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菌药物小知识--磺胺类

 板桥胡同37号 2024-09-02 发布于天津

/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图片

抗菌药物小知识--

磺胺类

 Main Points

图片

磺胺类药物是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细菌感染的合成抗菌药,属于广谱抑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性质稳定。与甲氧苄啶合用协同增效。但目前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普遍存在,因此磺胺类很大程度上已被其他抗生素和喹诺酮类取代。

图片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分子中含苯环、对位氨基和磺酰胺基,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95%,可达全身组织及体液,可透过胎盘屏障。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常用加倍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限抑菌浓度。

磺胺类药物分类:1、治疗全身感染类,包括短效类磺胺异噁唑,磺胺二甲嘧啶。中效类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长效类磺胺间甲氧嘧啶。2、治疗肠道感染类:柳氮磺吡啶。3、外用类: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

临床常用于:1、全身性感染,但不宜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扁桃体炎或咽炎及立克次体病、支原体感染的治疗。2、局部应用,如柳氮磺吡啶口服不易吸收,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肠道感染,肠道难吸收磺胺类可治疗菌痢、肠炎及用于肠道手术前给药。

不良反应:1、泌尿系统感染:磺胺类药物易在尿路中析出结晶,刺激肾引起蛋白尿、血尿、尿痛等症状。2、过敏反应。3、血液系统反应: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4、肝损害、肾损害。

图片
图片

                    供稿:赵志波

                    排版:宁   晓     

                    审核:聂彩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