、手中拿的小莲花喻“连年”。大鲤鱼也是吉祥物,“鱼”与“余”谐音。表达了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岁岁有余的美好愿望。

连年有余此图造型由上图类似,不同的是莲的表现方式,有莲叶,有莲花,还有莲蓬。

连年有余此图的造型又有变化,儿童骑在跃出水面的大鱼身上,手中高举莲花。由这几幅图也可看出,尽管有地域的差异、时代的变迁,但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

连年有余此图与下图为一对门画。画面绘一身披蓑衣、头戴面牌、肩挑花篮、手执鲜花(一执莲花一执牡丹)的渔家姑娘,及怀抱(下图为肩扛)大鱼的童子。寓意人们盼望年年丰收、家有余粮。

连年有余

连年有余一条大锂鱼,身旁有数只莲藕。“鱼”与“余”谐音,吉祥图中常以鱼寓意富贵有鱼。而且常用鲤鱼,因古有“鱼化龙”之说。《本草纲目》:“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莲为圣洁的吉祥之花,以莲示“连年”,寓意年年富裕。

连年有余仍然是同一主题,这几幅吉祥图少了人物,只有鱼与莲的组合。这幅鱼莲相戏的画面颇具动感,令人玩味古代乐府民歌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的诗情画意。不过,祈丰盼吉的思想是不变的。

连年有余此图用鲶鱼与莲(包括莲叶、莲花、莲蓬以及莲藕)组成,连(莲)年(鲶)有余(鱼)的意义明白若揭。

连年有余民间的剪纸高手巧妙地把鱼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固定下来,新年时在窗户上贴上红纸剪成的“连年有余”图,平添节日气氛。

连年有余两条乘云的鲤鱼、两只莲藕,围绕一福字。鱼下有云纹,寓意鱼升天为龙,“莲”谐音“连”,连年有余也是一种大福。

天仙送子对子嗣的祈求是传统社会的大事。《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母以子贵”。家有贵子,可世代绵延。此图云中的天仙送来贵子——由其长大状元及第可见,真是天大的喜事。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天仙送子这幅广东年画中的天仙是男性,怀中的幼儿显然还看不出日后有无出息。但对于传统社会中的人们而言,有子万事足,一切还来得及憧憬。

张仙送子张仙也是旧时人们敬奉的生育神,一般均为富贵打扮、手持弓弹的形象,弯弓弹射的是天上的天狗。民间以为天狗爱吃孩子,有了张仙的援手,可保小儿顺利降生与成长。

麒麟送子麒麟送子图是民间祈子极其常见的吉祥图,由于地域差别,造型有所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即麒麟与童子必不可少。麒麟是传统四灵之一,中国神话传说中聪慧仁厚的瑞兽。《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民间有吉语:“旭日东升,麒麟送子。”寓意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童子,长大后必为经世良才、国家栋梁。多用祝福生子之喜,并美称为“麒麟儿”。这幅图表现的是麒麟驮童子驾云而来。

麒麟送子此图亦为麒麟驮童子驾云而来的造型。童子一手持莲花,一手执如意,又增添了连生贵子与吉祥如意的意义。

麒麟送子造型与与上图类似,不同的是童子左手抱持的物品换成了笙,“笙”谐音“生”,与右手所持之莲正好组合而成“连生”。

麒麟送子这幅图仍然是童子乘麒麟,手执莲蓬。身后多了一执灵幡的女子造型,幡上有“麒麟送子”字样以强调主题。

麒麟送子这幅麒麟送子图大童子一手持如意,一手托官帽,小童子伸手拿取,强调了对孩子日后功绩的向往。

麒麟送子此图与下图组成两幅对称的门画。造型为母立子后,执花护其子,子骑麒麟,一手执花,一手执笙(下图为如意),子旁有书童侍候,子后还有蝙蝠降临。

麒麟送子

麒麟送子此图与下页图亦是一对门画,除童子乘骑麒麟之外,还有一只小麒麟伴随在旁,麒麟子与童子的对应显而易见。

第二章

麒麟送子

麒麟送子此图与下页图为一对门画,出自河南开封朱仙镇。麒麟背上坐着送子娘娘,怀抱小儿,小儿怀抱鲜花,后尾骑坐侍女,手执凤尾宝伞,蝙蝠随后而来。

麒麟送子

百子百孙生育繁衍,是人类得以延续的第一需要。古人认为儿孙满堂就是最大的幸福。对晚辈来说,多子多嗣就是孝顺;对长辈来说,子孙绕膝、含饴弄孙是最大的福分。旧时过年常贴“百子百孙”之类年画,以求多子多福。

连生贵子童子吹笙,身旁有莲蓬与桂花,以莲、笙、桂、子四物喻“连生贵子”。家庭、家族是传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多子多孙曾被人们视作大福,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旧时,家家都希望世代绵延、香火不绝。

连生贵子童子卧在莲叶之上,一手抱桃,一只执蝙蝠,边有一鹤,一裂开口子的石榴,桃、鹤均寓长寿,“蝠”谐音“福”,石榴为多子象征,是一幅多种吉祥物组合而成的图案。

连生贵子瓶插莲花,边有一枝桂花。桂、贵谐音,其果实即桂子,谐贵子。以下几幅均为莲花与桂花的组合。

连生贵子

榴开百子由童子与石榴组合而成,石榴房中多籽,“籽”与“子”同音双关。《北史》载,北齐高延宗纳赵郡李祖收之女为妃,岳母以两个大石榴相赠。大臣魏收说:“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民间婚嫁,常在新房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祝多生贵子。

榴开百子由两只石榴组图,其中一只已露出房中多籽,寓意多生男儿。

榴开百子

早立子由枣枝、栗子组合成图。“枣”谐音“早”,“栗子”谐音“立子”,寓意早生儿子。

早生贵子由枣枝、桂圆组合成图。“枣”与“早”同音相关,桂圆又叫桂子,谐音贵子,桂圆之圆又寓圆满之意。

观音送子由怀抱幼儿的观音菩萨和周围簇拥的送生童子组成。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旧时民众为祈求生子,崇拜送子观音。观音送子图常在求子之家张挂。

观音送子

宜子孙画中的植物是萱草,又叫黄花草、金针菜、紫萱。据《本草经》:“萱,一名忘忧。”《博物志》称:“妇人有孕,佩其花则生男,亦名宜男草。”萱草食之使人忘忧,还能生男孩,被认为是有魔力的草。

宜男多子由萱草和石榴组成。萱草是宜男草,曹植《宜男花颂》云:“草号宜男,既晔且贞。”石榴以其多籽而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二者组成,即“宜男多子”,寓意多生男儿。

双喜贵子由“囍”字、莲花、石榴组合成图。“莲”与“连”同音相关,石榴房中多籽,“籽”与“子”同音相关,寓意连生贵子,囍为喜上加喜之意。全图寓意喜上加喜,多生贵子。

聪明伶俐由葱、莲藕、菱角与荔枝四物组成。“葱”与“聪”谐音。藕心空明透亮,取意“明”。菱,俗称菱角,一年水生草本,取音“伶”。荔枝的“荔”与“俐”谐音,合为“聪明伶俐”。寓意早生聪慧贵子,或用于对优秀孩童的赞美、祝愿。

聪明伶俐

状元及第图像为一身穿官服、怀抱如意的童子乘龙腾云。明代科举考试,以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及第”即榜上有名,“状元及第”意为名列榜首。图中形象有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以及少年得志等多种吉祥意义。对于传统科举制的学子而言,得中状元就意味着前途无量,其实未必能如其愿。

状元及第此图颇具戏曲脸谱化,对“状元及第”的描述更为直观,头插花翎,骑乘骏马,一手托相印,一手持兵符,文官武将之权柄尽在掌握。把传统社会人们“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的心理渴求全面地展现出来。

连中三元旧时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合称“三元”。明清时也以殿试前三名为“三元”。图中有三童子、三铜钱、三花等多种寓意“三元”的元素。

连中三元由三枚荔枝、三颗桂圆及三颗核桃组合成图。“荔”谐音伶俐的“俐”,桂圆之“圆”谐音三元的“元”,核桃与寿桃通,同时,三种吉祥物都是圆的,又是一层“三元”的意思。

连中三元由三个元宝叠放成图。每上元宝上均镌有“元”字,合在一起即三元。

喜报三元“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旧时人们生活、事业上最高追求。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旧科举乡试、会试、殿试的头一名,合称为“三元”。图中三个桂圆,含其“贵”,取意“三元”,与喜鹊合为“喜报三元”。

喜报三元

喜报三元此图与下图为成对门画。通过儿童手中的喜鹊与三枚桂圆体现出“喜报三元”的主题。

喜报三元

蟾宫折桂一童子攀爬折取桂枝。蟾蜍简称蟾,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月宫又可称为蟾宫。古代神话传说月宫中有玉桂树,此处“蟾宫折桂”,寓意为高中状元。

独占鳌头一鹤立于鳌身,鳌回头仰望。鳌是传说中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唐宋时,宫殿台阶中间的石板上,唯有龙和鳌的图纹。凡科举中考的进士要在宫殿台阶下依次迎榜。第一名站在鳌头处,因此称考中状元为“独占鳌头”。以后也用此来泛指取得第一名者。

独占鳌头由三童子划龙舟,船头鳌跃出水组合成图。

一甲一名一只螃蟹配芦苇组合成图。明清科举考试,分县试、会试、殿试三级。殿试考取三等称三甲,一甲的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一名即状元。蟹有壳甲,且一只,为“一甲一名”。

一甲一名一只鸭子嘴衔芦苇。鸭有甲的偏旁,又仅一只,寓状元及第。

一甲一名一鸭子游于芦苇荡中。又叫“一名一甲”。

一路连科由白鹭及莲蓬、莲叶组合而成。一只白鹭喻“一路”,“莲”与“连”谐音。颂祝仕途遂意,一路顺风。

一路连科由一只白鹭与一丛芦苇、一支莲花等组合成而。芦苇生长时往往是连棵成片,取其“连科”。旧时科举考试,称连续考中为“连科”。又秋天时,芦苇茎顶抽大穗而开细花,也寓意科举高中第一名。

