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弑夫杀子,三起命案的背后是一名为情所困的女人

 正经婶儿 2024-09-04 发布于河南
写在前面的话:

世间竟有这样一名女人,为了自己与情夫的幸福,她走上了弑夫之路。

为了自己能活命,竟狠心结束了亲生骨肉的生命。

又因为一时难以名状的怨气,她将无辜的邻家小孩闷死。

她的行径,是邪恶,是自私。

这不仅仅是一桩离奇至极的案件,更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悲惨故事。

01

2000年9月21日清晨,住在齐齐哈尔铁锋区工人屯的小罗妈妈在做完早饭后,发现家中年仅三岁的小罗不见了踪影。

心急如焚的她立即冲出家门,在前后院落和周边寻找着。

但无论是孩子的身影还是呼唤声都未曾出现。

想到小罗常与西边夏晓霞家七岁的儿子大宝石为伴,她迅速前往夏家询问。

“我家小罗不见了,她到你家来玩了吗?”小罗妈妈焦急万分地向正匆匆出门的夏晓霞问到。
 

“我正要去找呢,我家大宝石也不见了!他们会不会一起出去了?”夏晓霞的回答让小罗妈妈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她连忙唤着邻居们帮忙一起找。

两个孩子的同时失踪,在工人屯这个小社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务,加入到寻找孩子的行列中。

在众人焦急搜寻的同时,夏晓霞却似乎表现得比较冷静。

她安慰着小罗妈妈,假意焦急地四处打听,甚至说孩子可能被绑架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上午的搜索却一无所获。

对于罗家夫妇而言,小罗是他们结婚十三年后才盼来的宝贝。

她的失踪如同晴天霹雳,让小罗妈妈在家中泣不成声。

这时,夏晓霞提建议说,附近有个算命的,她要去算算。

说罢,她就拉着一位邻居去找所谓的“算命大仙”。

谁曾想,还真就得到了得知孩子可能被绑架,且去向不一的卦象。
 

然而,当夏晓霞带着算命的话返回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儿子大宝石出现了。

面对众人追问小罗的去向,大宝石的回答含糊其辞。

一会说被绑架了,一会又说见到小罗落水。

混乱之中,夏晓霞果断地走进人群将儿子护在身后。

说着孩子害怕了,自己去问问发生了什么,随即便带着孩子匆匆回家。

02

铁锋分局的刑警队伍在接到报案的时间是第二天早晨9点整。

报案人是小罗父母,他们思考后认为夏晓霞应该知道女儿小罗的下落。

并且在22号早上六点,有人看到夏晓霞的三哥夏元春鬼鬼祟祟地从夏家后窗出来。

手中似乎携带着不明物品,这更引发了大家对夏家的强烈怀疑。

警方迅速行动,赶往工人屯,对夏晓霞进行传讯。

并试着从她儿子大宝石处获取线索。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大宝石也在一夜间神秘失踪,这一发现让警方更加警觉。

基于已知事实,警方决定将夏晓霞、其三哥夏元春、以及她当前的同居伴侣阿成列为重点嫌疑人。

并带回刑警二中队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长达一天的审讯和心理压力的累积,夏晓霞终于在当天晚上九点,卸下了伪装,展现出她冷血残酷的一面。
 

供述时,她似乎没有丝毫的悔意或丧子之痛,冷漠地讲述着那两天的经过。

仿佛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那天清晨,夏晓霞与情人阿成因琐事争执后,独自留在家中。

这时,隔壁的孩子小罗来找大宝石玩。

两个孩子却因琐事发生冲突,争吵声激怒了夏晓霞。

她先是责骂儿子,随后转而对小罗动手,一脚踢去。

小罗放声哭了起来,害怕被别人发现,夏晓霞连忙捂住小罗的口鼻。

谁曾想孩子就这样窒息死亡。

为掩盖罪行,她走进里屋,进一步用细绳勒紧小罗的脖子,并将尸体藏匿于皮箱之中。

做完这一切,夏晓霞发现自己的儿子大宝石呆在门口目睹了一切。
 

夏晓霞赶忙对大宝石说:“儿子,你救救妈,千万别把这事说出去。”

随后又听到小罗妈呼喊小罗的声音。

情急之下,她把大宝石和藏着小罗尸体的皮箱放到仓房里,自己走出了大门。

在算命回来看到自己儿子大宝石从仓房出来被众人围住时,夏晓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回家后,她思考再三,认为警察来了,审问儿子时自己一定会暴露,然后被枪毙。

她越想越不安,把杀人的念头放到了自己亲生儿子身上。

最终她还是有些不舍,求助三哥夏元春,两人一起合力杀害了大宝石。

看着自己儿子的尸体,夏晓霞心里也一阵难受,她刨开坑洞,将尸体包好藏在炕洞内。
 

不多时,警察便来了。

随着她的供述,一个如蛇蝎般毒辣的女人形象浮现在众人面前。

而她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掩盖最初的冲动与错误。

03

得知真相的刑警们迅速前往藏尸点,他们小心翼翼地掀开了覆盖在炕洞上的地板革。

随后拨开几块砖头,大宝石的身躯赫然映入眼帘。

他蜷缩在炕洞内,头朝西,脚朝北,脖子上缠绕着一根细绳,小牙紧咬着舌头,双眼圆睁,满是不甘与惊愕。

这孩子,何其无辜,竟遭此毒手。

谁能料到,亲手将他推向深渊的,竟是他的生母与舅舅,这残酷的现实令人痛心疾首。
 

另一边,小罗的尸体小小一个静静地躺在皮箱中。

虽已略有腐败,但那因淤血而泛紫的小脸上,依然能捕捉到她生前甜美酒窝的痕迹。

让人不禁感叹,恶魔怎会如此无情,连天使也不放过?

