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了3条以上或者5条,那你可能“偶尔也会”处于内耗的状态里。这在心理学上,是大脑陷入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循环导致的。也叫「思想反刍」或者「过度思虑」。举个例子,想想每次你回忆自己跟别人的争吵,是不是都沉浸在自己的视角里?这样的话,就会一遍遍把自己拉回到当时的场景中,加深创伤的印象。所以,再次回想不愉快的时候,就尝试将当时的场景变为正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而自己是台下的观众,重复回忆就相当于重复看一出戏剧,看腻了也就离开了。第一步,写下让你感觉不安的任何事情。不用纠结措辞,一股脑发泄出来就行了。如果不知道怎么识别,可以借助普鲁契克情绪轮盘,找到对应的表达。第四步,尝试用一个积极的想法推翻之前每一个错误或者消极的想法。实在想不出积极的,也没关系,重新评估也会让大脑得到舒缓和平静。内耗的情绪缓解完,博主又细分了4个容易让人社恐的场景。每一个她都准备了应对的锦囊妙计,帮着一一化解尴尬。一直低头玩手机显得不太礼貌,但聊天又不知道说点什么。碰上一个健谈的,他问你答,还算好的。怕就怕没话说,整个冷场。这是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根据实验得出的一个结论:人跟人交流的效果是,55%的面部表情+38%的音调+7%的语言。你现在回忆下,上次朋友在聚会上说了什么,是不是也记不太清了?每个人都会在社交上有尴尬或者窘迫的时候,没关系,小问题,都有办法解决的。 破解拖延症 搞定了社交难题,博主又去研究怎么解决「拖延症」的问题。她亲测了很多书上的方法之后,发现道理全都懂,该拖延还是拖延。 于是,她换了个思路,从自己考北大的经历里探索出了三个实用方法,分享出来。然后认清自己不是学习机器的事实,在计划里给自己留出空隙。如果一周五天的计划没有完成,那她就在周六抽出时间全部补完。计划吃完晚饭背政治,那就在吃饭前把书打开,笔放好。不会吃完饭来到书桌前,想着先休息会儿再收拾,一休息一晚上就过去了。一开始是想着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比较好,想着想着就变成了:把这个看完就弄、要不刷会儿手机再说、没事儿还有一个小时呢,来得及。 压根不开始思考,只要想到什么时候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直接给答案——现在、立刻。然后要么把它切割成固定的SOP流程,要么变成能快速让自己动起来的行动。绘制分镜比较机械,只用当个无情的画画机器开始画就好了。一年四季都有犯困的理由,只要困意袭来,哪儿还顾得上是在上课、还是上班开会,眼皮自觉合上。拿一本比较薄的本子,夹在两腿之间,微微用力保持不让它掉落。没有本子,也可以拿一根笔,捏着它的一端,悬空放在桌子边,直到自己不困。要是不小心掉落了,捡的时候一定要停留10秒,再继续之前的动作。假如前一天晚上你忍不住熬夜追剧了,第二天避免不了会犯困。 那中午吃饭的时候,主食就吃玉米红薯这些粗粮,菜少拿点,不要吃的过饱。少碳水的吃饭,就会让血糖没那么快速升高,帮着保持一定的清醒。这时要是有条件,那就换到窗边去坐,或者挪到人少的角落。虽然她说只适用于大学生,但上班能摸鱼的也同样可用。实在太困了,就拿手机刷几个搞笑段子看看,很快就能清醒。原理目前不可知,估计这就是人的本能——除了上课、上班,什么都很有意思。提到玩手机,它经常被列为影响学习、工作效率的元凶之一。就是坐在那里,知道自己该学习、该工作,可就是不想干。简单来说,就是开始学习、工作前,给自己准备一个仪式: 在博主这里,不光学习技能得到了提升,还逐渐升级成了情绪管理大师。你和你的朋友打算下周一起出去玩儿,你做好了攻略、定好了车票、住宿,就等着出去玩儿了。第一步:我在XX吗?——用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的状态。深呼吸的节奏可以是吸气2秒,吐气2秒,3分组完成。比如上述的例子中,肯定想指责对方:“你早干嘛去了?”就可以把它变为:“我真的很不爽,这件事我准备了那么久。”于是陷入了一种抓狂:“我到底怎么说才能不难过啊?!”不是扮演安慰者的身份就可以了,难过的一方真正需要的是过程。库伯勒·罗丝提出人悲伤必然会经历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祈求、沮丧、接受。很容易让对方认为你在敷衍他。正能量当然需要,只是要放在最后。男生的思维比较理性,听到女朋友抱怨或者难过,第一反应就是给建议,帮对方解决问题。的确是好意,但这样做,本质上是在否认对方的情绪状态。 如果下次你又忘记了技巧,或者应该说什么时,可以想想博主的这句话:你平时有什么提高效率、管理情绪、应对社交一类的小妙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