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说明 第三单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可依次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课段进行活动设计,也可对8首古诗词做整体设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也便于老师们的操作,我选择尊重编者的分类安排,按照课节设计三个相对独立的课段。 第三单元的总的单元任务确定为:写一篇主题为“生命的诗意表达”的文学短评。写作文学短评的角度很多,所以在这个单元,我的设计思路是分课段围绕“生命的诗意”这个人文主题,分析撰写文学短评的三个维度。 第7课选取了魏晋的两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思考和人生选择,一个积极入世,一个退隐山林。这一课主要通过分析两首诗歌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上的差异,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 第8课选取了三首唐诗,这三位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中唐时期。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通俗写实。这一课选取了三位诗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李白的是歌行体古体诗,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杜甫的是律诗;白居易也是歌行体古体诗。这一课的主要任务通过探讨不同诗体形式对诗人表达的情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呈现的状态。 第9课选取了三首宋词,两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这一课通过分析不同风格词的语言表达、表现手法、意象选择的差异,让学生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个人和时代中的生命意识的,从而了解不同生命的美学倾向。 这三个课段,围绕“生命的诗意表达”这个主题,从感受不同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到研究不同诗歌的表现形式,到探讨不同风格诗歌的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的差异,抓住作品的特点,分析撰写文学短评的不同维度。 必修课程,每个单元大致安排9个课时,也不是说各个单元平均分割这些课时,每个单元一定得安排9个课时。还是要根据不同单元特点,来分配课时。第三单元,我设计了11个课时。 ▷2◁ 设计思路 课前学习任务单——寻找诗人的生命轨迹 设计目标:通过任务单的完成,让学生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设计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查找资料,填写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履历表。 网址推荐:爱诗文网、古诗文网、百度百科 图书馆:《中国诗歌发展史》《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略考》 设计意图:此任务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作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知人论世,为接下来理解诗歌的情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等做铺垫。 ![]() ▷3◁ 任务设计 任务一:感受不同生命的价值追求 学习内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任务目标: 1.通过赏析和诵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法,熟悉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引导学生区别两首诗歌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上的差异。 2.通过写对话和表演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价值追求。 3.通过评说诗人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追求进行思考。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一】赏和读 1.借助下列表格,梳理《短歌行》的内容。 2.《归园田居》是一首关于田园生活的绝唱,苏轼曾这样评价: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你赞同苏轼的看法吗?为什么? 3.这两首诗歌,你更喜欢哪一首?请为喜欢的这首诗歌设计朗读脚本,在小组内朗读交流。 教师引导:设计诵读方案时,要注意声音的长短、断续、轻重、急徐、抑扬,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可以通过标注重音[ ]、停顿[/]、语速[快慢]、语调[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语气节奏[( )]进行朗读设计。 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慢(沉郁悲壮,气沉声低)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慢(苍劲悲凉,气沉声低)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赏析和诵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法,熟悉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引导学生区别两首诗歌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上的差异。 【活动二】写和演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假如他们穿越时空相遇,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请结合所学,发挥想象,编写一个题为“志士与隐士”的剧本。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展现。 活动设计意图:在语文课堂上写对话和表演对话对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新颖的课堂活动,即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又能够通过“志士”和“隐士”对话的方式,较轻松地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价值追求,从而引发学生对“不同生命的价值追求”的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个体的多重选择。 【活动三】评和说 志士与隐士的思考——理解与评价不同的生命价值追求,你更想成为哪个? 活动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追求进行思考,让学生们更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语文“立德树人”的目的。 ![]() 任务二:探讨诗体形式对情感抒发的影响 学习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 任务目标: 1.通过寻找三首诗歌的主旨句,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2.通过对三首诗歌不同形式的赏析和诗人选择不同诗体表达情感的讨论,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对诗体选择的影响,以及诗体形式对情感抒发的影响。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一】找主旨句,体察诗人的精神世界 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等各种方式解决读音、语意等基本问题。 2.