刑警们再次踏入夏晓霞家这个充满阴霾的现场。

这时,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型文件箱内,发现了藏匿于黄色书刊间的日记本。

这本日记,应该是夏晓霞写给同居男友阿成的。

字里行间透露出她与前夫范成刚离婚的纠葛,以及与阿成的关系。

其中,一段用醒目红笔标注的文字尤为引人注意:“也许是我的猜测,也可能是那死鬼在作怪,我总觉得房子收拾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死鬼”二字,显然是指范成刚,而房子的变动、整理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刑警们的到来,迅速在夏晓霞的邻里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村民们震惊之余,纷纷向刑警们提供线索,议论纷纷:

“这女人心狠手辣,她前夫成刚会不会也遭了她的毒手?”

“成刚一直喜欢孩子大宝石,可离婚三年没来看过一次孩子,这太不合常理了。”

“她家的房子原来挺好的,不知为什么今年把房子也改了?”

这些议论似乎为刑警们指了一条新路。

他们迅速行动,前往范成刚曾居住的地方及其亲属家展开调查。

最终确认范成刚自1996年底便已失踪,且其失踪时间与村民推测的遇害时间高度吻合。

“种种迹象表明,夏晓霞有重大作案嫌疑,她很可能就是杀害前夫范成刚的凶手。”

刑警们根据现有证据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这一结论。

为了突破案件,刑警们决定采取“敲山震虎,直击要害”的策略。

9月23日晚上7点,经过连续审讯的侦查员们依旧精神饱满,“夏晓霞,你还有情况没有交代,要不要交代,你自己看着办!”。

审讯经验丰富的刑警丢下几句话,就离开审讯室了。
 

而那些话语,如同锋利的钢针,一针一针地刺入夏晓霞的心房。

让她精心构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我……我要坦白,我杀了范成刚……”夏晓霞终于崩溃,近乎哀求地向看守她的刑警坦白了一切。

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死鬼”纠缠的夜晚,无法逃脱,只能面对。

04

夏晓霞,1968年5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

后随家庭迁居齐齐哈尔市,辗转于铁锋区与龙沙区之间。

1988年,她在齐齐哈尔糖厂技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电焊女工。

但不久后因前男友的骚扰而离职。

命运的转折让她结识了前夫范成刚,一位虽身有残疾走路坡脚却手艺精湛的裁缝店老板。

两人迅速步入婚姻,然而这段婚姻或许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

夏晓霞或许出于逃离前段感情的阴影及范成刚的经济条件,选择与他共度七年时光。

直到1996年,夏晓霞的生活再次泛起波澜。

她邂逅了阿成——一个虽不英俊却拥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社会地位的有妇之夫。
 

在酒店的偶遇中,两人迅速擦出火花,阿成甚至出资帮助夏晓霞开设小吃部。

尽管这段关系最终因阿成妻子的介入而未能长久,但两人的情感却日益深厚。

夏晓霞对阿成的爱恋日益加深,她开始渴望与阿成共筑未来。

在夏晓霞的坚持下,她与范成刚离了婚。

然而,与前夫范成刚的离婚并未带来她所期盼的自由与平静。

因为范成刚离婚后仍居住在他们的共同房产中,这成为了她追求新生活的障碍。

为了彻底摆脱范成刚,夏晓霞决定采取行动。

但她不舍得让阿成卷入其中,于是转而求助于她的三哥夏元春。
 

经过一番策划,夏晓霞与三哥把“三步倒”毒狗药混在感冒药里,成功毒倒了范成刚。

随后,两人合力用绳子勒死了毫无反抗之力的范成刚,并将其尸体藏匿于家中地窖。

数月后,为防事情败露,他们又将尸体转移至铁锋镇四家子村北的坟地掩埋。

时间流转至2000年,市公安局与铁锋公安分局的刑警根据线索。

在夏晓霞的指认下,在一片长满野草的荒野中挖出了范成刚的白骨,一段尘封的秘密就此被揭开。

05

2002年11月27日,夏晓霞因深陷于一段病态的情感纠葛中,策划并执行了三起震惊社会的命案。

最终遭到了法律的严惩,被执行枪决。

 
这场悲剧的根源或许在于一段扭曲的婚姻与不正当的婚外关系。

它导致了夏晓霞走上了一条弑夫、杀子、甚至伤害无辜邻家幼女的极端道路。

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夏晓霞在看守所内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罪行,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

她意识到,自己全心全意爱着并为之不惜一切代价的阿成,其实并非她想象中的那样忠诚与深情。

在她为爱疯狂,不惜触犯法律红线之时,阿成早已移情别恋,找到了新的伴侣。

这份迟来的醒悟,让夏晓霞的悔恨更加深重,但她已无法挽回自己所犯下的滔天大罪。

至此,这起由畸形情感引发的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记者曾在监狱采访夏晓霞:“你为你的情人做了那么多,作为大宝石的母亲,难道儿子没有情人重要吗?”

夏晓霞沉默了很久,最终没有回答。

兜兜转转,其实故事的一开始夏晓霞与阿成的认识与相爱就注定了。

一个对婚姻不忠诚的人又怎么会对感情忠诚?

痴情者偏执酿下大祸,作为看客的我们只能为那些无辜的生命惋惜。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