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幼鱼 · 主播:吉米 来源:儒释道文化(ID:rushidao111) ♬点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男人至死是少年。二十岁的男人喜欢十八岁的女人,四十岁的男人还是喜欢十八岁的女人。”玩笑荒唐,但却也反映出来一个底层真相:在择偶这件事上,男人宁愿娶一个比他小,但是年轻的小姑娘;其实,这和传统思想和社会心理都脱不了关系,男性和女性的择偶趋向大有不同。然而,婚姻从来不是年龄的比赛,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正如杨绛所说:“千万不要去相信,和谁结婚都一样的鬼话。好的伴侣,能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儿女在年轻时,往往不能理解另一半的重要性,只凭一腔冲动,就确定了下半生同行的旅人。做父母的,一定要让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选择大于努力,婚姻中,亦然如此。 01 生理年龄不是局限,心理年龄才需设限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择偶这件事上都会考虑年龄问题。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一些生理上成熟的人,心理上并不成熟甚至还很幼稚。心理上不成熟的人最本质的表现就是过度依赖于原生家庭,看似不谙世事,但其实就是心智不全,经常会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杨绛和钱钟书在相识的时候,钱钟书的家里已经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但是,钱钟书对此并不满意,同时也没有遵从家里的安排。他与杨绛的结合,也是经历了双方家庭的重重考验,才走到最后。他没有像徐志摩一样被迫接受“父母之命”,却负了张幼仪的“佳人之约”。钱钟书至始至终都把娶到杨绛作为毕生所愿,正如他所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生活里的每一步都需要夫妻两个人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规划。彼此成熟的两个人才能扛得住生活的重任,在面对复杂的生活时不会动摇婚姻的初衷,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安全感。不成熟的人多半会成为婚姻的逃兵,让伴侣陷入不安和焦虑之中。 02 选择适合你的人,别选凑合过的人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中人想要出来,城外人想要进去。很多人在结婚之后都会后悔,因为他们会发现,婚前与婚后大有不同。婚前的婉约美人在婚后会变成“河东狮吼”,婚前的知心情郎在婚后也会变成抠脚大汉。所有的一切,都在摩擦。就像两个崭新的齿轮,看似契合,实则一直都在擦出火花。但是,如果是合适的人,即便是在相互碰撞,绽放出来的也是爱情的热烈。彼此都做着翻译的事情,在婚后也经常在一起读书,翻译外国书籍。两人虽然有争吵,但多半都是因为翻译的点上有所分歧。每当双方的想法有所出入的时候,钱钟书都会主动示好,退让,换来妻子的展颜一笑。即便是再恩爱的夫妻都有想“离婚”的一刹那。只不过这一个瞬间很短暂,又会被爱人的鲜花替代。结婚如行船,合适的人是顺水推舟,不适合的人是逆流而上。所以,婚姻不要盲目,更不要随便找个人凑合。鞋子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合不合适,过日子还是得找对的人。 03 明白婚姻的底层逻辑,少走一半弯路 在谈论杨绛的时候,钱钟书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值得一提的是,钱钟书是将有才放在了贤惠之前,可见在他心里,杨绛先是个有才的女人,尔后才是他的妻子。这也就是婚姻的底层逻辑——先是两个人,后来才是一个家。夫妻二人彼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鲜活的灵魂,婚姻不应改变其内核。先学会爱自己,再爱伴侣、孩子、家庭,这就是婚姻最底层的真实逻辑。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一边脚踏实地生活,一边拥有共同奔赴的理想,是人生最大的浪漫。点个【在看】,愿天下儿女皆遇良配,经营好婚姻,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作者:幼鱼,来源:儒释道文化(ID:rushidao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