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8 期〓 文|一笼莜面 原来如果说到烟火气之地,绝对非农村莫属。那街巷的鸡鸣犬吠,那落日时分家家屋顶的炊烟袅袅,那井台旁牛马饮水时的嘈杂,那墙脚跟下闲人的胡谝海聊,那羊群归来时的一片叫声,那吃饭时母亲呼唤小儿悠长的声音… 记忆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充满了烟火气。可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地方的农村已经逐渐“凋零”,表面上看,农村人的房舍在逐渐向好,可年轻人几乎都迁移到了附近的城里,村子剩余的多是些六七十,甚至年纪更大的一些人,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又接二连三地“枯萎”,于是,村子闲置的房屋也越来越多,每闲置一户人家,一年之内其院落就会“芳草萋萋”。 有时候,大白天在村子遛上两圈,也未必能见上三两个人。按照自然界“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法则,居住于农村的人口在减少,临近的小城小镇人口就相对增多,农村的烟火气少了,而附近小镇的烟火气就会增加。而最能体现小镇烟火气的地方大概就莫过于早市了。 烟火气,说到底其实就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那种忙忙碌碌的气息。现在,在我看来,除了小镇的早市,再难在其他地方遇到这种浓浓的烟火气。 曾经,许多小镇的相关部门为了所谓的“市容”,一度取消早市,让附近村子农民的些许农产品无处售卖,也让城镇底层百姓没法买到物美价廉的蔬菜、物品等。近几年,那些“肉食者”好像良心发现似的,很多城镇又辟出一处相对比较宽敞,而又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容许一些小商小贩和周边农民早晨自由摆摊,于是,早市又蓬蓬勃勃发展起来,有了摆摊的,就有逛摊的,生活气息仿佛一下子又有了。 而今,秋收的季节又到了,一些农家田地里的农产品纷纷产出,早市比以往分外更热闹了些。 放开点,别啥都管起来,就像一个人被管得越紧,越是老气横秋,一事无成。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如此,不用你们处处操心,你们操的心越多,老百姓的日子越难过,你们的所谓好心,也就成了扰民。 遛达于早市,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道路两侧各色地摊,即使你不买任何东西,从一头走到另一头,觉得心情也甚是惬意。 于咱普通老百姓而言,生活,原本就离不开烟火气,那是真正的人世间。 下面是咱逛早市随手拍的一些照片,咋看咋觉得亲切,谁叫咱就一老百姓呢? |
|
来自: 新用户0686839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