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玄数的应用与易理

 澈本究源 2024-08-28 发布于广东
一、太玄数
口诀: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巳亥数归四。
“太玄数”又称“乾坤真甲子”、“纳音五行数”。如何理解太玄数要从:先天范围数、先天数、大衍数、声律
数等几个方面去解释;
因为本文比较枯燥无味,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看,所以我们先把简单的写到前面,分析一下太玄数的特点,不深究易理,掌握规律,记住了口诀也不错~~
通过《太玄数》口诀,可以发现:天干之“五合”太极,与地支之“六冲”太极。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每组天干都是五合,地支都是六冲,数字从九递减到四,这就是规律!
公众号周健祥六爻
注意:巳亥4,此处只有地支,没有天干的配合,这个就是“天门、地户”的密窍所在。
二、如何应用太玄数
这里我们不讨论利用太玄数起局排盘的问题,简单只从天干地支的组合,讨论数字。可以应用到四柱八字体系中,注意不是看到甲就说9,子是9.因为单独的天干、地支主要还以原始天干、地支的序数去推论。只有当天干地支组合成了太玄数的时候,才去推论
如:
甲子、甲午、乙丑、乙未、丙寅、丙申、丁卯、丁酉、戊辰、戊戌的时候分别论各自的太玄数。
比如:丁酉为六,酉可以是酒食,所以可以是60度的酒
这是一个应用的小技巧。
如果不想了解易理,到这里,只要记住口诀与应用就够了~
枯燥之旅开始了
三、太玄数的古文
我们说“太玄数”又称“乾坤真甲子”、“纳音五行数”。如何理解太玄数要从:先天范围数、先天数、大衍数、声律数等几个方面去解释;
1、《太玄经》先天范围数。
第八卷中有一段文字:“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并律吕之数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钟之数立焉,其以为度也皆生黄钟。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 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这个数是和声律有关系的。
因为是声律,顺便说一下纳音问题:
用大衍之数四十九,减去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取数四等数,如果余数大于五则再用其余数减去五,如果余数仍大于五则再用其余数再减去五,直至余数小于物或等于五。余数按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进行归类,则其相生者取用,便是纳音也。相生者,余一为水生木,余二为火生土,余三为木生火,余四为金生水,余五为土生金。
例如:
我们熟悉的甲子乙丑海中金,甲子乙丑相加为(9 9 8 8=34),大衍之数为49-34=15.整除5为土,土生金,所以甲子乙丑为金。
我们为了简单的记忆,直接取“个位数”来直接归纳总结
纳音属于火的都是尾数一六,
纳音属于土的都是尾数二七,
纳音属于木的都是尾数三八,
纳音属于金的都是尾数四九,
纳音属于水的都是尾数五十。
火为余数一,土为余数二,木为余数三,金为余数四,水为余数五.
如:
甲子乙丑=34,个位数为4,所以是金。
丙寅丁卯=26,个位数为6,所以是火。
备注:
只有木和金可以不依据任何媒介,只要有所动就可发出声音。但水、火、土须依靠其他的媒介才能发声,水依靠土才能发音,比如平静的水面只有投进一块石头才能发音。火依靠水发音,比如正在燃烧的火,倒进水以后就会发出声音来。土依靠火发音,比如烧窑时,土就是靠火的燃烧来成型的,从而发出声音,比如地震。另金以金为音,木以木为音,水以土为音。
2、《太玄经》的注解《太玄本旨》:
“子一阳生,午一阴生,气生一分,则数虚一分,故子午之数虚一而止九;丑二阳生,未二阴生而丑未之数虚二而止八,顺而至于六阳六阴之月,而巳亥之数虚六而止四,皆自十而逆除也。九阳数为数之统,此玄之所以为用也。子午虚一而无位此玄之所以为体也。”
  
