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詹红兵说过这样一段话: 世界上有一种人,你同他打交道,常常会感觉到无端的沮丧和受挫。我权且将这样的人称之为有毒的人。 人生,就是关系的交响,有人来渡你,有人牵引你往下坠落。 一个人如果对关系不加筛选,容易陷入泥淖里。 这里有四种黑暗型人格,如果你遇到了,请绕着他们走。 01 藤蔓型人格 西南深山中,有一棵黄檀古树,近十米的冠幅,郁郁葱葱。 当地人视它为神树,烧香拜祭。 有一次,一只鸟衔来一粒藤蔓种子,落到黄檀树脚下。 藤蔓很快生根发芽,死死缠绕住了整个树干,疯狂生长。 不消半年,原本生机勃勃的古树,很快就枯败了。 专家调查古树死因后,得出结论:藤蔓抢夺养分,掐断营养输送,最终导致古树枯死。 生活里也不乏像藤蔓一样的人,你一旦靠近,他们就源源不断地汲取你的能量。 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是相互流动、彼此影响的。 允许自己成为别人的能量源,就是默许他人在摧残自己的生活。 心理学博士亨利·克劳德接待过一位咨询者。 咨询者是一位漫画师,在旧金山有个五人工作室,业内小有名气。 清丽的画风,一度吸引了不少粉丝。 然而就在工作室快速上升时,他们却因为漫画拖更招来很多非议。 拖更的原因,只是工作室加入了一位新人。 这个新人毕业于艺术名校,漫画基本功扎实,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唯独喜欢抱怨。 他吐槽漫画情节不够严谨,埋怨绘画技巧不够立体。 甚至在私下,还怪罪上司给的薪水少,嫌弃同事水平低。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团队的创作热情渐渐熄灭,工作室也变得乌烟瘴气。 最终连载中的漫画也一拖再拖。 为此,漫画师请求克劳德给点建议。 克劳德告诉他:新人能力很强,但负能量太多,给你们带来了窒息感,唯有辞退他,才能解决问题。 漫画创作者听从他的建议,迅速辞退新人,果然工作室慢慢地恢复了活力。 俞敏洪说过一句话:千万不要跟藤一样的人打交道,它最后会把你缠死。 一个人若是试图接住、去消化别人的负能量,自己往往也会心生怨气、变得颓唐。 能量,是宝贵的资源。 我们与其反哺、喂养别人,不如留作己用,专注于生活和工作。 ![]() 02 刺猬型人格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无论别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们不挑出几处毛病就不罢休。 他们就像一只刺猬,浑身带刺,看什么都不顺眼,最喜欢找茬。 跟这种人打交道,你能感受到的只有刻薄和戾气。 易中天在做客央视《开讲啦》时间,就碰到了一位这样的读者。 演讲过程中,易中天把双手放进了中山装的口袋里。 有一位读者站起来,批评他双手插兜的表现是在自我保护,交流不够真诚。 易中天并没有生气,先是插科打诨,后又笑着解释了下,化解了尴尬。 可这位读者并没有善罢甘休。 他继续指责易中天到处录制节目,是不务正业。 易中天耐着性子说,自己录制节目都是业余时间,并没有耽误过学校的一节课。 这个回答并没有让他满意,他又指责说,那你现在呢,也是业余时间吗? 这一次,易中天毫不客气地回怼说,退休了,光荣退休,不可以吗? 设身处地下,遇到喜欢无端挑刺的人,谁心里不堵着一口闷气。 越是层次低的人,说起别人越是振振有词。 他们看似是指正你,不过是秀优越感;表面上是为你好,实际上是寻求言语胜人的快感。 这些人呢,道理总是一箩筐一箩筐,可丈八的灯,只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我们费尽嘴皮子与其争辩,只会让他们得逞,让自己心力交瘁。 ![]() 03 尸虫型人格 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出名之后,朋友总是闷闷不乐。 一次促膝长谈,两人敞开心扉。 陈果问:“我过得好,你好像并不那么开心。” 朋友回答:“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我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柳宗元在《骂尸虫文》中把这一类人,比作“尸虫”。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对于善妒之人来说,倘若自己身处水洼烂泥中,那他绝不允许别人站在高楼上光彩夺目。 央视栏目《法治天下》,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出身农村的姚丹,通过多年的打拼,在县城里开了家酒吧,生意很红火。 正在她憧憬以后的好日子时,却突然遇到了麻烦。 有人污蔑她的酒吧存在潜在消费,食品安全也有很大问题。 一时间,谣言沸沸扬扬,各种检查也跟着到来。 经过这一番折腾,酒吧的生意一落千丈。 在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后,姚丹只好无奈地将酒吧关掉。 好好的生意被断送了,她既痛心又愤怒,她发誓要将生事的人揪出来。 经过调查,最终她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她相识多年的闺蜜。 原来闺蜜见酒吧生意兴隆,姚丹的日子也过得比她好,嫉妒之下,便策划了这场阴谋。 培根曾说过:人可以允许陌生人的发迹,却决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见不得你好的人,内心长满了嫉妒的恶之花。 你可以优秀,但不能比他更优秀;他过得很困顿,你必须比他更落魄。 他们心之大小,不过就是一口逼仄的井,既埋葬了自己,也想拖你下水。 躲开喜欢嫉妒的人,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幸福。 ![]() 04 差评师型人格 知名编剧程晖说:“不要试图让打压你的人进入你的生活,这只会让你陷入一场必败的信心游戏。” 任何关系里,如果身边有如差评师一样的人,那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的自信会一点一点被消磨掉,价值感会慢慢地在心中流失。 作家三毛从小就在写作上,拥有一份胜于常人的灵性。 但她遇到的是一位古板、狭隘的老师,经常被批评、被否定。 一次作文课上,在写“我的理想”这个主题时,三毛写的是自己长大后想当一个“拾荒人”。 这位老师当场怒不可遏,生气地将作文本重重地砸向教室里的三毛,羞辱道:这写的是什么不堪入目的东西。 最可怕的毁灭,是毁灭一个人的精神。 人一旦受到否定,就容易在自我质疑中痛苦不堪。 这件事发生以后,三毛对文字都产生了厌倦与抗拒,甚至开始厌学起来。 庆幸的是,三毛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师。 三毛辍学后,父亲为她请了绘画老师顾福生。 顾福生始终鼓励着三毛,既肯定她在绘画方面有了不错的造诣,又很欣赏三毛的文字。 他对三毛说道:“我相信以你的天赋,将来在这方面一定很了不起。” 同时,他将三毛的作品积极推荐给了杂志主编朋友,三毛的第一篇作品得以发表。 人,是环境的产物。 一直被认可,被温暖,真的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好。 若是有人张口闭口都在打压你、贬低你时,你一定要及时把他请出生命外。 ▽ 认可宫崎骏说的一句话:你选择和谁在一起,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远离黑暗型人格,就是在保全自己的生活。 聪明人,都会与欣赏自己的人结交,与滋养自己的人同行。 当我们身处一段积极、愉悦的关系中,自然有能量向未来奔赴。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