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年”“钱”“福”的起源和演变研究报告 一、调查目的: 又是一个寒假,又是一个春节。人们用吃年夜饭、倒贴福、贴对联等方式来喜迎新春。那么“年”“钱”“福”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究竟是什么呢?我对此做了一次研究。 二、调查时间: 2022年1月24日~2022年1月26日 三、调查对象: “年”“钱”“福”的起源、发展和含义。 四、调查方法: (一) 询问亲朋好友。 (二)在网络书本上查找。 五、调查内容: (一)年: 1.年字的起源:'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 2.年字的发展:甲骨文的“年”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苗,下边像人。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现在通行的楷书年字,从字形看,可算是纯粹的记号字,其较早期的字形的形符及声符已不复见。 3.年字的意义:年在古代汉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二)钱 1.钱字的演变:在漫长的商品交换发展中,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不是一开始就用黄金,而是先用牲畜和食物。但是牲畜和食物大小、质量、健病有不同,加上它不能分割,不易携带,于是就被谷帛代替。可是以谷帛充当一般等价物也会出现“温谷以要利,作薄绢为市”的投机现象,又因它们品质不一,势必要引起大量麻烦。 久而久之,人们就以武器和生产工具等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易。而我国古代有一种农具,钱最初是农田耕作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的名称。因为农家必须依赖这种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而且钱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于交换,由于它较长时间地被当作交换媒介物,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货币,钱这个名称也就被沿用至今。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见到的布币比农具钱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钱的原形。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元钞票,对着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图案就是布币。 到了汉代,封建迷信的统治者,出于敛财富的愿望,将钱又改称为泉,泉便成了钱的借用。用泉来称呼货币会更加形象,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现代,泉这个借用词还在用,例如:收集钱币迷们现在还总是以“泉友”相称。 2. 钱字的含义:钱是货币,存在的意义是使人有一种媒介,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我国对货币的俗称。是在特定国家或经济体内的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或是偿还债务的特殊商品。 (三)福 1.福字的起源:在甲骨文中,“福”字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2.福字的演变:福字,最早发现于甲骨文。甲骨文具有很强图画性的特点。甲骨文中的福字是合体会意字,与祭祀祈祷有关。此时的字形设计中,示表示祭祀,酉表示酒坛,而形似双手的构造,则代表巫师向祭坛中献酒。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时期,福字的图绘成分相比之下较弱,构字方式也变得较为统一。此时的福字,省去了双手的部分,但主要表意的示和酉仍存在。 在大小 篆初期,福字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稳固,笔画也变得圆润,方块字的结构更加明显。从此开始,酉变为畐字,同时,畐有满之意,与示字合起来,就是盛满贡品供奉祖先或神灵,祈求得到庇护之意。 隶书时期,相对于小篆体而言,汉隶的福子结构不变,在书写方便会略有不同,字形变得方正平直。在福字中,畐里的口和田的方直化比较明显,而示略有变形,同时为楷体的福字奠定了基础。 楷体对汉隶的改进主要表现在折角圆转。楷体的福字的畐的部分承袭了隶书的形状,但是将口和田原本分两笔写的上方一横和右侧一竖连在了一起写,变成了横竖勾。示字的变化较大,表现在上的一横变成了一点,并且整体福字来说,左边比右边要窄,更利于书写。 3.福字的含义: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古人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和得到神灵保佑的愿望。后世则以“贴福”、“祈福”来表达对平安、幸福的渴望,祈求生活顺意安康。 六、结论 在历史岁月里,年钱福从刚刚诞生到成熟完整。在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坎坎坷坷但丰富多彩的路程。里面融入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勇与智慧。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我们少年一定要将汉字这个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