喜得连科由喜鹊、莲及芦苇组成。以喜鹊表示“喜”,以莲、芦苇表示“连科”。

喜得连科

雁塔题名背景为一高塔,一马扬蹄飞奔,寓意春风得意,马到成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记载,唐朝新进士在曲江宴会以后,常题名于雁塔。后用作中进士的代称,“雁塔题名”与“金榜题名”意同。

鲤跃龙门一条鲤鱼高高跃起在龙门之上。古籍中多有记载鲤鱼跃龙门变化为龙之事,如宋代《埤雅》:“鲤鱼之贵,俗说鱼跃龙门而过为龙,唯鲤为然。是以仙人乘龙亦为骑鲤。”清代《三秦江》:“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腮龙门。”后常以“鲤跃龙门”比喻科举中考。

鲤跃龙门

鱼龙变化《本草纲目》:“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故自古就有“鱼化龙”之说,作为升腾变化的吉语。寓意只要不断进取,有朝一日必能鲤跃龙门而成就大业。表示对有志者的良好祝愿。

青云得路画面为一童子放风筝,风筝飞在云中。古以青云喻高官显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风筝始于春秋,相传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声如筝鸣,故称为风筝。“青云得路”亦称“青云直上”,喻仕途得意。

青云得路一只风筝飞在青云之上,寓意与上图相同。

青云得路

五子夺魁由五个童子争夺一顶象征魁元的官帽组成。五代后周窦禹钧,生有五子,入宋后皆中进士,各争魁元,不肯落后,号称“夺魁”。下面几幅表现的均是这一主题。

五子夺魁

五子登科由一只雄鸡与五只小鸡组合成图。鸡均在鸡巢上,“巢”与“窠”同义,“窠”与“科”同音相关,鸡立窠上,即寓登科。与前“五子夺魁”表达的是同一内容,不过这里用动物为主角,别有情趣。

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这幅五子登科图采用了传统年画的表现方式,一朝服朝冠之长者,抱持两童子、身边还围绕三童子,表现的仍是窦氏一门兄弟五进士的故事。由于多用在年节之时,有些地方(如下面几幅)也称其为“五子门神”。

五子登科

红杏尚书由一盆红杏与一函古书组合成图。古书为上古所传,“上”与“尚”同,古书寓“尚书”。“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代曾官为工部尚书的宋祁所作,因此后人称他为“红杏尚书”。又每年考进士之际,正值早春二月杏花绽开之时,故又把杏花称为“及第花”。借书与红杏表示科举顺利,官运亨通。

红杏尚书

春风得意一童子骑坐牛背,放飞风筝。风筝高飞,寓意气飞扬,又状为燕子,燕为迎春之鸟,又与“宴”同音双关,寓殿试得中有幸赴宴。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有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人常用“春风得意”表示“进士及第”,也泛指在人生中功成名就,踌躇满志。

前程万里一骆驼拉一乘上有伞盖的车。车有伞盖,表示为官家所用,寓意乘车人必有功名。唐代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旧时功名也称为“前程”。骆驼,性温驯而执拗,善耐饥渴,负重致远,号称“沙漠之舟”。驼车行万里,前程必锦绣。旧时多作为祝颂未来的吉语。

魁星点斗这幅魁星点斗图,出自清代书画家马德昭之手,他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魁星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于“鳌”字之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人物形象生动,拼字巧夺天工。

加官晋爵由天官、童子组合成图。天官束带加冠,童子托盘敬爵。“冠”与“官”谐意。爵,是青铜制盛酒器,又与爵位之“爵”同字、同音。全图寓意官职、爵位升进。

加官进禄此图与下图共同组成一对门神年画。此图为一朝服加冠之人手托官帽,寓意官职晋升。下图同样穿着之人手托金银,寓意俸禄增加。按照常理,官职升迁俸禄自然增加,二者是一致的。

加官进禄

加官受禄由一天官与一鹿组合成图。加官受禄,即旧时常说的吉语升官发财。图中“鹿”与“禄”谐音,为受禄之意。鹿,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既是长寿仙兽,又是“禄”的象征。

加官受禄此图与下图为一对门神年画,“加官受禄”的主题由官样人物手中托举的一官一鹿得以展现。

加官受禄

官上加官一朵盛开的鸡冠花上落着一只蝈蝈。鸡冠花,夏秋开紫红色花,成鸡冠状,以“冠”示“官”。蝈蝈,叫声动听,“蝈”与“官”谐音。蝈蝈落在鸡冠花上,寓意“官上加官”。

官上加官由一只雄鸡与鸡冠花组成。雄鸡有冠,与鸡冠花共同组成“官上加官”图案,以表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官上加官

官上加官由鸡冠花与螃蟹组合成图,蟹有甲,寓古代科举考试之三甲,又“甲”与“加”谐音双关,寓升迁。

高官厚禄背景为一“禄”字,叠加有圆寿字、蝙蝠、铜钱、缸及五子登科图案。以“五子登科”图来加深“禄”意。其他纹样又有福寿双全、纳福、福在眼前等多层吉祥意。

指日高升一朝服天官手指云中太阳。曹植《应诏》诗:“弭节长鹜,指日遄征。”“指 日”意为期不远。天官手指太阳,寓意不久就要升官。《周礼》分设六种官职,以冢宰为天官,乃百官之长,统领百官。另外,天官还指道教三官中的“天官”。

一路荣华由白鹭与芙蓉花组合图。一鹭意为“一路”。芙蓉,秋天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蓉”与“荣”谐音,“花”与“华”古文通假。合为“一路荣华”,寓意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交好运,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一路荣华

平升三级由一瓶一笙组成,瓶中插放三只兵器戟。“瓶”与“平”谐音,“笙”与“升”谐音,“戟”与“级”谐音,“三戟”意为“三级”。民间多流行连升三级的故事,“平升三级”寓意在仕途好运来临,晋升三级。旧时多作为祝颂加官晋爵之贺词。

平升三级

封侯挂印一猴攀枫树摘取印绶。《汉书·朱买臣传》:“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印绶是官吏的印章。图中枫树的“枫”与“封”谐音,“猴”与“侯”谐音,印挂于树上为挂印,“封侯挂印”意为加官晋爵。

挂印封侯印挂在树上,一猴持一树枝,头上飞旋几只蜂。这里以“蜂”寓意封赏之“封”。

马上封侯一猴骑在马上,上有蜂飞舞。“蜂”与“封”谐音,合为“马上封侯”,即很快就要被封为王侯。《礼记·王制》:“王者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是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是很高的爵位,在这里指高官。

马上封侯

辈辈封侯大猴背小猴,“背”与“辈”谐音,寓辈辈封侯为官。

冠带流传一船形车上载官帽、玉带与石榴。官冠和玉带是古代官位品级的象征,寓意“五福”中的“禄”,即高官厚禄。石榴的“榴”与“流”谐音,船形车的“船”与“传”谐音,合为“冠带流传”。表示期望祖、父辈立下的功绩或得到的爵位,能世世代代永远流传下去。

冠带流传由童子、小船、石榴、冠、玉带组合成图。象征意义与上图一样, 不过多了象征后代的童子。

带子上朝旧时以做官为荣,父子显贵,历代为官,更是光宗耀祖之事。父子二人袍笏正装,双双上朝。盘龙柱上的大小云龙意喻父子。朝袍上的海浪为潮,“潮”与“朝”谐音,意为带子上朝,面圣为官。

带子上朝

青狮荣华一童子持绣球骑大狮上戏耍小狮。狮为百兽之王,又名狻猊。《 尔雅》:“狻猊……食虎豹。”《宋书》:“外国有狮子,威服百兽。”狮因其在百兽中的地位,象征人世的权势、富贵。“狮”与“师”谐音,图中的大、小狮子,寓意官居太师、少师之高位。

太师少师由大狮小狮组合成图,大即“太”,小即少。太师、少师,为古代官名。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师。太师始置于西周,秦时废。至汉又设,为三公之首。“狮”与“师”谐音,寓意代代高官厚禄。

鸾鸟绶带鸾鸟口衔绶带,鸾鸟为吉祥富贵之鸟,古代帝王仪仗有“鸾驾”之美称。绶,古代系印纽的丝带。《史记》:“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印绶多指官吏的印章,故以绶带示功名利禄,有吉祥喜庆之意。

玉堂富贵由牡丹、海棠、玉兰花组合。玉兰有“玉”字,“棠”谐音“堂”,玉堂是汉代宫殿,又指神仙所居之处,也泛指富贵之家。牡丹又名“富贵花”。多用于赞颂府第辉煌富贵。

华盖祥兆华盖,是帝王或贵官所用的伞形遮蔽物。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后世帝王、贵族之车也有华盖,又叫宝盖。

文官补子旧时的官服,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钱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叫“背胸”,是品级的徽识。清代文官绣鸟: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氵鸡勅鸟,八品鹌鹑,九品练雀。之所以能成为吉祥图,全由其所象征的官职。

武官补子旧时官服上的补子,绣有鸟兽图案,是品级的徽识,品级不同,鸟兽图案也不相同,始于明代。清代武官补子绣兽: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同六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龙飞在天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是中国最推崇的吉祥物,后被皇帝所御用,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以飞翔在天的龙形组成一汉字龙,即所谓“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

一品当朝鹤立于松树之顶。《国语·周语》:“外官不过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是为九品。一品是最高一级,一品文官的服饰为鹤。鹤是羽族之长,地位仅次于凤。故一品官当居人臣之极。常伴有朝阳或湖水以示朝廷,寓意位居最高官阶。

一品当朝一鹤立于水中石上,回首望日。

一品清廉图为一茎莲花。《群芳谱》:“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一茎莲花喻一品,“莲”与“谦”谐音,且莲圣洁为“清”。“一品清廉”寓意虽官居极品,却清明廉正。

一品清廉

官居一品蝈蝈立于菊花之上,“蝈”、“菊”二字谐音意为“官居”。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一品为最高,“官居一品”示官位最高。

