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仑之“仑”

 栗广野鹤 2024-08-29 发布于甘肃
笔者已指出,昆仑之“昆”,古羌语本义是“狗的”。从藏文构词法看,由表示狗的“喾”(ཁུ་ ku),后缀表示“的”之“in”构成,这两个音素(ku in)切合一起读作“kun”。如此这种“黏着式扩词方式”是藏语和阿尔泰语共有的。
乌孙有王号叫昆莫”,本义是“狗王”。黄帝后裔“昆吾氏”( ཁུའུ་ kun u),本义是“狗子狗孙”(现通常写作:ཁོན་འུ་  kon u),后缀“吾”(འུ་  u)表示“子孙”,这是藏语的习惯。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原始苯教有“犬祖”观念。
这个“昆”有同名异写字“坤”,原本指昆人居住的大地,坤是属阴的,因为地属阴。《逸周书》曰:“正西昆仑狗国。”古人把“昆仑”与“狗国”绑定在一起的原因也在这里。
昆仑之“仑”,同样是黏着式构词法的产物。本义是什么?在汉语中根本就说不清楚,只有结合藏语意思才有可能,从而明白它蕴藏着的宗教含义。
原始苯教有一种以“中心”为尊的思维方式和礼制观念,就是离中心越近地位越高,离之越远地位就越低,认为这是宇宙固有的形态。藏语把离中心最近的,叫作“仑”(བློན་ loin),读音与“昆”一样,由两个音素切合而成。
藏语把“心、心灵”叫“罗”(བློ་ blo),后缀表示“的”之“in”之后(blo in),就成了“仑”(བློན་ bloin),字面含义是“心的”,指那种指被帝王用作心腹的大臣。例如,藏语把离赞普最近,时常居于赞普左右,能被赞普直接使唤的宰相大人,叫“仑伯”(བློན་པོ་ loin bo)或“仑且伯”(བློན་ཆེན་པོ་ loin qen bo),本义就是“最靠近中心的人”,其地位当然也就最为尊贵。
正因为“仑”(བློན་ bloin)本义是“心的”,很自然地,就会有“最大的、排位第一”之类引申义,例如,松赞干布的父亲叫“那木仑蝉གནམ་རི་སློན་མཚན་   gnam ri bloin mcan),意为“天山第一蝉”,这个“天山”是指青藏高原,而“蝉”指能转世再生,因此就是“第一单于、最大单于”的意思。
《说文解字》曰:“仑,思也。”下有注曰:“仑,理也。”认为“仑”的本义是心和意识,也指条理和次序。但问题是,这些含义从何而来?字形中既没有“心”,也没有表示条理和次序的符号啊!当我们知道藏语本义是“心的”,才会豁然开朗,许慎的解释是对的。可惜的是他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同时也说明,这些雅言字最初表达的确是古羌藏语,而不是其他什么语言。
原始苯教认为,越靠近中心地位越尊贵的“礼制”关系,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一旦没有了这种尊卑等级关系,天地都将崩塌,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古人有这样一种世界观,归根结底是因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都是部族国家军事联盟,里面有许多大小不同,相对独立的部族国家,其首领都是世袭的。要想让他们各居其位,相安无事,就必须分出尊卑等级,从而形成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仑”,是任何帝国都赖以存在的基础。
古代蒙古语把部族国家叫“索仑”,本义是“獠牙的大小”,獠牙叫“索”(སོག་ sog),古代突厥类游牧民族都有“索波”(སོག་པོ་ sog bo)之称号。满洲语把部族国家叫“国仑”(guolun),本义是“头的高低”,头叫“国”(མགོ་ mgo),国是有高低等级的。由此可见这种“仑”的观念是古代游牧民族共有的。
国号中有“仑”的情形,也出现在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中,就是公元前1894年(相当于中国夏朝)出现的“巴比伦Babylonia。古羌语把“神牛”叫作“巴比”,它是君王的形象和代名词,后缀“仑”说明,这也是一个部族国家军事联盟。巴比伦最著名的君主叫“汉谟拉比”(Hammurabi),其中的“拉比”是“天牛”的意思。据记载是他建造了美丽的空中花园,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作为世界中心和华夏古人从来之地的“昆仑”,它是怎么样的?笔者以为,三星堆出土文物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

图片 

三星堆新出土的高耸神坛,它应该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昆仑

这个神坛的底座是方的,这代表大地,因为大地是四四方方的。上有四位力士抬着一只巨大的神犬。表示大地的台基四面都有一位獠牙毕露的神人在守卫着,“四嶽”是也。中间和四角还有献祭者的雕塑(已经脱落),他们有的背着酒壶,似从远道而来,有的手持玉璋,似在作法。
神坛的主体形象是一只狗,体型如此之大,让所有人和物都相形见绌了。它昂首挺胸,威严地站立在那里,傲视着大地上的一切。也只有在天祖先神灵有这样的荣耀和地位。但本质上它仍然是一只狗,因为它脖子上还系有狗索,索的一端可能是抓在上面那位成俯卧飞翔状的神人手里的。
也只有“犬戎”能想象和设计出这样的神坛,因此,它是三星堆古国统治者民族背景的最好说明、最为形象的解答!
在俯卧状神人的上部,是一个高耸的擎天柱,它分成长短两截,里面都有四根圆形柱子,因为古人认为天地四角都有天柱在支撑着,所以天不会塌下来。下面一截擎天柱的底部是方的,代表三星堆帝国,因为建立在大地上。上部一截擎天柱是圆形的,代表神灵居住的天空,因为天是圆的。而这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大地之形态,宇宙之构造,昆仑之形象。
如此这种“昆仑”的形象,其实后世也延续着,例如《诗经·大雅·崧高》开篇即曰:“崧()高维嶽,骏极于天……”这篇名为《崧高》诗歌,描述的正是周人的祖宗神山昆仑,这个“骏极于天”的形象与上图神坛造型完全相符。

图片

体型巨大的青铜神犬,颈部系有狗索

图片 

四位大力士恭恭敬敬地抬着神犬跪在神坛上 

图片

神坛四边各有“四嶽”在守卫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