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的暑假档,出现了一部泰国片,在引入前它无论是票房表现还是观众评价都一骑绝尘,迅速席卷了整个东南亚的电影市场,豆瓣评分高达8.9。 这部片的中文名起的很普通很糟糕《姥姥的外孙》,原名更加直截了当而灰色幽默: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意思是:如何在姥姥去世前赚到几百万。 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电影迷,我在离开上海赴泰前特别看了此片,实话说“太不合适我现在丧丧的心情,因为很催泪,我都那么苦了为啥还在看这个?!!”,但看完回味很多,此片的极度克制的温情,非常“不抖音”、非常“不荒诞”、非常“不世俗”,来到曼谷第一天,我就特别去了电影的拍摄地。 “达叻噗”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老社区,数百年来一直是华人和穆斯林的居住地。“达叻噗”的地名源自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时马来人在附近的几条运河边大量种植槟榔,人们把槟榔在运河边出售,这里也随即成为当时的槟榔交易中心,“达叻噗”即是槟榔市场的意思。 《姥姥的外孙》“如何在姥姥去世前拿到100万遗产”,讲的是个很简单很中式的故事,出身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年轻人阿安看到堂妹因照顾病重的爷爷而继承房产后,也对身患绝症的姥姥动了心思,计划复刻堂妹的“致富之路”,获取百万遗产。但面对同样“努力”的舅舅们和挑剔毒舌的姥姥,这条“啃姥致富”之路,似乎没有阿安预想的那么顺利。 故事里穿插了很多咋们中国人熟悉的元素:重男轻女、儿子继承家产,女儿继承癌症、遗产女儿是没有份的+养老女儿是要当排头兵的(我母亲的家庭就是如此,房子全归儿子照顾全归女儿)、自己忌惮着姥姥房子却总要装孝顺说是媳妇主意的大儿子、眼高手低身无长物只知道讨债的小儿子、实质性孝顺照顾姥姥却最后啥都没得到的女儿。 明明姥姥自己就是东亚家庭中有毒观念的受害者,但依旧成为这套系统的继承人,最后姥姥把房子还是给了一无是处的小儿子,把积蓄给了外孙,没有给女儿和孙女留下任何。 这样的故事,很容易讲,此片制作成本才几百万而已,但极难讲好,正如它想要传达的东亚家庭关系和亲情,充满了拧巴和复杂。 ![]() ![]() ![]() 如此的照顾,我妈和她的姐妹干了二十多年(家族可能真的有高寿基因),即使如此,我的外公还是把两套房给了儿子,没有任何商量可谈。 我确实很少去看外公外婆,路途远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我总觉得她们连我的名字也记不清,每次见,他们谈的都是那唯一的孙子。 电影反应生活、高于生活、但不是生活。 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没有选择权,父母没有,孩子也没有。 终究,我们需要一些“问心无愧”的信念、一些“为善”的执念、一些“任命”的宿命、一些“传承”的责任。 |
|
来自: EmmaSong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