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半年报数据全面下滑。营收下滑12.81%,净利润下滑15.07%;单看二季度,营收下滑17.44%,净利润下滑37.6%。毛利率相对平稳达33.53%,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5个百分点。 按商品类型看,上半年实现免税商品销售216.7亿元,同比下滑9.54%,有税商品销售额91.58亿元,同比下滑21.59%。有税商品毛利率17.37%,较2023年15.25%有所回暖;免税商品毛利率39.51%,与2023年基本持平。 分地区看,海南地区销售额167.85亿元,因2023年半年报未公布相关数据,同比数据无法准确测算,但根据2023年半年报海南地区经营主体相关数据加总,今年上半年海南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29%左右;上海地区销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3.7%。海南地区毛利率21.81%,低于2023年25.76%的毛利率水平,应与离岛免税销售额下滑幅度较大,有税业务占比提升有关;上海地区毛利率24.74%,略高于2023年23.8%的水平,应与口岸免税销售额占比提升有关。 免税商品销售方面,口岸免税特许经营费为销售额的1%,离岛免税特许经营费为销售额的4%,据此可以粗略测算出上半年中免离岛免税销售额为132.1亿元,去年同期为191.15亿元,同比下滑30.89%;中免上半年口岸免税销售额为84.6亿元,去年同期为48.41亿元,同比增长74.76%。(该思路由雪球球友@大航的后花园提供,深表感谢) 重要子公司营收数据如下:(单位:亿元) 注:海口国际免税城2023年上半年数据按照2023全年销售业绩*60%测算,同比为非准确数据。 可以看出,海南地区出现大幅下滑,在口岸免税大幅增长的帮助下,上海地区实现营收正增长。 接下来从离岛免税和口岸免税两个维度聊聊中免的半年报。 一、离岛免税: 2023年上半年离岛免税相关数据如下:(单位:亿元) 可以看出,相较2023年同期,今年上半年离岛免税销售额严重下滑。去年5月开始严打套代购,5月前后销售额如下:(单位:亿元) 可以看出打击套代购让离岛免税销售额大幅下滑。在去年二季度相对较低的基数上,今年二季度离岛免税销售额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消费的整体颓势对离岛免税的影响极其巨大。 中免离岛免税销售额132.1亿元(测算值),同比下滑30.89%,略高于行业下滑幅度。 根据同一测算标准,2022年中免离岛免税市占率为70.55%,2023年回升至72.85%,今年上半年则微降至71.57%。 离岛免税其他数据如下: 1、核心数据: 二季度逐渐迎来海南旅游的淡季。从4月起,离岛免税销售额逐渐走低,在剔除了套代购影响的6月和7月,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32.94%和36.52%,降幅仍在扩大。同时,影响销售额的各项核心数据均持续走低,离岛免税的消费颓势仍未改善。 2、旅客数据: 半年报中,中免提及今年海南旅游市场增长不均衡,呈现“南冷北热”。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3.2%,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同比增长20.3%。 三亚国际免税城是海南最成熟、知名度最高的免税店,人均消费金额远高于其他免税店,三亚旅游遇冷或许也是导致渗透率、人均消费金额大幅下滑的原因。 三亚、海口旅客数据如下:(单位:万人) 从过夜旅客数据看,海口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三亚则出现明显下滑,7月有所回暖,可持续性尚待观察。 离岛人数口径数据如下:(单位:万人) 上表可见离岛人数也连续三个月呈现负增长。 旅客变少了,购买免税商品旅客的比例变小了,购买的金额也变少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离岛免税销售额的大幅下滑。 立足当前,依然未发现销售颓势有改善的迹象。在《我眼中的银行股投资机会》一文中,三元分享了一个观点,从银行业信用卡新生成不良率的情况可以窥视消费的改善可能。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新生成不良仍处高位,并未出现积极变化,说明城市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在恶化,消费回暖仍需时日。 3、购物数据: 销售额相关细分数据如下: 不论香化还是精品,人均购买金额均在持续下滑。 件数相关细分数据如下: 精品件数相对稳定,人均香化购买件数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下行趋势。 商品件均单价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香化件均单价略有下滑,精品单价则处于持续下滑态势,人均购买力出现了明显下降。 整体来看,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整体表现非常萎靡,且这种颓势暂时看不到改善的迹象。中免离岛免税市占率较去年同期虽略有下滑,但在岛内的竞争优势依然十分明显。中免业绩的颓势更多受制于市场环境的颓势,受竞争主体增加、竞争加剧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口岸免税: 中免的口岸免税上半年同比增长74.76%,主要受益于去年的低基数,并非口岸免税出现了积极的增长信号。 浦东机场是口岸免税的典型代表。从国际旅客数量看,2023年上半年为359.38万人,今年为1251.41万人,同比增长248%,而中免的半年报业绩快报显示,上海机场免税店收入增长近1倍,可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远不及人流量的恢复速度,口岸免税的恢复情况难言理想。 上海机场一季度免税合同收入为3.47亿元,二季度为3.01亿元,二季度国际旅客数量相较一季度增长10.49%,收入却环比下降13.26%,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7月,浦东机场国际旅客数量为256.55万人,相较二季度220万人左右的国际旅客数量增长16.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让三元对口岸免税的客流恢复有了一些期待,但购买力的恢复仍需观察。 展望三季度,三元认为离岛免税依然承压,口岸免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销售额有望保持增长,但增速相较上半年预期会大幅下滑,因为去年三季度离岛免税销售额基数降低,中免整体营收增速降幅有望收窄。但受制于消费市场的萎靡,中免业绩短期内缺乏改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