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全球富人都想把钱放在香港?

 移路相伴7702 2024-09-04 发布于海南

31万亿市场

据彭博最新消息:新加坡收紧审查,内陆富户涌向香港。

近期,新加坡政府加强了对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的监管审查,并对不活跃的家族办公室进行了清理。

与此同时,香港积极开放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税收优惠、新投资移民政策和专才居留计划等,吸引了许多中国内陆的富裕人士回流香港。对港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趁来香港旅游时了解一下。

这一次,香港又是躺赢的节奏~

香港第一豪门李嘉诚家族、地产教父中原集团,都选择在港设立家族办公室......看来大佬们也一致看好香港资管中心的优势地位。

关于香港财富外流的谣言,实际情况如何?近期,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中发表了看法,让我们来了解他的观点。

1. 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稳定在31万亿港元,实现了2.1%的温和增长。

2. 得益于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表现,2023年香港的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了3.4倍,接近3900亿港元。

瑞银CEO亦表示:香港财富管理行业年复合增7.6%,4年后将赶超瑞士,成为全球财管龙头!

这些数字已充分说明,对资金离开香港的担忧,真是大可不必。

3股热潮

存款、保单、南向通

当前,内陆资金正大规模进军香港,将香港视作财富跨境配置的首选市场。有多疯狂?看看几组数据。

①赴港开户太火爆,招行香港分行设置了745万现金的开户门槛;

②“南向通”近4个月飙涨1.71倍;

③内陆利率走低,赴港投保热度未减,一季度内陆访客新增保费同比上升62.6%......

1、香港银行的开户热。

打工人上早八的班,有钱人开早八的户,特种兵们赴港开户,当天来、当天回,主打一个中国速度。

香港银行门前排队的人流,甚至比地铁早高峰还要繁忙。根据彭博社的报道,香港汇丰银行在第一季度成功吸引了超过13万名新客户,其中大部分来自内陆。

同时,香港各银行的开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就将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几乎达到了私人银行客户的水平。

2、跨境理财通“南向通”热潮。

受超过6%的高利率吸引,跨境理财“南向通”在内陆资金的追捧下异常火爆。个人投资者可以投资高达300万人民币,且不受外汇管制限制,这使得内陆居民能够更自由地进行境外资产配置,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充分释放。

进击的香港保险

3、香港保险热潮。

除了排队开港卡,还要排队买港险!市场的火热,全反映在官方数据中。

去年内陆赴港投保了590个小目标,今年火爆趋势不减,一季度内陆新造保费156亿。

在2019年之前,赴港投保的热潮主要是由中产阶级对重疾险的需求所推动。然而,自2023年通关以来,香港保险市场再次火爆的原因已经转变为中高净值家庭寻求资产避险。

储蓄分红保单的占比已上升至60%,迅速成为香港保险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险种。香港作为全球最成熟、完善的保险市场之一,没有外汇管制,投资遍布全球各地,能够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当前,香港的分红储蓄险以美元保单为主,可以说是非专业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最安全、稳健的方式。

此外,香港保司通过持续动态的调整资产配置,配以完善的投资平滑机制,中长期可为投资者带来6%~7%的稳健收益,相当于单利至少10%以上。

在目前内陆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资金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香港保单因其保本特性和“低保证+高预期”的收益优势而日益受到关注。

在财富传承方面,香港储蓄分红险展现出独特优势:支持保单无限分割,使得财富可以灵活地指定给任何人;提供多种身故赔偿方式,有效防止二代挥霍。更值得一提的是,被保人可以无限更换,这意味着一份保单能够实现父传子、子传孙的跨代增值与传承。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储蓄分红险领域也常常出现超过亿元的大额保单。

就在今年6月,一位来自内陆的45岁神秘富豪,投了一张总保费5000万美元(约3.6亿人民币)的天价保单。

为什么是香港?

为什么富裕人群都喜欢把钱放在香港?

1. 从宏观角度而言,这涉及全球资产的配置。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可以显著降低因政治或经济因素带来的风险。

2. 在微观层面,这关乎家庭需求。对于计划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子女留学或海外居住的高净值个体,香港的吸引力尤为突出,特别是其多币种保险产品,能有效解决多种需求。

3. 实际来看,这是关于两地利率的差异。香港银行的存款利率较高,其中长期保险产品的利率通常比内陆高出约4%。此外,由于香港与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和无外汇管制政策,可进行的资产配置选择更为丰富。

此外,很多人都关心的,钱放在香港安全吗?

香港作为全球财富中心,得益于背靠祖国的地理位置,其社会和政治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拥有广泛的自由度,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财富汇聚于此。

此外,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已经稳定运行了41年,这背后是香港超过4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港币货币基础的1.7倍。在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之后,许多地区对资金流动实施了管控,无法保证本地货币的自由兑换。

然而,香港自1983年起,每年都能坚守承诺,确保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港币可以自由兑换。目前,非香港投资者的资产规模已达到约19万亿港元,占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量的64%,其中内陆投资占比为10%。

也就是说,除了内陆人,境外的富人也喜欢把钱放在香港。资本是最诚实的,资本的流动,足以说明一切。

国际化港湾

一张图,了解香港独一无二的金融优势。

未来,在地理上,内陆香港的链接会持续加强;政策上,金融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也即将落地。

香港还是那个香港!

依然是内陆资金最温暖的国际化港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