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云岩寺塔(虎丘塔)

 苏迷 2024-08-28 发布于上海

        来虎丘山主要看塔,虎丘塔是俗称,正经名字是云岩寺塔,在虎丘山景区里面,先从正门进去

正脊中间的装饰

鸱尾的龙须很长,别的部分比较简单

二山门,称为“断梁殿”,面三进二,歇山顶,建于元代。

正脊中间无特殊装饰,两边鸱尾的形状和山门差不多

房间进深两间,第一间左右为哼哈二将,第二间左右有石碑

之所以叫断梁,就是平梁下面本应为四椽袱,但是断开,分为两个健壮的乳袱,再下面是弱一些的四椽袱,之间用斗拱连接

乳袱前面搭在檐柱上,后面搭在金柱上

檐下斗拱,只出一跳华拱,没有耍头(或者说乳袱出的不够长)

转角斗拱

正式进入景区

路边有一颗挺拔的黄杨。以黄杨这生长速度,已经算很大的了

往里走,就是一些零散小景点,看介绍都是一些传说的故事,什么试剑石之类的

剑池据说里面陪葬了很多宝剑,但是考古人员是否有打捞?没有说明,暂且就当个故事听吧

逐渐接近虎丘塔,像个洲际导弹

剑池上方的小桥,居然叫做双井桥,确实有两口井

说是井,其实就是桥上的孔,可以取下面剑池里的水。从桥边取水是怕掉下去吗?还专门打两个孔

正文来了

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为七层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因年久失修,木质塔檐已经湮灭,塔身残高47.7米,向北偏东方向倾斜2.34米,最大倾角为3度59分,是中国第一斜塔,也苏州的标志和象征。(斜塔原来不斜,是因为地基沉降导致,不知道还能撑多久,看着真挺悬的)

1961年被评为国保,可见文物价值还是挺高的,但是欣赏价值....似乎不是太高,可见的构件均为砖砌,虽然近些年有加固和维保,但还是有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当年修复的时候发现一些铜镜、佛龛、舍利、秘色瓷等宝物,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转角处的柱子明显是新补的,每个面分为三间,中间门,左右砖砌假窗(不很明显)

砖斗拱之间有花卉纹

斗拱之间残损的花卉纹样↓

内部据说有木质楼梯,中间还有塔心柱。但是不让进

有的部分是像如意头的装饰纹样

靠近塔顶,如意纹样更明显

其他并没有什么看点

一层,八面都有门

远观塔顶

再远点观

塔内的宝物

1956年在塔固维修工程中,发现一石函,内贮经箱,上面写有“辛酉岁建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入宝塔”,箱内放有经卷石函、铜钱等。这些宝物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展出。

木泥刀,木楔

残石像、塔砖

秘色瓷莲花碗

由碗、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及圈足处均浅浮雕大瓣莲花,宛如青莲盛开。通体施青釉,釉层厚且均匀;瓷胎灰白,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

秘色瓷是指唐、五代至宋代浙江上林湖一带越窑烧造的顶级青釉瓷器。秘色瓷莲花碗在秘色瓷器中独领风骚,被专家一致认为是五代越窑的代表作,为秘色瓷中的稀有精品。

石函、青瓷碗、铁函

一佛二菩萨像

十一面观音、十二生肖铜镜

然后周围散步,在塔的东侧有个大雄宝殿

脊刹,虽然新但是挺有意思

宝殿背后是渡海观音,也是很新

看彩塑还是得去山西

宝殿北侧,风景还是不错

向东有个小平台,远观隐约可以看到北寺塔

12月对苏州来说,居然只是深秋,这么丰富的颜色,在北京可是很难看到

这种人为造景不明显,主体看起来比较自然的景观,还是很舒服的

这种有点刻意的景观也不是说不好看,但还是更喜欢自然感觉多一些的风景,哪怕野一些

原创:艾哈迈德黄杨

黄杨之印公众号  24.8.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