官居一品

翎顶辉煌在清朝的冠服制度中,冠着名贵的珊瑚、孔雀尾,称之为“红顶花翎”,这也是一品官的标志。一品官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位极品,高贵显赫,故又称为“翎顶辉煌”。此图以瓶中插入的美丽孔雀尾羽和红珊瑚寓意官居一品。

翎顶辉煌

春燕剪柳燕,古称玄鸟,又名天女,还有“吉祥鸟”之称。燕是春天的象征,与春光同来,故又有“春燕”之称。燕亦喜双飞双栖,婚联中常以燕来祝吉,如“神柳栽柏春满户,春燕衔泥筑新屋。”“春燕剪柳”寓意新婚夫妇生活的美满和谐。

鸳鸯合气一对鸳鸯戏于水中。晋代崔豹《古今注》:“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曾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鸳鸯形影不离,雄左雌右,飞则同振翅,游则共戏水,栖则连翼,眠则交颈。如若丧偶,终身不匹。与“五伦”中的夫妇之义恰合,寓意夫妇恩爱同心。

鸾凤和鸣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山海经》记载:“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可知鸾鸟为吉祥禽鸟,后人用“鸾凤”喻夫妻,以“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如《梧桐雨》中有句:“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

夫荣妻贵由芙蓉与桂花组合成图。苏东坡《和述古拒霜花》:“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芙蓉”与“夫荣”谐音,七簇桂花象征“妻贵”。寓意夫妻之间荣辱与共,比翼双飞。

富贵姻缘由牡丹与枸橼组合成图。牡丹自古有“百花之主”的美誉,又称富贵花,橼、缘同音相关。图以牡丹花与枸橼果象征姻缘美好,夫贵妻荣。

长春白头由白头翁鸟与月季花组合成图。《群芳谱》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这里取其“长春”之意。白头翁鸟,头部毛色黑白相间,老鸟头毛全变白。民间常用此鸟比喻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百年和合百合花,姿香俱佳,且名吉祥。万年青,经冬不凋,为吉祥之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百合、万年青、荷花、盒子,四种吉祥物组成图案,以谐音取意为“百年和合”。作为吉祥颂词,祝贺新婚夫妇百年和和美美。

因和得偶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杨万里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碧绿如翠,莲藕洁白如玉。图中的“荷”与“和”谐音,“藕”与“偶”谐音。“因和得偶” 寓意因和善而得佳偶。

因和得偶由莲花、莲蓬、莲藕组合成图。寓意良缘玉成。

和合如意由盒、荷与灵芝组合成图。“盒”与里边的“荷”,意为“和合”。灵芝又有仙芝、神芝之称,中国人视其为神物,传说食之不仅可使人生翼乘云,轻身避水,长生不死,还能令亡者起死回生。如意的头部取灵芝状以示吉祥,“和合如意”即和睦称心。

和合如意

和合万年由万年青与百合组合成图。万年青是吉祥物,《花镜》:“吴中人爱多种之,造屋易居,行聘治圹,小儿初生,一切喜事,无不用之,以为祥瑞口号。至于结婚礼聘,虽不取生者,亦必剪造绫绢,有其形以代之。”多个百合为“和合”,意为夫妻感情世代和睦。

和和美美由荷花与梅花组合成图。“荷”与“和”谐音。朵朵荷花意为“和和”。“梅”与“美”谐音,朵朵梅花意为“美美”。中国传统处世哲学讲究和为贵,“和和美美”寓意家庭幸福,夫妻恩爱。

并蒂同心百花中,只有莲花能花、果、种并存。一茎双花的并蒂莲,是纯真爱情的象征。“并蒂同心”寓意夫妻相得连心。

第三章

并蒂同心

玉镜合璧由镜与一对玉璧组合成图。镜相传为黄帝所造,《轩辕内传》:“帝会王母于王屋山,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镜在诗文中又有“菱花”之称,玉镜寓肝胆相照,合璧寓夫妻爱情纯洁。

同偕到老由一架铜镜与一双鞋组合成图。我国自商周起,就用青铜磨光成镜,背面雕有精美纹饰,到战国时已很流行,汉、唐时制作更加精美。图中铜镜有龙凤呈祥纹,“铜”与“同”谐音,“鞋”与“偕”谐音,合为“同偕到老”。寓意恩爱夫妻白头偕老。

欢爱烛红喜,为五福之一。喜喜,习惯上又称“双喜”,专指新婚,为红喜事,乃人生“四喜”之一。在我国民间,新婚之时常贴此窗花纹样。图中有如意、祥云、红烛,又有喜喜字、寿字、天作之合等吉祥图案和相关文字。所谓新婚良辰美景时,欢爱洞房烛红中。

双喜同心由一对鸳鸯与一心形囍字组合成图。作为吉祥物,鸳鸯是爱情、美满婚姻的象征,在汉代就有了以鸳鸯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在婚联中也常用,如“鸳鸯比翼,夫妻同心”。夫妻一心有双喜,即为“双喜同心”。

花好月圆由四朵鲜花与月中福字组合成图。花好月圆,象征着美满团聚,一般多用作新婚颂词。婚联中有:“洞房花烛夜,花好月圆时。”传说中专司人间婚姻的神是月下老人,他在月下翻阅天下的婚牍,袋中藏着“红绳”, 暗系在男女双方脚上,使之结为夫妇。

群仙贺喜喜,在这里指可庆贺的事情。如贺喜、道喜等。《国语·鲁语下》:“固庆其喜而吊其忧。”韦昭注:“喜,犹福也。”俗称婚嫁为喜事。新婚之喜,自然群仙都来祝贺,有福神、禄神、寿星、喜神、财神、八仙、和合二仙等。

龙凤呈祥龙乃万灵之长,凤为百鸟之长,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龙象征权威、尊贵,也被作为最高男性的代表。凤象征美丽、仁爱,也被作为最高女性的代表。民间常把结婚之喜比作“龙凤呈祥”,也是对幸福、吉祥的祝贺。

龙凤呈祥

和合二仙《周礼·地官·媒氏》:“使媒求妇,和合二姓。”“和合”一词有同心和睦,顺意合气等意。民俗中以寒山与拾得为“和合二仙”,寒山手捧一盒,拾得手持一荷,以“盒、荷”表示“和合”,是管和睦团聚之神兼爱神。

和合二仙

鸳鸯贵子由鸳鸯与结子的桂花组合成图。鸳鸯是爱情忠贞,婚姻美满,夫妻和谐的象征。人们羡慕鸳鸯比翼双飞,恩爱无间。“五伦图”中以鸳鸯指代夫妇。“桂子”谐音“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连生贵子,家庭幸福美满。

鸳鸯贵子由鸳鸯、莲花、莲蓬组合成图。雄鸳鸯衔莲花,雌鸳鸯衔莲蓬,莲花莲蓬花果并生,寓相爱始终,莲蓬房中有籽,“籽”与“子”同音相关,寓多子。全图寓意夫妻和睦,儿女成群。

鸳鸯贵子

兄弟同乐《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韦毕韦毕。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间的团结,对于一个家庭的和睦兴旺,极其重要。兄弟的反目,只能导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剧。

马上平安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名臣言行录》:“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古代交通不便,靠骑马驰送家书,故家书难得。“马上平安”表达对亲朋的平安祝愿。

安居乐业由鹌鹑、枫叶、菊花组合成图。鹌鹑的“鹌”与“安”谐音、 菊花的“菊”与“居”谐音。枫树为落叶乔木,“落叶”与“乐业”谐音。“安居乐业”,即安于所居,乐于所业。

安居乐业

室上大吉石头上立有一雄鸡。“石”与“室”谐音,“鸡”与“吉”谐音,雄鸡作为吉祥物,即能辟邪又能祈福。“室上大吉”意为阖家欢乐,大吉大利。

万代常春大葫芦内枝蔓连绵,又结小葫芦。还有一朵月季盛开。葫芦的谐音为“护禄”、“福禄”。 蔓为带状植物茎,“蔓带”与“万代”谐音。月季花又称长春花,四时艳丽,被誉为“花中皇后”,称为“天下风流”。祝愿人们世世代代永葆青春。

子孙万代葫芦,因其形状奇特,成熟后色泽金黄,在传统文化中成为神秘色彩浓厚的吉祥物。“葫芦”又与“福禄”谐音,为人所喜。葫芦中多籽,以寓子孙满堂。“蔓带”与“万代”谐音,寓意子子孙孙,万代吉祥。

天地长久图中的天竹取其“天”,瓜瓞卧地而生取其“地”,瓜蔓绵长取其“长久”,寓意家业兴旺,世世兴隆,子孙万代,吉祥久远。《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为周朝的祖先像瓜瓞一样,代代相传,岁岁相继。

天地长春上有天下有地,人居其中。天长地久,世代繁衍。祈盼人与天地共长久,青春永驻,是人的理想。图中的月季花亦长春花,取其“长春”之意。大瓜、小瓜结在绵长的蔓上,寓意世代流传,青春长在。

瓜瓞绵绵由蝴蝶与瓜瓞组合成图,“蝶”谐音“瓞”。《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疏》:“大者曰瓜,小者曰瓞”。周朝王室的祖先们像瓜瓞一样代代相传,到文王才奠定了王业。后人以此喻子孙旺盛。

瓜瓞绵绵

金衣百子由黄鹂与石榴组合成图。黄鹂雄鸟羽毛金黄,如身披金衣。借黄鹂的金羽和石榴的多籽,寓意身披金袍,官居高位,百子绕膝,富贵绵长。

举家欢乐由菊花与黄雀组合成图。“菊花” 与“举家”谐音,黄雀的“黄”与“欢”谐音,合为“举家欢乐”,寓意家庭和美幸福。这是历来人们的愿望。《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云:“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事事如意由两只柿子与一柄如意组合成图。“柿”谐音“事”,两个柿子为“事事”。如意,原为生活用具,用以搔痒可如人意,故而得名。后柄渐缩短加粗,将端改为灵芝之形,造型更加优美,成为仅供观赏的吉祥物。此图寓意事事吉祥,尽如人意。

