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例胃印戒细胞癌,让我感到锥心之痛!今天整理以往的病例,无意间翻到了这例病例,心塞、郁闷。去年5月份,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她小姨胃胀,不舒服,想找我做个胃镜检查,不巧的是我外出学习了,最后在某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报的糜烂;9月份又打了一次电话,还胀,不巧的是我去了北京开会,同学她们又去了一家医院做胃镜,报的还是糜烂。这件事慢慢淡忘,直到有一天同学再次给我打电话:“小姨吃了药不管用,还是胀,这次不管你在哪儿都要找到你再给我们做个胃镜,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分享了位置后,同学在12月19日,带着她的小姨终于找到了我。她是那天我接诊的第一个病人,阿姨53岁,很年轻,中等身材,唇红齿白,很爱笑,略显苍白的脸庞, 依然不失美丽和端庄。镜子下到胃底之后,映入眼帘的是几处直径0.5cm,0.3cm的糜烂灶,可是就是几处糜烂灶,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糟了,压抑住复杂的情绪,做完了胃镜精查,直接在胃底凿了2块活组织送检,强笑着对阿姨说:“问题不大,吃点儿药调理一下就好了。”然后留下了同学单独谈话:“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这个咱们要考虑胃癌,而且是分化很差、恶性程度很高的癌”,同学又问:“是早期吗?”“不是,等病理结果吧”。三天之后,同学把病理拿给了我,病理跟我的判断一致:印戒细胞癌,胃癌中之首恶。看到结果后,我的心很痛,鲜活的一条生命,就这么枯萎了,同学问我大概能活多久,我无力的说:“越年轻,肿瘤细胞越活跃,估计半年左右”。“为什么做那么多次胃镜都没有发现这个病?”“这种类型的癌比较特殊,它一开始不在粘膜表面作乱,而是从腺体颈部往下浸润,善于伪装,所以迷惑了许多医生”,同学理解的点了点头。后来听说小姨去了省肿瘤医院治疗,据说淋巴结有了转移,做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后来全身都有了转移……今年夏日的一个周末,翻看朋友圈里,无意间看到朋友小姨的照片,面带微笑幸福的站在文殊寺千年菩提树下,阳光灿烂……小姨走了。看着菩提树下的她,我不禁痛彻心扉,泪流满面。唯有祈祷她早登极乐,但愿那边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讨厌的印戒细胞癌! 本文作者 杨喜洋主任生命仅有一次,我们该如何对待?像小姨这种印戒细胞癌,尽管症状比较隐蔽,也并不是不能发现早期的蛛丝马迹。 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中最不乐观的一种,印戒细胞里都是黏液,把细胞核挤到一边,形状就跟戒指一样。 有时候胃镜都难发现,它在黏膜下层悄悄的浸润,可能表面一点点的糜烂,底下已经很晚期了,使胃变小,变硬,无法收缩,形成所谓的皮革胃,病程进展极快,预后不好。 这就要求我们:
另外,本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甚至胃黏膜也没有任何改变,很多首次胃镜会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消化不良的,如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餐后早饱、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肠鸣亢进、放屁增多、大便异常等,容易漏诊。 进展期才可有腹部包快、腹水、消瘦等。 所以,病无大小,都要重视,千万不要以“十人九胃”,“挺挺就过去了”来敷衍自己,往往越是凶恶的角色,前期却伪装成毫不起眼的症状! 作为内镜医生,面对很多因拒绝胃镜而被查出中晚期癌,心情是无比复杂和难以言状的!除了尽可能的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还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对患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医者还是患者,都必须慎之又慎! 感谢关注胃与肠科普: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 作者:杨喜洋 著名内镜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