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历代诗文咏岢岚》后记 这是一本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书。意料之外,是因我虽有过编撰几本文史书籍的经验,但深知志不在此,写现代口语诗的诱惑显然更大更过瘾,这本书本可擦肩而过;意料之中,是因人与人的相遇,认知与认知的碰撞,风云际会,诸般缘聚,这本书似乎非要生出来不可了。于是,就孕育了,就背负了,就诞生了,历时一年有余。其间自加难度,不喜偷懒,时常穿越回诗文里驻足,久久顿挫于历史的边角,免不了生出“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之冲动,冲动的残痕就在那些或长或短的简析文字里。 编书自然是有乐趣的,不然面对这么一项类似文字考古的苦差事,不知要打多少遍退堂鼓了。乐趣之一是发现人所未知的写岢岚的诗文,找到本属于岢岚但淹没久远几乎无人知晓的那些人和事,把这些人和事呈现在本书中,仿佛是把少小离家的人接回了他们的故乡岢岚,让曾经与岢岚有关的故事粉墨登场重新上演。本书里这样的诗文占到相当篇幅,从而扩大了岢岚的诗文疆域,刷新了人们对岢岚一般性的认知,这也是吸引我不断深入浩瀚古籍寻奇探幽的动力所在。乐趣之二是发现古籍中的舛误并加以改正,既体现在零散的注释乃至作者简介里,也体现在附录中对《岢岚州志》艺文舛误的集中举隅。这并不显得自己比古人高明,而是后来者面对既往必须要有的一份真诚和责任。乐趣之三是对每篇诗文进行解读简析,这意味着我必须要真正理解这些诗文而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还意味着我必须以一个当代人来凝视前人和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凝视必须饱含欣赏,亦不乏批判。同时,在整理编撰此书过程中,也发现自己以往编校有关资料的一些失误,深感汗颜,如履薄冰之感顿生,感谢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把曾经的遗憾弥补过来,多少了了一些文字之债,这自然也是令人快慰之事。也因此,自己深刻认识到,文献难觅,校勘不易,即便本书三番五次地认真校对修改,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错讹必所不免,故而尚有惴惴不安处。至于见闻固陋,学力绵薄,存在失当之谬,则敬待有识之士拨冗斧正。 帕斯卡尔在《沉思录》里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于我而言,这本编于壬寅年的书,刚好填满了自己居家时待在书房的日子,而当本书基本画上句号,已是春暖花开之时,有一种抬望眼倍明之感。倘若本书能对研究岢岚地域文化、展示岢岚历代文学成就、探索岢岚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有所裨益,于愿足矣。愿有心人前来领略岢岚这个好地方之妙时,也别忘记翻阅一下这本诗文,你会发现,山水从来都是这般鲜活,草木从来都是如此蔓发,来来往往从来都是生命的馈赠,而你永远都可以有新的发现。 晏非,现代口语诗创作者。部分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口语诗年鉴》《雨露风》《中国现代诗巡展》《后口语500首》《中原诗歌节月选》《佛城诗歌》等。编著出版有《历代咏忻诗文选》《保德史料补遗》(上、下)、《历代诗文咏岢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