九世同居九雀同居一树。《唐书·孝友传序》:“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有事太山,临幸其居,问本末,书'忍’字百余以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后人用“九世同居”表示大家庭的和睦安康。

九世同居由九只鹌鹑与菊花组合成图。“鹌”谐音“安”,“菊”谐音“居”,合为“安居”,故此图又名“九世安居”。九为阳数之最,寓多。全图寓意世世代代团圆安居。

九世同居

东方朔偷桃《列仙传》:“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桃为西王母蟠桃,吃之长生不老。传说西王母会见汉武帝时说东方朔曾去偷桃,旧时常以此图祝贺寿辰。

麻姑献寿麻姑为传说中的神女,《神仙传》言其为仙人王方平之妹,容貌出众。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时,麻姑曾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献给王母。麻姑是长生不死的神仙,因此每逢妇女祝寿时,常以“麻姑献寿”为祝寿之吉语。

麻姑献寿

群仙祝寿“福临寿星门第,春驻年迈人家。”旧时祝寿,常送寿联、寿幛,或书写大寿字,以祝愿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图中大寿字内还画了许多与寿有关的神仙,如:寿星、东方朔、八仙、和合二仙等,既表其意,又增其美。

众仙仰寿寿星,星名,亦神仙名,又称南极仙翁。寿星宽额大耳,慈眉善目,白髯飘胸。每逢寿星寿诞之日,乘鹤驾云而至。群仙仰视,颂祝长寿。明清时期的年画中,此类题材的寿图很多等。

群仙拱寿与“群仙仰寿”相类,因地面上仙人多作拱手相迎状,故名“群仙拱寿”。

群仙拱寿由数丛水仙与一棵松树组合成图,水仙围绕松树生长,可视为“拱”松而生。又取水仙之“仙”字,松树之“长寿”特性,合为“群仙拱寿”。

八仙仰寿自周秦始,历代都有奉祀寿星的活动。《通典》:“周制,秋分日享寿星于南郊。”《史记·封禅书》:“秦并天下,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明清时的年画中,有寿星骑鹤驾云,八仙作祝寿状,称之为“八仙仰寿”。

八仙仰寿

瑶池进酿《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瑶池传说为西王母所居的仙池。酿,在此指酒。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会,为西王母献酒祝寿,以寓对长者的恭贺之情。

瑶池集庆瑶池乃神话传说中仙池,为西王母所居之仙境。《穆天子传》:“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三月三日王母寿宴于瑶池,群仙纷至沓来,集会庆贺。“瑶池集庆”寓高朋贵友齐来为长者祝寿。

瑶池集庆

灵猴献寿猴是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更被神化为家喻户晓的美猴王、齐天大圣。而作为吉祥物,是因为“猴”与“侯”谐音。桃,有“仙桃”、“寿桃”之称,食之可长寿延年。“灵猴献寿”寓意为加官晋爵,长寿千年。

鹤献蟠桃鹤口中衔一桃。鹤也是长寿的仙禽。桃又称“寿桃”,鹤衔桃,“衔”谐音“献”。全图寓意寿上加寿。

蟠桃献寿图为寿星手持仙桃。桃,有仙桃、寿桃之称。《神农经》:“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传说中以西王母瑶池所种蟠桃为桃中之最。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实,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年。古代祝寿吉祥图大多离不开桃。

蟠桃献寿由两童子捧桃、寿星、口衔灵芝的鹿、飞翔的蝙蝠及寿字等吉祥图案组合而成。

蟠桃千寿蟠桃,为西王母瑶池所植。传说此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实,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年。相传汉代的东方朔曾三次偷食此桃,汉武帝则得西王母赠此蟠桃四只,桃俗称“仙桃”、“寿桃”,其中以蟠桃为最,故后人常以“蟠桃”祝寿。

蟠桃千寿

群仙祝寿由水仙、竹及寿石组合成图。数株水仙,取意“群仙”;“竹”与“祝”谐音;寿石为“寿”,合为“群仙祝寿”。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设蟠桃会,八洞神仙齐来祝寿,其间白猿献桃,麻姑献酒,欢宴歌舞,共庆王母寿诞。旧时多以此作祝寿颂词。

群芳祝寿图中桃花、月季、灵芝、绿竹,以代“群芳”。芳也指花香,《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芳也喻美名或美德,寓众多品德美好的人齐来祝寿。

群芳祝寿

天仙拱寿由天竹、水仙、梅、寿石及绶鸟等组合成图。天竹的“天”与水仙的“仙”,合为“天仙”。梅有“四德”,梅花五瓣,象征“五福”。绶鸟,亦称吐绶鸟、珍珠鸡,通称大鸡。“绶”与“寿”谐音,绶鸟便成为长寿的象征物。又绶带是官吏身份、品级的标志,故也是富贵的象征。

天仙拱寿

天仙寿芝天竹,即南天竹,借其“天”字,且“竹”与“祝”谐音。水仙,为水中仙子,花发幽香,素称香供佳品,借其“仙”字。寿石,即太湖石,玲珑剔透,用其“寿”字。灵芝,古人视为神物。“天仙寿芝”即“天仙祝寿”之意。

代代寿仙由水仙、绶鸟组合成图。寓意同上图。

芝仙祝寿由灵芝、水仙组合成图。

状元祝寿图中“香椽” 与“状元”谐音,“竹”与“祝”谐音,绶鸟的“绶”与“寿”谐音,合为“状元祝寿”。古时科举考试分县试、会试、殿试。最高的是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在此状元表示“福”、“禄”,与“寿”合为福禄寿全。

宜男宜寿由萱草与寿石等组合成图。萱草又名宜男,据《博物志》记载:“妇人不孕,佩其花则生男。”这种习俗,对于“重男轻女”的传统中国民众来说,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萱被作为吉祥物是可想而知的。“寿石”是石头的雅称,中国民间自古就有爱石之习,以寿石寓意“宜寿”。

春光长寿由山茶花与绶鸟组合成图。《花镜》:“山茶一名曼陀罗。………叶似木樨,阔厚而尖长,面深绿,背浅绿,经冬不凋,以叶类茶,故得茶名。”山茶常被用来表示春意,曾巩《山茶花》:“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与绶鸟相偕寓意青春不老,健康长寿。

海屋添筹《东坡志林》:“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少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 :'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间屋。’”后以“海屋添筹”为祝寿之词。此图以海屋飞来寿鹤寓之。

嵩山百寿由松柏、萱草、桃树、太湖石组合成图。“松”与“嵩”、“柏”与“百”同音相关。桃树、萱草皆寓长寿。嵩山,古名嵩高,为五岳之中的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山上有中岳庙、少林寺等名刹。又说嵩山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居之山。图中以太湖石及松喻“嵩山”、全图寓意人寿与嵩山等高。

嵩山百寿

必得其寿由木兰与寿石组成。唐代以前,玉兰和木兰统称为木兰。木兰含苞待放时,宛似巨笔,光直挺秀,故名“木笔”。“笔”谐音“必”,寿石取意长寿,合为“必得其寿”。

必得其寿

齐眉祝寿《后汉书·梁鸿传》:“(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有脚的盘)齐眉。”世称夫妻相敬为“举案齐眉”。图中以梅、竹、绶谐音“齐眉祝寿”。寓意夫妻间相敬如宾,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齐眉祝寿

松鹤长春《花镜》:“松为百木之长……皮粗如龙鳞,叶细如马鬣,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花镜》称鹤:“一百六十年则变止,千六百年则形定,饮而不食。”松与鹤,为植物与动物中的长寿之王,故常谓“松鹤长春”。

第四章

松鹤长春

龟寿千年龟,能耐饥渴,乃长寿之物。龟甲,古代用以占卜。古代印章的钮也多作龟形,故又把龟作为印章的代称。古代把龟看作高贵、神圣的灵物,与龙、凤、麟并称“四灵”。龟背驮碑即“龟寿千年”,寓意人长寿至极。

龟龄鹤寿相传龟寿多在百岁以上,故以“龟龄”喻高龄。南朝任日方《述异记》:“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鹤为长寿仙禽,《淮南子》:“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相鹤经》称其“寿不可量”。“龟龄鹤寿”寓意长寿。

龟鹤齐龄由鹤立龟背组成。《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龟经》:“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结。”《淮南子》:“鹤寿千年,以极其游”。“龟鹤齐龄”寓意人寿极高。

龟鹤齐龄

鹤寿千年鹤为长寿仙禽。《相鹤经》称其“寿不可量”。《淮南子》:“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在传统观念中,鹤与龟同为长寿之王,故世人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为颂人长寿之词。

寿居耄耋由寿石、蝴蝶、猫组合成图。寿石喻“寿”,“菊”与“居”谐音,“猫”与“耄”谐音,“蝶”与“耋”谐音,合为“寿居耄耋”。耄、耋,指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人活七十古来稀,活到八九十更稀奇,耄耋之年,用来形容高寿。是对长寿老人的颂词。

寿居耄耋

寿比南山寿星,本是古人崇拜的星宿。而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慈善的老者,是吉祥的象征,又叫南极老人、南极仙翁。历代朝廷,还把祭祀寿星列为国家祀典。寿星保佑人们长寿,“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

万寿无疆字原为梵文,引入中国,主要还是以图案形式出现,音“万”, 又称“万”字纹。与变体寿字配合而成的纹图称“万寿”。字的端头伸出拉长,意为绵长不断,与万字合为“万寿无疆”。象征年寿永久、无止无疆,多用于对帝王君主的称颂。

长生不老由落花生组图。花生俗称“长生果”,其仁不腐,播之再生。寓意青春永驻。

延寿万年瓦当,即筒瓦端头。其上多有吉祥纹饰和吉祥文字,以为装饰之用。我国发现最早的是西周晚期的半圆形瓦当,通称半瓦当。秦汉以后流行圆形瓦当。后瓦当纹饰和文字多用在吉祥图上,这幅“延寿万年”寓意长寿绵绵。

