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明朝和尚,听见船桨划水而开悟,念了四句话无人能懂

 咫尺天涯寂满怀 2024-09-13 发布于江苏

关注我,让你从此告别霉运,好运连连!点赞评论,更有机会获得独家好运加持哦!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喧嚣都市,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森林中,人们奔波忙碌,追逐着名利、财富、情感……在繁华的表象之下,却常常隐藏着难以言喻的空虚和焦虑,我们渴望心灵的宁静,渴望找到生命的真谛,却往往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都在探索着解脱之道,其中,禅宗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修行方式,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内心的执着,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明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战乱和贫困的阴影之下,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尤为强烈,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皈依佛门,寻求心灵的庇护,在江西上饶的崇山峻岭之中,就有一位名叫广心的僧人,他以其传奇的开悟经历和留下的“无锁之锁”谜题,成为了禅宗史上的一段佳话

广心法师,俗姓郑,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读书,他家境殷实,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希望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光耀门楣,广心却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反而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独自一人,研读佛经,思考人生的意义,寻求解脱之道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次,广心在一家茶馆歇脚,偶然听到邻桌几位客人谈论佛法,其中一位老者说道:“万物皆有佛性,只可惜世人被贪嗔痴所蒙蔽,难以明心见性,”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广心的内心,他恍然大悟,原来佛法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只待我们用心去体会

从那以后,广心便下定决心,要放弃优渥的家庭条件,剃度出家,专心修行佛法,他的父母虽然万般不舍,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广心拜别父母,来到上饶城外的一座古寺,拜在德高望重的翠峰大师门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僧人

翠峰大师见广心根器非凡,便倾囊相授,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广心也不负师望,刻苦学习,很快便掌握了佛法的精髓,他博览群经,融会贯通,对禅宗思想有着独到的见解,几年后,翠峰大师认为广心已经青出于蓝,便推荐他前往京城,拜在当时禅宗泰斗辨融大师门下,继续深造

辨融大师是明朝初年著名的禅师,他学识渊博,修行精深,门下弟子众多,广心来到京城后,虚心求教,潜心修行,深得辨融大师的器重,在辨融大师的指导下,广心的佛法造诣日益精进,对禅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为了让广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辨融大师建议他外出游学,参访名师,体悟不同的修行方式,广心欣然接受了师父的建议,他辞别师门,踏上了云游四方的旅程,他一路南下,遍访名山古刹,与各地高僧探讨佛法,相互印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南的焦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广心来到焦山后,被这里宁静的氛围所吸引,决定在此闭关修行一段时间,他每日在山中打坐参禅,诵经礼佛,潜心修炼,希望能够早日明心见性,达到更高的境界

焦山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伟,香火鼎盛,寺院的后山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环境清幽,是僧人们打坐参禅的好去处,广心在竹林深处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作为自己闭关修行的住所,他每日清晨便起床,在竹林中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然后,他回到茅屋,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静心,开始一天的修行

日复一日,广心沉浸在修行之中,心无旁骛,他研读佛经,参悟禅机,不断地反省自己,试图破除心中的执念,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始终感觉不得要领,心中依然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日,广心外出参访归来,已是深夜,他乘船返回焦山,疲惫不堪,便在船舱中闭目养神,船夫摇着船桨,缓缓地行驶在江面上,江水拍打着船舷,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起初,广心并没有在意,但随着船身轻轻摇晃,那单调的划水声却渐渐地清晰起来,仿佛敲击着他的心房

“咚……咚……咚……”那声音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广心突然心中一动,他睁开眼睛,仔细地聆听着那划水声,他感觉到,那声音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那声音,仿佛是生命的脉搏,是宇宙的呼吸,蕴藏着无限的奥妙

在那一瞬间,广心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一切困惑和迷茫都烟消云散,他终于明白了,佛法并非高深莫测,也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蕴藏在每一个当下,蕴藏在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之中

广心开悟了,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他欣喜若狂,恨不得将自己的感悟告诉全世界,当他试图用语言来表达时,却发现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智慧是无法言传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为了验证自己的开悟是否真切,广心决定前往华山,拜访当时禅宗另一位泰斗——真定大师,真定大师德高望重,修为精深,被誉为“活佛”,广心希望能够得到真定大师的指点,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明心见性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心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华山,他拜见了真定大师,向他讲述了自己在焦山的开悟经历,真定大师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待广心说完后,真定大师问道:“你既然已经开悟为何还要来问我呢?”

广心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真定大师见状,微微一笑,说道:“你既然已经听到了船桨划水的声音,就应该明白,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声皆是佛声你又何必执着于开悟与否呢?”

广心闻言,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终于明白,开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不断地觉察自己的内心,放下执念,活在当下

真定大师对广心的悟性十分赞赏,他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四句佛偈传授给广心,作为对他开悟的肯定和鼓励这四句佛偈是:

“济宗一脉古今流,本分生涯六不收,百尺竿头亲撒手,直须海外下金钩”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四句佛偈,字字珠玑,蕴藏着深刻的禅机,真定大师希望广心能够用心领悟,将禅宗的智慧发扬光大

广心在华山住了数月,每日与真定大师探讨佛法,受益匪浅,临别之际,真定大师叮嘱广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你要将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利益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广心谨记师嘱,辞别真定大师,回到了家乡广信府,他重修了荒废已久的寺院,广收门徒,传授佛法,他将自己开悟的经历和对佛法的理解,融入到日常的教诲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聆听

为了考验弟子们的悟性,广心特意制作了一把“无锁之锁”,这把锁没有锁孔,也没有钥匙,只是一块形状奇特的铁块,广心将这把“无锁之锁”悬挂在法堂之上并在旁边写下四句佛偈:

“上古流传锁,凭君智钥开,若无开锁法,相见不须来”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四句佛偈,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深刻的禅机,广心希望弟子们能够通过这把“无锁之锁”,领悟到禅宗的精髓,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

广心法师的“无锁之锁”和四句佛偈,成为了禅宗史上的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依然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而是来自内心的觉悟和超越,只有放下执念,活在当下,才能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