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绝学无为闲道人,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我们心中的迷雾。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忙碌于追求各种学问和技能,却忘记了内心的宁静。绝学并非放弃学习,而是超越世俗的知识,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闲道人,是指那些内心自在、不为外物所扰的人。我们不必刻意去除妄想,也不必执着地追求真理,因为当我们放下执着,真理自然会在心中显现。 【2】 无明实性即佛性,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是我们心中的迷惑和烦恼。然而,永嘉大师告诉我们,无明的实性就是佛性。佛性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的身体虽然是虚幻的,但在这虚幻之中,蕴含着法身的真理。法身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只是一种幻化,就能超越对身体的执着,领悟到法身的奥秘。 【3】 法身觉了无一物,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当我们觉悟到法身的境界时,就会发现心中无一物。这里的无一物,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指心中没有执着和烦恼。我们的本源自性,就是天真佛。天真佛是我们内心最纯净、最真实的部分,它不受外界的影响,永远保持着宁静和自在。 【4】 五蕴浮云空去来,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是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永嘉大师将五蕴比喻为浮云,它们在空中来来去去,变幻无常。三毒,即贪、嗔、痴,是我们心中的三种烦恼。他将三毒比喻为水泡,它们在水中虚虚实实,出没不定。我们常常被五蕴和三毒所困扰,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然而,当我们认识到它们的本质都是虚幻的,就能超越它们的束缚,获得内心的自由。 【5】 若将妄语诳众生,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这句话是永嘉大师对修行者的告诫。修行者应该以真诚和善良的心去对待众生,不能用妄语来欺骗他们。如果修行者用妄语来诳众生,就会自招拔舌之苦,在尘沙劫中受苦受难。这里的拔舌之苦,并不是指真正的拔舌,而是指内心的痛苦和折磨。尘沙劫,是指无数的时间。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者应该保持真诚和善良,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他人。 【6】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这句话表达了永嘉大师对生死的深刻感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生死轮回似乎没有尽头。然而,当我们顿悟了无生的境界,就会发现生死只是一种假象。无生,并不是指没有生命,而是指超越了生死的境界。在无生的境界中,我们不再被生死所困扰,也不再被荣辱所左右。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
|
来自: 新用户8347603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