八仙寿字寿字内八仙围绕寿星而列,更强调了祝寿的主题。

寿字

寿字由双龙戏珠与描金寿字组合成图。

群仙寿字寿字内有众多与祝寿相关的神仙,如八仙、东方朔、麻姑等。

花甲重周寿字此草书寿字碑,刻于清同治九年,为清代书画家马德昭所作,他改变了一般书写的笔画,用数字九十九、二十一组成了一百二十为花甲重周。既不失汉字法度,又标新立异,可谓悠悠心会,妙不可言。

百子寿字寿字内有百子图案。

百寿图由上方一个大寿字与下方十一行(一行九个)小寿字合为一百种写法各异的百寿图。

大寿之福长寿安康、永享天年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中国民间五福中有寿,三多中有寿,可见寿在人们心目中所占的位置。五福中寿居首位,五福捧寿,寿居中心。大寿乃人之首福、大福。图中尚有“五福捧寿”、“蟠桃献寿”等纹饰。

福山寿海“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是家喻户晓的祝寿吉联,“福山寿海”为其缩语。图中飞翔的蝙蝠与耸立水中的山石,合为“福山”,翻腾的海浪示“寿海”。灵芝有使人驻颜以起死回生的奇效。“福寿”乃吉祥之最。

双福拱寿由两个蟠桃、两只蝙蝠组合成图。桃亦称“寿桃”,蝙蝠的“蝠”与“福”谐音,由于“福”是中国人幸福如意的统称,故在吉祥图案中蝙蝠的应用极广。“双福拱寿”寓意幸福,长寿,吉祥。

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的纹饰,寿居中心。古人认为人在天地之中,人在一切在,五福中惟寿为重。由于人们都有祈盼长寿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寿字已被视为汉字中最为吉祥的字。

五福捧寿

松菊犹存“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也可称为“松菊延年”。松凌寒不凋,冬夏常青;菊经霜不惧,独吐幽芳。以松菊寓意人生虽然坎坷,但仍自保其高尚之品格、不屈之精神。

松菊犹存

七十古稀杜甫《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与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古时,人活七十甚为不易,故人们都以晚年能含饴弄孙,为天伦之乐。

七十古稀

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是常见的春联。旧时人家的大门影壁上多书有大福字,意为“福满门”。图中的大福字,由许多吉祥神和吉祥物组成。武财神带招财、进宝二童子,文财神带元宝欣然而至。

福运由蝙蝠、祥云组合成图,“蝠”与“福”同音相关,而“云”谐音“运”。寓意福气福运皆备。

福在眼前由蝙蝠、古钱组合成图。“蝠”与“福”、“钱”与“前”同音相关。古钱有孔(眼),寓眼前,全图寓意幸福已到眼前,垂手可得。

福在眼前古代的铜钱,多为圆形方孔,俗称“孔方兄”。其方孔又称“钱眼”,即寓“眼前”之意。图中的蝙蝠示“福”,与之合为“福在眼前”。表示幸福就在眼前,吉祥就在眼前。

福分无疆由一只大蝙蝠口衔盘长,且有祥云点缀组合成图。盘长,是中国传统吉祥物,由一根线绳盘曲成菱形图案,无头无尾,在吉祥图案中作永无终止的象征。蝙蝠以其谐音表示福分,福是中国人幸福如意的统称。寓意福分无垠,幸福久远。

福禄祯祥福,即幸福,旧谓福运、福气。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禄,祯,即吉祥,祥,即吉利,组合而成“福禄祯祥”。

百福图在中国,多以百言其多。在民间流传的“百福字”、“百禄字”、“百寿字”、“百喜字”等,均是根据大篆、小篆等字体变化而来,取意吉祥。

百福图

生肖祝福十二生肖,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种纪年法,以十二种动物来配合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生肖祝福”寓意年年有福,岁岁平安。

五福和合盒中飞出五只蝙蝠。《尚书》:“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盒合”谐音“和合”,取谐和吉利之意。

三多五福竹,品行高洁,竹叶成三字形。爆竹的“爆”与“报”谐音,为“竹报三多”。“三多”者,多福、多寿、多子。梅,琼肌玉骨,梅花呈五瓣,又有五只蝙蝠,为“梅献五福”。“五福”者,在民间指福、禄、寿、喜、财。

吉庆多福儿童一手持戟,取意“吉”,一手提磬,取意“庆”,合为“吉庆”;再加上磬下之鱼,是所谓“吉庆有余”。吉庆中含“喜”,戟也有平升三级之意,是为“禄”。钱币与元宝为“财”,鹤与长命锁为“寿”,俱在大“福”之中,所谓五福俱全。

全福双喜全福,即“五福”,与“大福”、“多福”、“百福”的意思一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中国“喜”已逐渐成为新婚喜庆的吉祥符,所谓“双喜结红心, 全福到白头。”喜中的图文表示福、禄、寿、喜、财,绵长有余。

三多九如由佛手、桃、石榴以及围绕一周的九柄如意组合成图。“佛”谐音“福”,桃象征寿,石榴寓多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九柄如意,即九如,典出《诗·小雅·天保》,诗中云:“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宇,以颂福寿延绵。

多福多寿由蝙蝠、桃组合成图。蝙蝠多只寓多福,桃象征长寿。全图寓意福寿俱增。

万寿五福图案由五福捧寿、福寿三多、万寿团字几种吉祥纹样组成,寓意万年长寿,五福安康。中间的大团万寿字,表示五福捧寿,寿为中心。

大福寿福,是一切吉祥的概括,《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旧时春联常有五福,四角的佛手、寿桃、桔子、荔枝均为吉祥之物,寓意福寿吉利。

福禄寿由鹿及福、寿字组合而成。“天上日月星,人间福禄寿。”传说福、禄、寿为天上三吉星,专管人间祸福:福星司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命。福,寓意幸福美满;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健康长寿。

福禄寿

福禄寿由寿星、鹿、鹤、鱼、蝙蝠、桃等多种吉祥图案组合成图。

福禄寿福字内寿星骑鹿,不失为一别具匠心的组合。

三星高照福星、禄星、寿星三位一体,于明清时已盛行民间。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中间是赐福天官,手执朝笏或如意等;右为禄星,为员外打扮,多是怀抱婴儿;左为寿星,高额长须,执仙杖,捧寿桃。三星分别象征幸福、禄位、长寿。

三星高照

福禄寿喜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云:“事国一心勤以瘁,还家五福寿而康。”春联中亦有“人臻五福,花满三春”。在民间,五福指福、禄、寿、喜、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财往往羞于启齿,所以有时只提福、禄、寿、喜。

福寿三多福寿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源自《庄子·天地篇》:“尧欢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华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后多以佛手(“佛”谐音“福”)、桃(寓意寿)、石榴(寓意多子)喻“三多”。

福寿三多

福寿双全由蝙蝠、两只桃、两枚古钱组合成图。蝙蝠,取其与“福”同音。两只寿桃,取其“寿”意。两枚古钱,取其“双钱”与“双全”谐音。俗语讲“福无双至”,可见“福寿双全”是多么难能可贵。福乃吉祥之尊,寿为五福之首,福寿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吉祥。

福寿双全由一持杖老人、一持桃童子及一飞来蝙蝠组合成图。

福寿双全两只蝙蝠口衔两连古钱,下吊一寿字缀。

福寿双全由蝙蝠与两只桃组合成图。

福寿双全

福寿如意福寿如意,即为幸福、福贵、长寿、诸事如意。图中以佛手喻“寿”,以蝙蝠喻“福”,以灵芝喻“如意”。也有的以团寿字、如意等喻之。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常铸“福寿如意”字样于婴儿胸前的长命锁上,以祈吉祥锁住命神。

福寿如意

福增贵子由蝙蝠、桂花、桂子组合成图。“桂”音谐“贵”,因而是象征富贵的吉祥物,桂子、桂花也常被寄以“贵子”之意。

福增贵子

鹤鹿同春由梧桐、鹤、鹿组合成图。鹤,为长寿仙禽,取其“寿”意。鹿,是祥瑞之兽,取其“禄”音。梧桐,为灵树,其生不凡。“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于群类者也。”梧桐示“同春’,意为像春天一样美好。

鹤鹿同春

华封三祝《庄子·天地》载:唐尧游于华,华封人祝其寿、富、多男子。遂有“华封三祝”之典。华,为地名,即今华州。封,作守卫讲。图中南天竹的“竹”与“祝”谐音,其果实为“多子”,牡丹花为“富”,水仙为“寿”,合为“华封三祝”。

鹤庆吉祥《花镜》:“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鹤为吉祥之鸟。磬为“五瑞”之一,亦为“八宝”之一,本身便寓吉祥之意,又“磬”与“庆”谐音。旧时磐常作喜庆礼仪的装饰,且又有蝙蝠与祥云作伴,象征着福足长寿,鹤庆吉祥。

双喜临门喜鹊,以喜字名之,且其叫声响亮,古人认为喜鹊叫是吉兆,故其常出现在吉祥图案中。传说王安石赴考归途中,与马员外女儿成亲的大喜之日,又传来金榜题名的喜讯,王安石当即书写“囍”字,寓意双喜临门。后来,“囍”字常用于婚庆大喜。

竹梅双喜由竹、梅、喜鹊等组合成图。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生动地描写了一对孩童天真无邪,亲密嬉耍的情景。“青梅双马”作为成语,喻男女之间在重年时就建立起来的情谊。“竹梅双喜”亦为此意。

四喜图“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旧时流传甚广的“四喜诗”,道出了人生四桩大喜之事。图中实为四个儿童作欢喜状。

四喜图

喜相逢两位童子笑颜相对,表示久别之后的相逢之喜。“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喜”之一。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寓意喜与喜相会,可见喜事之多。

喜相逢由两只喜鹊与囍字组合成图。

十全图由十枚镌刻吉祥文字的古钱组合成图。钱在古代又名泉,“泉”与“全”谐音,十钱即十全,以十枚的钱来寓意“十全十美”这一美好的祝颂。十钱各有名目: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

富贵有余妇人手持桂花,香气袭人。“妇”与“福”谐音,“桂”与“贵”谐音。童子托金马、骑金鱼。“鱼”与“余”谐音。合起来为“富贵有余”。富,位列五福之二,指财物丰饶。贵,指地位尊贵。

