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五(延久四年,宋·熙宁五年,十一月一日,十二月三十日) 同四年十一月一日丙午1,天晴。巳时,使臣并三司官人来,参五台山沿路盤缠文字,三司官人与老僧,文云,三司,日本国僧成寻等,差殿直刘铎,引伴成寻等,赴五台烧香讫,却引伴赴阙。日本国僧捌人,每人各来三胜、面壹引参两贰分、油壹两玩钱捌分、盐壹两贰分、醋参合、炭壹斤壹拾贰两、柴漆斤。商客通事壹名,每日与口劵米贰胜贰胜。右仰沿路州府县镇馆驿,依近降驿令供给,往来则例,其劵并沿路批勘文,历候四日檄纳赴省。 成寻和尚参五台山行经路线 ![]() 1、“同四年”句:“同四年”,谓“延久四年”,亦“熙宁五年”。熙宁五年十一月一日,成寻和尚一行离开北宋京都开封,前往五台山参拜。 熙宁五年拾月贰拾捌日给判官制使使客省官人来,成寻钱十贯、通事钱五贯下赐宣旨持来,以通事请遣官库,于时,请取来,即二贯与客省官人毕,八贯纳置三藏房,即出院,少卿、三藏、诸大师皆大门出送,於中门乘马,官 御马十匹,兵士廿人下给,每人取马口各二人。私夫马二匹,三藏自沙汰负物。大门外,见物僧俗济济列立,渐过京中,经五里,至顺天门外1,见金明江,有大桥楼。首克,从门马铺2过十二里,至祥符县3新点马铺,西一町,永福院主出来占茶,诸僧皆来拜。七时行法了。经第六。 1、“至顺天门”二句:“顺天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外城西面南门。“金明江”,即“金明池”,位于开封城顺天门外,开凿于五代后周时期,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赐名“金明池”。2、马铺:驿站。古时为传递文书而设,供人马休息的处所。3、祥符县:古旧县名,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改浚仪县置,今河南开封市。 二日丁未,天晴。卯时,从新照马铺马十匹来,即出行,过十五里,至八甬马铺,扰马十匹,过十里至五里,午时,至醋沟1马铺,扰马十匹,过十里,至十里店马铺,十匹扰马,过十里,至中牟县三异驿斋。勅使侍中驰来,赐于五台可奉供香,即还参了。从驿钱四百五十文请來。中牟马铺马十匹来,即出行,过过十二里,至义井马铺,扰马十匹,过十二里,酉时,至日沙马铺留宿。今日行七十三里。七时行法,经第七。 1、醋沟:亦称“酢渠”,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的东郊,战国时期为郑国之地,以酿造业出名。《新郑县志》记载:而今城东有小沟甚狭而浅,沟畔多瓦砾,雨后土人往往得碎金玉及历代古钱。 三日戊申,天晴。卯时,骑马十匹犹向西行,过十二里,至国田马铺,扰马十匹,过十二里,至道士店马铺,扰马十匹,过十里,至郑州灵显王庙1,八百八文买纸幡一百连、香一裹,奉供烧香了。二百二十间广大庙,灵验神云云。次过五里奉宁驿2,午时,止宿。使臣本宅在此州,因之逗留。从此州京兵士二十人还了。与钱五百文了。从州出替兵士二十人。今日三十九里。七时行法,经第八。驿钱四百八十文请来了。 1、郑州灵显王庙:记念唐开国名将李靖,宋真宗赵恒书灵显王庙赞碑,碑文称赞唐代李靖“功有于国,惠泱于民”。2、奉宁驿:以郑州军号“奉宁”命名,驿中有马神庙、鼓楼、厢房、左右马房。 四日乙酉,天晴。今日依使臣乞请逗留,依州下行粟米,诸僧以粟为饭,颇以难堪。私八百五十文买白米交餐耳。使臣以羊毛叠借与,使臣兄弟等来拜。七时行法了。经第一。 五日庚戌,天晴。辰时,卖马二匹,直十五贯钱,本十贯今八贯,本九贯今七贯。路间饲马,有多烦仍卖了。巳时,马十匹将来,即出驿,向乾方1行,过十二里,至候家庄马铺,十匹出乘替了。次过十二里,至须水马铺,十匹出乘替了。次过十二里,至廿里默马铺,十匹乘替了。次过十里,至永青马铺,十匹乘替了。次过十八里,至荥阳县2云云,驿广大驿也。路北边有大海寺3,次有天齐仁圣帝庙之门,西大崖下,堀大穴,有数十立屋,人多住,多乞丐人。次有勅赐护圣禅寺,次入荥阳驿了宿。今日过五马铺,六十四里。三时行法了。经第二。县兵士廿人替了。 1、乾方:西北方。2、荥阳县:古旧县名,今河南荥阳西北古荥。3、大海寺:荥阳大海寺,位于郑州西二十公里。 六日辛亥,天晴。卯四点,出马十匹,即向西行十二里,至氾水县1孟店马铺,出马十匹,向西行过十二里,至同县氾水马铺,出马十匹,向西行过十五里,入敕行庆关2,二阶楼门数十人兵士并立,见人数过,入西京3东关也。过一里,有西楼门,至行庆马铺,十匹乘替了。过十五里,至巩县4郭村马铺,十匹乘替了。孟州界内县也。见黄河,过行,次行潞河南岸,过十二里,至同县任村马铺,向西行过十八里,同县上驿留宿。申一点,留了。今日行七十二里,西京之内也。经第三。县兵士廿人替了。 1、氾水县:荥阳汜水镇。2、行庆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周沟村一带。3、西京:北宋的西京洛阳(河南府),“东关”,谓西京(河南府)的关所。4、巩县:旧县名,现为巩义市。 七日壬子,天晴。卯时,乘巩县上驿马十匹,自坤方1行廿四里,至永安县马铺,马十匹出替,过十二里,渡潞河浮船桥,八文船十六双渡二町许桥也。过十二里,至牙庄马铺,十匹出了。过十二里,至河阳县内望仙波马铺,十匹出了。南方见二山陵并壮严寺2,过十五里,至河阳县3,南北楼门广大,向北行乘也。次渡黄河浮桥,先五町许,浮大船廿一双造桥,隔一里,次渡浮桥,十六大船三町许,河二分所也。过河阳驿,至孟州河阳门前,至广祥院宿。二时行法,经第四。今日过七十五里,县兵士廿人替了。孟州兵士廿人出了。 永昭陵 ![]()
1、“自坤方”二句:“坤方”,西南方。“永安县”,宋景德四年,为护宋皇陵,析巩、偃、登各一部置永安县,治所设永安城(今芝田村)。2、“南方”句:“二山陵”,即永昭陵。永昭陵为北宋帝陵,位于河南今巩义境内,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死于漠北之外,其余七帝均葬此,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墓由开封迁此(称永安陵),称七帝八陵。3、“至河阳”二句:“河阳县”,古孟津,亦曰“富平津”,跨河有浮桥,今河南孟州。《三城记》记载:河阳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水中沙曰“潬”)城表里二城,南北相望。黄河两派,贯于三城之间,每秋水泛溢,南北二城皆有濡足之患,而中潬屹然如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