从每首诗歌找到最能够表现诗人情感的主旨句,结合第一个任务的结论,深度体察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活动二】寻一个词,概括诗人的创作风格 1.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属于唐朝诗人,但是却有着迥异的风格。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三首诗歌的主体风格,并简述理由。并且说说,哪些因素会影响了诗人的创作风格? (教学提示:学生们在概括主体风格的时候,往往会抓住这首诗歌最最突出的一点,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手法,《登高》的情感,《琵琶行》的语言,或者学生会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角度加以总结概括。教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多加以肯定,关键是引导学生对理由的阐释,帮助学生深读文本。) 2.这三位诗人的其他诗歌你还知道哪些?请分别找出一两首,品一品。 活动设计意图:此活动让学生在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实现阅读的拓展。 【活动三】辨诗体形式,分析表达效果 1. 诗人会选择不同的诗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属于古体诗,《登高》属于近体诗,诗体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会不同。诗人选择这样的诗体分别创作三首诗歌,请结合诗歌简单谈谈其合理性。 (教学提示:此任务较难,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得透彻,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2.从你学过的诗歌中再找一两首,从诗体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做赏析。 任务设计设计意图:本课段由三个活动构成,三个活动从了解诗人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到品味诗歌的创作风格,到讨论诗体形式和情感抒发的关系,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关注诗体形式对情感表达的效果,这也是文学短评的一个重要维度。 ![]() 任务三:研究生命意识的不同美学倾向 学习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任务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录制微课,让学生自主钻研三首词作,较全面地理解三首词,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等能力。 2. 用作比较的方法,比较两首同属豪放派的怀古词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和“旷达”“忧愁”两种不同美学倾向在意境、手法、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命意识的不同审美倾向。 3. 拓展探究,诗人创作时为什么要采用这一种而不是另一种风格的原因。更深层次地鉴赏古诗词的不同审美取向。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一】录微课,解诗意 1.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12人左右),每个组选择一首词录制一个赏析词作的微课。引导学生从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角度赏析。 大致分工可以参考以下表格: 2. 课内交流录制的微课,并且组与组之间互相点评,评出最佳赏析奖、最佳表达奖、创意奖。 活动设计意图:经过前面两个课段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录制微课的活动。此活动不仅让学生较全面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同时,录制微课也是属于跨媒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活动二】作比较,品风格 1.《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咏史怀古诗,请进一步比较阅读,然后思考两篇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有何异同。 2.都是“愁”情的表达,但是“豪放”词人和“婉约”词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请以“豪放与婉约”为话题,从意境、手法、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进行比较赏析。 活动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的学习,让学生对三首词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此活动进行了两组对比:同是豪放词和怀古词的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比较。老师们在具体的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手法、语言等方面做细致的比较赏析。我想通过这两组对比,让学生们了解认识不同生命意识的不同美学倾向。 【活动三】观全局,解诗心 1. “豪放”和“婉约”是就词的特色而言的,并非诗人的创作风格,苏轼、辛弃疾也有婉约词,李清照也写豪放词。大家可以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拓展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辛弃疾的《书博山道中壁》、李清照《渔家傲》 2. 小组讨论:是什么影响了词人创作时对词作风格的选择? (教学提示:此题为开放题,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教师即要肯定鼓励。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决定形式,心境造就诗境,经历改变诗风等方面思考。) 活动设计意图:此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了“豪放”和“婉约”并非词人的创作风格,而是词的特色,词人选择什么样的风格,有什么样的审美倾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诗人审美倾向的差异。 ![]() 任务四:生命的诗意表达——撰写文学短评 学习内容:学习写作文学短评 任务目标:通过梳理本单元诗歌的独特发现与创意表达,引导学生从诗人生命个体的价值追求、情感依托的诗体形式、不同生命个体的审美倾向等维度,依托诗歌的主题情感、表现形式、作品形象、作品的艺术手法、作品的语言等角度,写作文学短评。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一】理一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诵读本单元的诗歌,任选两三首,说说诗人对生命有什么样的独特发现与创意表达。 【活动二】写一写 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高中学生写文学短评,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前面几堂课的分析,我们初步明了了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主要任务,我们可以选择如下的角度撰写文学短评:主题情感及其表现形式、作品形象、作品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语言等等。先请大家从学过的8首诗歌中,寻找可以评论的点,围绕“生命的诗意表达”写一篇300字的文学短评。 【活动三】评一评 教师给出简单的评判标准:角度精准、评价到位、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班内交流文学短评,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作出修改评价。 【活动四】改一改 修改文学短评,扩充文学短评的字数,使其达到800字。 设计意图:写作文学短评是本单元的任务,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从引发学生思考文学短评的角度,到写简短的文学短评,到交流修改,最后扩充字数,逐步引导学生写出文学短评。 |
|