富贵有余

神仙富贵由水仙与牡丹组合成图。相传水仙为水中仙子所化,高洁脱尘,深受世人喜爱。且“水仙”与“神仙”谐音。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故牡丹花又称富贵花。水仙与牡丹合为“神仙富贵”,寓意神仙保佑,平安富贵。

富贵万年由牡丹、桂花与万年青组合成图。牡丹,取其“富贵”。桂花亦称木樨花,香气袭人,为名贵花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含吉祥之意,且“桂”与“贵”谐音。万年青取其“万年”,合为“富贵万年”。寓意财物丰饶,富贵长在,绵延万年。

荣华富贵由芙蓉与牡丹组合成图。芙蓉花凌霜斗妍,自身就是欣欣向荣的写照。且“蓉”与“荣”谐音,“花”与“华”字通假,“牡丹”示“富贵”,合为“荣华富贵”。

荣华富贵

富贵满堂图分上下两组。上为“天河相会”,即牛郎织女故事。下为“和合二仙”,和合即和睦同心之意。二仙身前有一缸金鱼,寓意金玉满堂。

富贵荣华由中间的聚宝盆、左侧人家吃饭、右侧人家逗孩子组合成图。

富贵无极富,位列五福,指财物丰饶;贵指地位尊贵,即官高爵显。富贵常常合称,因为权势地位与金钱财富往往是共生的,富则贵,贵则富。图中延绵不断的蔓藤上,串缀着牡丹与灵芝。寓意富贵与长寿,如蔓之绵延永久。

富贵长春由牡丹、月季组合成图。

富贵万代由牡丹、蔓草组合成图。

平安富贵瓶中有一束盛开的牡丹花,以及一柄如意,寓意“天下太平,富贵如意”。这类吉祥图案不仅在民间非常流行,在皇家也是如此。光绪十六年八月十六日,慈禧皇太后御笔楷书:“平安富贵”四字,加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平安富贵

功名富贵由公鸡与牡丹组合成图。雄鸡作为吉祥物,被认为有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鸡鸣将旦,光明到来。“公鸣”与“功名”谐音,牡丹喻富贵。“功名富贵”寓功成名就,富贵吉祥之意。

功名富贵

贵寿无极由桃花、桂花组合成图。以“桂”示“贵”。以桃花喻“寿”。“贵寿无极”寄托了人们对富贵、长寿的追求。

贵寿无极

富贵寿考由牡丹、寿字组合成图,寓意大富大贵,长寿无限。

富贵耄耋由猫、蝴蝶与牡丹组合成图。猫示“耄”,蝶示“耋”,牡丹寓“富贵”,合为富贵长寿。《盐铁论·考养》:“七十曰耄。”《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富贵耄耋

白头富贵由白头翁鸟与牡丹组合成图。白头翁,由于其毛色的特征及其名称与白发长寿等吉语相合,被视为吉祥物。旧时也称白发老人为“白头翁”。寓意长寿富贵。

丰财聚宝图中为武财神赵公明,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头戴侧缨盔,身穿乌油甲,乌面黑髯,手持竹节钢鞭,跨下猛虎。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名部下,都是专司金银财宝的神仙。崇拜财神,以求发财是人普遍的心理。

关公财神这是一幅组合年画,上为关公,左右伴关平、周仑,下为手捧如意与财宝的财神。

增福财神财神身旁还有多位吉祥神,如和合二仙等,求财是增福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图体现出民众对幸福的多重向往与追求。

招财进宝财神手持“招财进宝”的条幅,身边有招财、进宝两位童子。《集说全真》:“俗祀之财神,或称北郊祀之回之,或称汉人赵朗,或称元人何五路,或称陈人顾希冯之五子,聚讼纷如,各从所好,或浑称曰财神,不究伊谁。”财神是民间奉祀的神灵,为人祈求财福。

恭喜发财财神持“恭喜发财”条幅,二童子、二仙女相伴,还有五只口衔铜钱的蝙蝠,瓶中的如意、开口的石榴,多种吉祥因素集于一图。福禄寿喜财,民间称之为“五福”。五福多与财有关。民间供奉的财神不仅有文武财神,有时也将天官作为财神。旧时逢年节,或买卖开张,人们见面多以“恭喜发财”相互问候。

恭喜发财以五路财神和与财有关的吉祥物,组成一个“发”字,意为“恭喜发财”。除夕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即迎财神,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

推车进宝二童子推装满金银的小车,又有一童子一手抱瓶(安如意),一手持元宝。宝,是玉器的总称,泛指一切珍贵的物品。宝,又是银钱货币,古代的钱币多用“元宝”、“通宝”为文,金银锭也叫“元宝”。 旧时年画中,多有童子推车进宝,以求来年财源滚滚。

家家得利一渔夫披蓑衣售卖鲤鱼,众人争买。俗称“没有鱼不成席”,从古至今,鱼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鱼也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鱼”与“余”谐音,表示富裕,“鲤”与“利”谐音,表示吉利。图中的“鲤”则表示利益,以家家争买鲤鱼,来寓意“家家得利”。

家家得利

金玉满堂两尾金鱼嬉于水草之间。《老子》中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来称誉才学过人。“鱼”与“玉”谐音,以“金鱼”示“金玉”,金和玉是宝中宝,是财富的象征。满堂满屋都是金和玉,示其富有。

第五章

金玉满堂

刘海戏蟾刘海戏金蟾的图案明代已有之,明《六砚斋笔记》:“黄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莲花叶,鲜活如生。”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刘海是钓钱散财之神,旧时结婚常贴此类画。

刘海戏蟾

一多十余《毛诗义疏》:“鹭,水鸟。好白而洁,故谓之白鸟。”是传统吉祥物。图中一鹭食鱼。古时“鹭”曾谐音为“多”,“食”谐音为“十”,“鱼”的谐音为“余”。合起来为“一多十余”,表示富而又多、有余。此图多见于古代传统吉祥印章。

摇钱树摇钱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宝树,轻轻一摇钱就掉下来。后比喻能挣钱的人。《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只是你的娘,把你当个摇钱树,等闲也不轻放你出去。”

吊钱聚宝钱,是财富的象征。在我国北方春节时常贴“吊钱”剪纸,以求新的一年财源不断,生活富裕。在中国这个“言义不言利”的国度里,谈到钱往往难于启口。所以图中的钱都不大,并且配以吉祥图案,如金玉满堂、聚宝盆等。

聚宝盆宝,原是玉器的总称,后泛指一切珍贵的物品。《国语·鲁语上》:“以其宝来奔。”也指银钱货币,古钱币多称之“元宝”、“通宝”,金银锭也叫“元宝”。在中国民间传说、神话以及民俗绘画中,常有聚宝盆,以求宝聚财丰。

连钱财丰由九枚连串在一起的古钱组成。表示货币充足,财源不断。《素问》:“始于一,终于九焉。”九在传统文化中为一极数,表示多。

满园堆金在民间,五福为福、禄、寿、喜、财。财,是金钱物资的总称。《荀子·成相》:“务本节用财无极。”元宝形窗外的花园里盛开着金银花,窗下还堆着许多钱币,表示满园堆金。金极昂贵,满园堆金寓意生活美满,富足有余。

日进斗金这是一幅典型的纯文字吉祥图案。把日进斗金四个字合成一字,并都在进的走之上,好像每日金子真的成斗成斗的进来一样。黄金是昂贵金属,财富的象征。黄金价高,多以两计算,而这里却以斗进。说明财源滚滚,蒸蒸日上。

招财进宝民间年画中,常有招财、进宝二童子画像,此二位是财神爷赵公元帅的两位使者。供二位童子与供财神一样,都为企盼发财。图中以偏旁借用法,将招财进宝组合在一起,并配以蝙蝠和金钱,可谓独具匠心。旧时的“五福”,最终还是落实在财上。

黄金万两图中以偏旁省代法,把黄金万两组成一新字符。黄金表示财富昂贵之极,万是数量之极,“黄金万两”表示财富非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把黄金作为最高财富的代表,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等。

天禄辟邪天鹿,是古代的一种吉祥神兽。它形奇状异,为鹿形马尾,头有角,身有翼,神武无比。旧时,多饰立于阁门旁、陵墓前,以镇恶驱邪。鹿本长寿,又因“鹿”与“禄”谐音,表示吉祥富贵之意。又说天禄、辟邪为成对出现的神兽。

判官斩燕由判官持剑、空中蝙蝠组合成图。判官在民间信仰中是阎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员,蝙蝠又叫燕蝙蝠。判官手指蝙蝠,怒目注视,跃身挥剑,寓意避灾去邪。又说“判”谐音“盼”,“蝠”谐音“福”,图有“盼福”之意。

门神守宅门神是中国风俗中贴于门上的神像,人们认为他能驱鬼避邪,保障平安。《月令广义·十二月令》:“道家谓门神,左曰门丞,右为门尉,盖司门之神,其义本自桃符,以神荼郁垒避邪,故树之于门。”后世多以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恭为左右门神。

铺首护宅《汉书·哀帝纪》:“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铺首是衔门环的底座,铜制,作虎、螭、龟、蛇等形。源于史前人们对神兽的崇拜。汉代寺庙多装饰铺首,以驱妖避邪。后泛用于宫门、府门、宅门,以求避祸求福、保佑平安。

神虎镇宅《风俗通》:“上古之时,有神荼虞缚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桃树下简阅百鬼,百鬼无理,妄与人祸,神荼与虞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后人常以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用以辟邪驱祟。”端午节戴艾虎辟邪的习俗在中国已有千年。

神鹰镇宅与下图为成对门画。一鹰口衔狐狸,一鹰口衔黄鼠狼,寓意从人体内捉食病邪。鹰神武英勇,所以图中题名为“神英”。旧时认为“神鹰镇宅”,可确保平安。

神鹰镇宅

五毒符由葫芦及五种毒虫组合成图。吕种五《言鲭·谷雨五毒》:“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旧时一般称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五毒”。用葫芦装五毒,在有些地方的民间传说中认为与八仙中的汉钟离有关。多用于护佑小儿。