3、《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一中:
称这个数为“先天之数”,又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子午者,乾震之所纳也;丑未者,坤巽之所纳也;寅申者,坎所纳也…………巳亥者,兑所纳也。
阳数极于九,阴数极于八,故乾坤得之,震巽长而统于父母,其余以次而降。两大六子,男女长少之序,秩然不紊,非人之所能强为也………且甲己土生乙庚金,乙庚金生丙辛水,丙辛水生丁壬木,丁壬木生戊癸火,层累而下,又自然而然之数也。然则无十无一二三何也?曰:数终于九,十即一也。若夫一二三乃天地人之大数,不得偏寄于一日一辰之间者也。且言九八七六五四则一二三在其中也”。
  
4、《三命通会》中:
“甲天干之首,子地支之首,二义之循环,一阳之来复,故甲子起于天地之数是也。子一阳属乾,父道也。甲壬配之,从子数甲至申见壬,得九数,乾元用九也。夫妇配合,故甲己二干皆得九也。丑上加乙至申得八,故乙庚二干皆得八也…………戊癸二干皆得五也。此天干起于乾也。午为一阴,属坤,臣道也。乙癸配之,从午加乙至寅见癸,得九也。子为一阳,午为一阴,夫妇之道,故子午二支皆得九也……以巳加亥至寅得四,巳亥二支皆得四也。
数止于九不言十者,十则又起一数,故凡十数则曰'一十’。
洛书数始于一终于九,太玄独从四九数不言一二三者,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有天地而后有万物,故曰'三元’。且天干十地支十二起于九终于四,天干地支已尽,自无一二三。太玄起数皆理之自然,如此不可不知”。
  
5、《渊海子平》详解定真篇上:
“《易》曰:艮乃万物之始,坤乃万物之终,甲乃天之首,子为地之首,二仪之循环,一阳来复。故
甲子至壬申九数,甲己相合,子午相冲。故云:甲己子午九。
乙丑至壬申八数,乙庚相合,丑未相冲,故云:乙庚丑未八。
丙寅至壬申七数,丙辛相合,寅申相冲,故云:丙辛寅申七。
丁卯至壬申六数,丁壬相合,卯西相冲,故云:丁壬卯酉六。
辰戌至壬申五数,戊癸相合,辰戌相冲,故云:戊癸辰戌五。
己巳至壬申四数,巳亥相冲,故云:巳亥单数四。
赋云:略之为定一端,故究之翻成万绪矣。”
歌云:
五行真假少人知,大衍先排四九枝。
当除甲己子午九,丑未乙庚八数推,丙辛猴虎同除七,卯酉丁壬六去宜,辰戌戊癸皆除五,巳亥甚於四去之。
五将五数退除了,余者相生莫要疑,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最为微,此是乾坤真甲子,知之须是泄天机,六旬甲子妙幽玄,七七抽除地与天,五减零求生数理,纳音得此几人传。
 
