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看到一些十字路口,摆着小摊,他们都是卖早点的。有卖炒粉、河粉、肠粉的,有卖酱香饼、鸡蛋饼的,有卖豆浆、包子、油条的。只见打工、上班的人,纷纷来到他们的摊位前,你要一份肠粉,他要一份炒粉。车辆稀少的大街上,城市因为有了小摊小贩的存在,尤其显得朝气蓬勃、烟火气十足。这些小摊主,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挣得一份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家用。而那些打工和上班的人,因为工作时间太紧张,没有时间亲自去做早餐,那么他们就会被这些摊位吸引,买些食物以给自己补充能量。而且小摊贩们在食客走后,都会自觉把周边卫生打扫得干净净,不留下一丝痕迹。这时,突然一声喝斥传来:“你们走开,不要在这里摆。”一位骑着电动垃圾车、穿黄色马夹的环卫女工,对着摊贩中一对中年夫妻吼道。女摊主上前询问这位环卫女工:“他们怎么能摆?我却不能?”环卫女工说:“他们摆了很多年了。”女摊主说:“我也可以从一天变成很多年啊?”只见环卫女工一时语塞。片刻,那位环卫女工不得不说出秘密:“他们每个月都向我交钱的。”“多少?”“每月300”环卫女工听到这儿,态度立刻缓和下来:“那还可以。”看来,行业潜规则已经渗透到最底层的环卫工人这里。设若这位环卫女工,每月一个摊位收取300元,那这里有四个摊位,岂不是她能收到1200元?加上她本身的工资3000多元(恐怕每个地区工资标准不同),她一个月的收入,可以比肩一个正常的打工者,这工资能说低吗?可那些摊贩们,他们一个月的收入,能付得起这300元吗?或者付出以后,手里还有剩余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