五毒协合蟾蜍、蛇、壁虎、蝎子、蜈蚣五种毒虫,被称为五毒。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之敬畏的方式不同,有的用葫芦装盛以镇杀五毒,有的用猛虎图镇杀五毒,而有的地方只把这五种虫的图样绣于小儿肚兜之上,以为小儿穿上即可辟除外界毒虫伤害,叫做“以毒攻毒”。

天女散花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载:“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请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天女类似飞天,不过她已是完全汉化了的仙女。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祥常在。

天女散花

听好消息钟馗吹笛,引来一只蝙蝠。钟馗,以捉鬼而闻名民间,他的画像大多面目狰狞,百姓常以他的画像为辟邪除恶的神物。本以捉鬼驱邪为职的钟馗,也渐渐被人们奉为迎祥纳福的吉祥神仙,因为驱邪逐鬼的目的也在于追求幸福。图寓钟馗吹笛,引来福音。

三阳开泰由三只山羊和一个太阳组合成图。“羊”为古“祥”字,又与“阳”谐音。“三羊”即“三阳”,三阳为乾卦卦象,示阳盛阴衰。开泰为卦名,示乾上坤下,天地相交而万物开通。开泰为启开的意思,预示着将要交上好运。“三阳开泰”,以三只羊和一个太阳的图案为多,寓意祛邪佞,迎吉祥。

三阳开泰

九阳启泰牧童倚树,放牧九羊。“九”指多,“羊”与“阳”谐音,又“羊”为古“祥”字,喻为阳光、祥光、福星高照等。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九阳启泰”意为祥光高照、带来好运、万事如意等。

九阳启泰

二龙戏珠龙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是华夏图腾文化的产物,远古时的三皇五帝以龙为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被尊为至高无尚的神。龙珠可避水火,为龙所吐。“二龙戏珠”源于民间的耍龙灯,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二龙戏珠

五客图《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白虎通·田猎》:“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北宋文学家称五种瑞禽为五客:白鹇为间客,白鹭为雪客,白鹤为仙客,孔雀为南客,鹦鹉为西客。旧时讲究五客云集兆吉祥。

凤羽祥云古人可凭云色观察凶吉,五彩缤纷者为祥云,黑云翻滚者为恶云。祥云多作吉祥图绘,且有飘飘欲仙的意境。凤凰是象征和平与幸福的瑞鸟。中国古代神话中,凡祥云瑞气,有凤来仪,必有富贵吉祥。“凤羽祥云”为大吉。

彩凤祥云古代凤凰为瑞鸟,《宋书·符瑞志》描写凤凰:“蛇头燕领,龟背鳖腹,鹤顶鸡喇鸿前鱼尾,青首驸翼,连立而鸳鸯思。”祥云为祥瑞之云,《旧唐书·郑肃传》:“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彩凤祥云”表示吉祥如意。

双凤平安瓶耳为双凤头的花瓶。“瓶”与“平”同音相关,寓意平安,凤为吉祥禽,四灵之一,兆大德、吉祥、太平。

麒麟如意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说苑》称其“含仁怀意,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间循循如也。”一副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寓意“君子如意”。

麒麟祥瑞《说文》:“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麟也。”麒为雄,麟为雌。麒麟与龙、凤、龟合称“四灵。”《毛诗义疏》:说它“王者至仁则出”。古人说它武而不害,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是仁慈和祥瑞的象征。

麟吐玉书由麒麟、八宝、宝珠组合成图。据《拾遗记》:“(孔)夫子之生夕,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寓意天下昌明。

麟凤呈祥由麒麟、凤凰组合成图。《吴越春秋》:“禹养万民,凤凰栖于树,麒麟步于庭。”麒麟为仁兽,蹄不踏青草和昆虫,不群居,不旅行,不饮污池。凤乃神禽,不啄活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乱翔非梧桐不栖,非竹食不食。“麟凤呈祥”寓意天下太平。

万事如意由一瓶万年青,几只柿子及灵芝等组合成图。万年青是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柿”与“事”谐音,二者合为“万事”,也含万年之意。灵芝代为如意。如意顶端多做成灵芝形或云头形,多用竹、玉、骨等制作,供人赏玩,取其音之吉祥。

百事如意由柏树、柿子、灵芝组合成图。在传统观念中,百为极数,言其极多,因而诸事冠以百则可概称其全部。柏与松齐寿,为长寿之木。以柏树喻“百”,柿子喻“事”,灵芝喻“称心如意”,合为“百事如意”。

百事如意由二仙女、一小童组合成图。一仙女持百合花,一仙女持如意。小童拉狮子形小玩具轱辘车。取百合之“百”,狮子之“狮”(谐音事),加上如意,合为“百事如意”。

必定如意由笔、银锭、如意组合成图。“笔”谐音“必”,“锭”谐音“定”。全图寓意功名成就,事业顺利。

平安如意由瓶、如意组合成图。瓶的造型命名,常取意吉祥。“瓶”与“平”谐音,取意“平安”。瓶中插放如意,寓意平平安安,称心如意。

第六章

平安如意

吉祥如意由象、持如意童子组合成图,童子骑象,“骑”谐音“吉”。象,体大寿长,性格温和,多表示天下太平。

吉祥如意

河清海晏由荷花、海棠、飞燕组合成图。“荷”与“河”谐音,取海棠之“海”,“燕”与“晏”谐音,合为“河清海晏”,晏者,安也。河清海晏,寓意太平盛世,天下大治。

山河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成汤迁之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秦攻西周,取九鼎,其一沉于泗水,余八无考。后以“九鼎”喻分量之重。山河即指国家政权,“山河九鼎”寓意江山永固。

天从人愿由天竹、灵芝组合成图。天竹取其“天”,灵芝中有人芝,取其“人”,合为“天从人愿”。自古认为,天是永恒的,天意不可违。但人们无不祈盼老天能顺应人的心愿。

天宝九如由小鸟盘旋于云中,再围以九个如意纹组合成图。三足乌是古代神话中的日中神禽,亦常作瑞鸟而列于西王母应旁。古代的装饰上常将飞翔的小鸟喻为太阳,周围配以祥云作为天的象征。另外又用了九个如意纹,如意曾被作为天帝力量的象征。“天宝九如”寓意天赐福寿。

太平世界六朵莲花中各有一符图:太极图、冏形图、两束丝图、双钱图、定胜图、对角觥图。这是一组古代流行的象征吉祥的图案。寓意为天地阴阳,五湖四海,光明正大,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富民强。六朵莲花寓意“六合太平”。

仙壶集庆由鹤首壶、天竹、牡丹组合成图。仙鹤为吉祥之鸟,“仙壶”谐音取意“仙屋”,象征仙人居住的地方。壶上的天竹取谐音“祝”,牡丹花取意“富贵”。合为祝祷吉庆、祥和、幸福。

祥光普照在古代传说和神话中,火珠是一种能聚光引火的神奇宝珠,也是象征祥光普照大地、永不熄灭的吉祥物。它在威武的龙的面前,又常是雷鸣和闪电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宫殿、各种建筑的正脊上常用它装饰,寓意普天之下,祥光吉照。

富贵千善《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故牡丹也称“富贵花”,以示富。瓶上的大“善”字,是由一千个小“善”字组成。人们相信,人生在世以善为本,多行善事,多施善心,才能永享荣华富贵。

锦上添花由织锦上加花朵组成。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物,本身就很美,再在上面加织花朵,叫“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锦的底纹为“”字,本为梵文,在此表示绵长不断。

吉光高照由大丽花、红灯笼组合成图。大丽花的“丽”与“吉”谐音,红灯高悬,光明四照。吉光高照,可使家庭安乐、人丁兴旺、国家昌盛、天下太平。

双鱼吉庆鱼作为吉祥物,多因“鱼”与“余”谐音而来,寓意生活富裕美好。早在汉代铜洗底部就绘有双鱼,侧面题“大吉羊”,即“大吉祥”。“击磬”谐音“吉庆”,寓意富裕、吉祥、喜庆。

大吉葫芦形瓶上有“大吉”二字。吉,意为喜、利。《易·系辞上》:“吉,无不利。”大吉则大吉利。葫芦与“福禄”谐音,上书“大吉”二字且布满吉祥花纹,瓶又有平安之意,故为吉上加吉,大吉大利。

大吉大利由桔、栗组合而成。作为吉祥物,“桔”与“吉”谐音。“栗” 与“利” 谐音。大吉大利自然是人们的祈盼。

大吉大利古代,最常见的钱是圆形方孔的铜钱。其形状取意“天圆地方”、“外法天,内法地”,秦始皇时将其他各种形状的货币统一为这种形制,其后一直延用两千余年。钱是财富的代表,上面又有大吉大利,则更为吉祥。

吉庆有余磬,中国古代宫廷打击乐器,周朝时就设有磬师。中国古磬大体有两种,悬一面独奏者为“持磬”,悬多面合奏者为“编磬”。磬用石或玉或金属制成,其音清亮悦耳。以击磬、有鱼喻“吉庆有余”,表示吉祥连绵,绰绰有余。

吉庆有余一童子举鱼形灯笼,一童子拎磬敲击,以寓“吉庆有余”。

同喜喜鹊栖于梧桐树上。喜鹊,在古代曾被称做神女,有预兆先知的神异本领。民间又将喜鹊作为喜鸟,在吉祥图案中喜鹊多表示“喜”。梧桐自古就是中国的吉祥物,相传梧桐有圣洁之身,故凤凰只落此树,“桐”与“同”谐音。旧时,当接受别人贺喜时,多以“同喜”作答。

欢天喜地由地面之獾和天上喜鹊组合成图。獾,亦称猪獾,善于掘土,通常筑洞于土丘或大树下,“獾”谐音“欢”。喜鹊翔于天而看地,獾立于地而望天,合为“欢天喜地”。

喜从天降一蜘蛛从上方之网直线垂下。古人以蜘蛛出现为喜事的征兆,因而蜘蛛又有“喜珠”之称。在民间,蜘蛛有许多别名,如壁钱、喜子、喜田、亲客等。唐时人多画蜘蛛于墙上,称为“壁钱”。