6、《继善篇》
“五行真假少人知,知时须是泄天机”。五行真假者,纳音是也,乃天地大衍数也。先论大衍四十九数,再次第将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当属四等数除之,除减不尽,又按五行之数除之。除者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相生取用,便是纳音也。
相生者,余一生木,余二生土,余三生火,余四生水,余五生金。且如甲9子9乙8丑8四个字,干支共除了三十四数,外有十五数(49-34=15),以二五除了一十,余得五属金,土能生金,是甲子乙丑金也。
又如丙7寅7丁6卯6四个字,干支共除了二十六数,外有二十三数,以四五除了二十,余剩三属木,木能生火,是丙寅丁卯火也。
余者依此。岂得有金在海中,火在炉中之说。世有不肖之说,未遇明师,道听途说,错论古道,迷误后人,焉能中理。故将甲子乙丑金,喻子丑近北方水旺之地,为海中金。丙寅丁卯火者,寅卯近东方生火之地,如炉中之说。
自汉时娄景先生以前,并无金在海中,火在炉中。子平之法,不用胎元小运,不用纳音,专以生日天元为主,配合八字干支并支中所藏者人元,或当生为财,为官,为祸,为福,依此参详。人命贵贱,得失荣枯,贤愚可知矣。赋云:在识其道,拙说犹神,才知玄妙之奥。
歌云:五行真假少人知,大衍先排四九枝,当除甲己子午九,丑未乙庚八数推,丙辛猴虎同除七,卯酉丁壬六法直,辰戌戊癸皆除五,巳亥当除四去之,后将五数追除了,除者相生莫要疑。水一火二木三是,金四土五最幽微。此是乾坤真甲子,知时须是泄天机。
歌曰:六旬甲子妙幽玄,七七抽除地与天,五减零求生数理,纳音得此几人传。天地直杀,夫万物者,育乎天地,运乎四时,春以万物,滋荣如归。盖生之归藏,莫离乎土。土,坤艮是也。
《易》曰:艮乃万物之始,坤乃万物之终。甲乃天之首,子为地之首。二仪之循环,一阳之来复,故甲子至壬申九数。甲己相合,子午相冲,故云甲己子午九。乙丑至壬申八数,乙庚相合,丑未相冲,故云乙庚丑未八。丙寅至壬申七数,丙辛相合,寅申相冲,故云丙辛寅申七。丁卯至壬申六数,丁壬相合,卯酉对冲,故云丁壬卯酉六。戊辰至壬申五数,戊癸相合,辰戌对冲,故云戊癸辰戌五。己巳至壬申四数,巳亥相冲,放巳亥单数四。赋云:略之为定一端,故究之翻成万绪矣。
能看到坚持看到这里就很不错了~~~
我们开始去理解古文
四、太玄数推算
如此多的解释,我们再重新梳理一下,如果理解了第一句话,后面的就都能理解了,但需要我们耐着性子去仔细的看~~~,或者先收藏了,等平心静气的时候再回过头看:
《第一句》:易曰:艮乃生物之始,坤乃成物之终。甲,天干之首;子,地支之首。二义之循环,一阳之来复。故甲子起于天地之数是也。
为什么甲已子午是九呢?
盖万物者,本乎天地,运乎四时。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天地之数”。都逃不脱四时之理。因春以万物滋养于艮,秋于万物凋零于坤,生发归藏,莫离于土。这句话就讲到土的重要性,万物生于土也灭于土,长生于土也藏于土,土者坤艮也,坤艮二卦就是土。不离艮,不离坤,这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坤艮之理。也就后面,为什么要数到申、为什么要数到寅的原因。
《第二句》:子一阳属乾,父之道也,甲壬配之,从子数,甲至申见壬得九数,乾元用九也。夫妇配合,故甲己二干皆得九也。
怎么理解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分天干和地支两部分理解:
天干的太玄数:子为一阳属乾,乾为天,乾纳甲壬。所以甲壬相配从子开始数,数到申,就为壬申了。
甲坐在子上数到申,申就为坤,就为九数,所以甲是九。夫妇配合,故甲已二干皆得九也。(因为甲是丈夫,已是妻子,甲已相合是夫妻之道,丈夫是九,那妻子也是九,所以已也是九数。)
后面的接着推:
乙就从丑开始数,(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还是要数到申,乙丑数到壬申就是八数。所以乙为八数。乙庚相合,所以乙和庚都为八数。
丙就从寅开始数,数到申为七,丙寅数到壬申就是七数。所以丙为七,丙辛合,所以丙与辛都是七。
其他的同理,这是天干之数的来源,这就叫天干起于乾。是从子开始数,数到申。
天干容易理解,而地支比较麻烦,有很多版本的解释,
《第三句》地支的太玄数:午为一阴属坤,臣乎也。乙癸配之,从午加乙至寅,见癸得九也。子为一阳,午为一阴,夫妇之道。故子午二支皆得九也;
如何理解
地支是从午开始,午为一阴生。坤卦纳乙癸,所以从午开始就要数到寅,寅是艮,刚才是天干数到申,申到坤,地支就数到寅,寅是艮。为什么到寅,因为是艮卦。
子午两个地支放到午的位置上数到寅都是九,丑未两个地支放到未的位置上数到寅就是八。寅申两个地支从申数到寅就是七。卯酉两个地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