天中集瑞端午在五月初五,人称为天中节,“天中集瑞”是端午节时人们颂祝吉祥的图案。图中有五种祥瑞之物。蜘蛛,寓意喜从天降。樱桃,寓福寿延年。枇杷,备四时之气。蒜,可祛除五毒。菖蒲,叶可编织端午节令的各种用具。

喜重重由众多喜字组成“囍”字。喜,有快乐满足之意。“囍”已是重喜,意为“双喜临门”,多用于新婚。而几十个喜组成“喜”,自然是喜重重了。喜重重乃人之大吉。

报喜图由喜鹊和豹组合成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豹,似虎,环文。”豹示英武,古代以“豹尾”象征爵禄、荣誉,称用兵之术为“豹韬”。豹在此处取“报”谐音,与喜鹊之“喜”,合为“报喜图”。

报喜图

喜在眼前两只喜鹊围一铜钱。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商周时开始用青铜制造钱币,后也有用金、银铸币的。铜钱上多铸有制作年号及祝福国家太平昌盛的吉语,形多为圆形正中有方孔,孔也称“钱眼”,倒置与“眼前”谐音,与喜鹊组成“喜在眼前”。

喜在眼前一年轻文士看着眼前枝头的喜鹊。主题意更为直接、明显。

喜鹊登梅由鹿、梅花与喜鹊组合成图。《天宝遗事·灵鹊报喜》:“时人之家,闻鹊声,皆曰喜兆,故谓灵鹊报喜。”春联有:“红梅吐蕊迎新春,喜鹊登枝唱丰年。”喜联有:“金鸡踏桂题婚礼,喜鹊登梅报佳音。”鹊是报喜的鸟,梅是报春的花,“喜鹊登梅”寓意好事将来。

喜鹊登梅

本固枝荣莲花与佛教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弥陀之净土,以莲花为所居”即指佛国,并喻之为“莲花藏界”,赋予莲花以神圣之意。随着佛教的流传,莲花图案已成为佛教的一种标志,也多见于世俗。莲是盘根植物,枝、叶、花一并茂盛,示“本固枝荣”。

本固枝荣

珠联璧合语出北朝庾信的《郑常神道碑》:“发源纂胄,叶派枝生,开国承家,珠联璧合。”始于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更早则有《庄子·列御寇》:“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意为人杰或物华汇聚,相映成辉。

玉树芝兰《晋书·谢玄传》载:谢玄与从兄谢朗俱为叔谢安所器重,安尝诫约子侄:“汝等何豫人?”诸子莫言,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世遂将芝兰玉树用作人才之美喻。中国文化中,芝兰喻君子,玉树喻人才。

君子之交由兰花、灵芝和礁石组合成图。兰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被誉为花中君子,常指代人品,如“兰交”指知心朋友。灵芝是仙草,“芝”与“之”谐音。“礁”与“交”谐音,礁石坚固,意为牢不可破。

国色天香《本草纲目》:“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令人倾倒。唐李正封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从此便有“国色天香”之称。后多以此誉妇人之雍容华贵。

春兰秋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又有兰、菊“纯是君子”之誉。春兰,品质高洁,风姿绰约,花香芬芳,为春花之首。秋菊,一身傲骨,神韵清秀,千姿百态,为秋卉之冠。寓意各擅其美,各领风骚。

香花三元兰花、桂花和茉莉,均以异香著称。以品评花香的四项标准浓、清、远、久来衡量,均为上品。在名花中,兰是观赏花卉中的状元,桂花是食品配料中的状元,而茉莉则是熏茶花卉中的状元,故又称其为“香花三元”。

旭日东升一轮红日从东海万顷碧涛中冉冉升起,象征着生活、事业、国家蒸蒸日上。鹤亦被称为一品鸟,六只又有“六顺”之吉,六只仙鹤环日而翔,又有“指日高升”之意。

旭日东升

丹凤朝阳凤凰,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头似锦鸡,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嘴似鹦鹉,尾如孔雀,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在远古图腾时代就被视为神鸟而受到崇拜,是人的保护神。“丹凤朝阳”喻人们对光明幸福的追求。

丹凤朝阳

百鸟朝凤传说中的凤凰原来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在大旱之年,以它辛勤劳动的果实拯救了濒于饿死的众多鸟类。为了感谢它,众鸟从各自身上选一根最美的羽毛献给凤凰,从此凤凰就成为一只最美丽的神鸟,被尊为百鸟之王。每逢它的生日,百鸟都来朝贺。寓意万众瞩目,安乐太平。

云龙风虎《说文》:“龙,鳞虫之长。”龙,被华夏先民奉为神祖,是中国最尊崇的神物。古代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真龙天子”。《说文》:“虎,山兽之君也。”虎的威猛,为人所羡。最勇猛的将军被称为“虎将”。又有“云从龙,风从虎”之说,就是说龙出现时常有云相伴(龙可升天),虎出没时必然风起。“云龙风虎”象征杰出人物。

虎啸风生以真虎组成虎字。“虎啸风声远,龙腾海浪高。”虎为百兽之王,威武凶猛。人们常以“虎将”喻英勇善战的将军,以“虎子”喻雄健后进等。对豪雄人杰的奋发有为则称“虎啸风生”。

青钱万选比喻文辞出众。《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晏殊诗:“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青铜钱年代久远故而珍贵,所以在众钱中万选万中。

英雄独立《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李白《独漉篇》:“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搏九天。”鹰,为高空猛禽,具威姿,有猛志。又“鹰”与“英”谐音,雄鹰单脚独立,寓意英雄独步天下,驰骋江山。

君子豹变《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疏》:“亦润色鸿业,如豹之蔚缛,故曰君子豹变也。”此为颂祝君子,事业有成之辞。《列女传·陶答妻子》中的所谓“豹隐”,与传统的为人处世哲学相吻合,故而也被视为君子风范。

鸡群鹤立《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此处指晋朝名士嵇绍,长得姿容秀美,在人群中犹如鹤立鸡群。而其父嵇康,更是气宇非凡。“群鸡鹤立”喻才能出众。

大人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大人虎变”常比喻大人物行止屈伸,莫测高深,犹如虎身之花纹,斑驳多彩。喻人奋发有为,事业有成。

九贡九贡,是周朝征收的九类贡物。《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大象带来九贡意寓财丰物博。

一团和气胖阿福满面微笑,手捧“和气吉祥”条幅。“一团和气”语出南宋朱熹《伊洛渊源录》评论北宋理学派的奠基人程颢:“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在家能和睦,在外能交友,买卖能生财。

一团和气

三清由松枝、梅花、佛手组合成图。“三清”本是吉语,在道教中指的是最高天界,也指神仙所居住的最高仙境。在清朝皇家的习俗中,每年正月初二,就用松花、松子、佛手加白雪烹制成“三清茶”,举行茶宴。传统文化中以梅、松、佛手三件吉物象征清明高洁。

四君子由梅、兰、竹、菊组合成图。梅,凌寒留香,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兰,幽香清远,是高洁清雅的象征。竹,临寒不凋,是高风亮节、虚心向上的象征。菊,素雅留芳,是高洁情操、坚贞不屈的象征。四花均有潇洒的风度,在群芳中被誉为“四君子”。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称其为“宝”,并不是稀见或价昂,而是它们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求学上进、著书立说、吟诗作赋、书法绘画等,缺一不可。是人们重视文化、尊重知识的表现。

四神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中国五行说中已有出现,后被道教吸收,有了人格化的发展,如玄武大帝。它们分守四方,是神圣、权威的象征。

四灵龙、凤、麒麟和龟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四种灵异动物。龙、凤、麟均是传说中的神物,而龟以其长寿特性为人崇拜。

五瑞是五种形状的玉器。在上古,它们被作为交通神明的圣物,又成为权力、吉祥的象征。《周礼·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毂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另《白虎通·文质》:“何谓五瑞?谓圭、璧、琮、璜、璋也。”以五种瑞玉,表示吉祥如意。

八音图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籥等属竹类。众乐妙音,吉祥喜庆。

八音图

暗八仙暗八仙,指八仙所持宝物。葫芦,能炼丹制药,普救众生。剑,可威镇群魔。扇,能起死回生。鱼鼓,能星相卦卜 、灵验生命。笛,有万物生灵之能。阴阳板,仙板神鸣,使万籁无声。花篮,能广通神明。荷花,可修身静禅。

暗八仙

八吉祥八吉祥,亦称八宝,分别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因为这八件中的第一件法螺妙音吉祥,所以统称“八吉祥”。俗称第八件盘长为八吉,又以盘长代表八宝。一般常以八宝作为佛家的符号,简称做“螺轮伞盖,花罐鱼长”。

九章九章,为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种图案。《礼记·杂记上》:“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复,招魂之礼。《周礼·春官·司服》载:古制王六服同冕;上公冕服九章,诸侯冕服七章,诸子冕服五章。

金玉连环又叫“九连环”、“富贵不断头”。由九个相互圈套的圆环组合成图。圆,无首无尾,被当作齐全而长久不断的象征,寓意世代连绵不绝。九为阳数之极,又谐音“久”。全图寓意世世代代吉祥幸福。

十二章十二章是古代皇帝在最隆重场合所穿礼服上的装饰纹样,均有取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取其文丽;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货币泉刀由刀形币、布币等古货币组合成图。钱又称为“泉”,刀形钱即“泉刀”。为古时重宝,寓意大吉祥。

杂宝由宝珠、古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组合成图。宝珠象征祥光,古钱象征富庶,磬寓意喜庆,祥云即祥瑞,方胜象征连绵不断,犀角杯象征凯旋,书画象征智慧,灵芝象征仙寿,鼎象征太平,元宝象征财富,红叶、艾叶、蕉叶均兆吉祥。全图寓意吉祥无限。

宝相花宝相,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庄严称呼。宝相花即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花,魏晋以来伴随着宗教而盛行,成为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的一种。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花、菊花的特征,更主要是吸收了莲花的特征,进行艺术处理,成为理想的花型。

神盘神盘,是运动中的八卦图像、极具形式美感的吉祥符图。《易传》认为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最主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